劉芳??
摘要:數學源于我們的生活中,最終也要服務于我們的生活。通過生活化的數學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而且可以讓所學知識更好的用于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數學課、數學教材、數學作業等方面都可以添加與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這樣才能培養出實質性的人才,不是只會紙上談兵,不能將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生活化的教學,可以讓學生從數學里感受生活的氣息,讓學生從生活中體會到數學無處不在。數學和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它們是相互依存,共同進步和發展的。現在是大數據時代,如果我們不能很好的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不能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工作中,你很快就會被世界淘汰,就會從這快速前進的時代列車上掉下來。所以,小學老師開展生活化的教學,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讓學生將理論和實踐更好的結合,這是新課標中老師們需要面對的一個艱巨任務。老師通過生活化的數學教學,在生活中讓學生養成從數學的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在學習中讓他們以生活實例幫助學生理解問題,分解問題,簡化問題,使抽象的問題得以形象化。生活化教學,不但有利于學生學習和運用知識,而且還可以讓學生把數學和生活更好的融合。使數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得到淋漓精致的展現。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課堂;生活化
我們開展生活化的教學,一方面是為了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和數學興趣,另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將知識運用于我們的生活,以及通過生活化的數學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雖然,現在社會上有許多人的數學都還不錯,但是數學素養很好的人卻沒有多少,很多時候很多人他們只是從純數學角度出發,沒有和我們的實際相結合,往往得到結果和我們實際的結果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這些是從我們現實生活中反映出來的一些問題。所以,國家才提出生活化的教學理念,就是希望新一代的學生可以提升他們的數學素養,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可以從實際出發。這也是我們現代社會更需要的人才,以下是我對生活化數學教學提出的一些方法。
一、 老師把數學內容生活化
課本上有許多的原理,許多的例題,但是一般這些例題都很枯燥,而且和我們的生活也并不貼切,學生們感受不到數學和他們的生活存在很大的關聯。老師可以換湯不換藥的給學生講解一些數學題,讓他們體會到數學其實就源于他們的生活,而且在生活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通過生活化的教學例題,可以讓學生深刻感受到生活中數學的存在意義,漸漸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讓他們在生活中遇到類似的問題的時候,產生慣性思維,讓他們可以從數學的角度解決問題。例如,老師在講解路程=速度×時間這個公式的時候,可以給學生出這樣的題:小明的家離學校有400米,小明每分鐘走20米,請問小明要走多久才能到學校?或者在講容積知識的時候,1升=1000毫升,然而學生們對升和毫升根本就不知是怎樣計量的,也不知道它們在生活里究竟有多大,老師可以這樣給學生講解,我們一瓶礦泉水大概500毫升,這樣學生就可以很好的去理解升和毫升的單位,這個單位究竟是計量什么的,它們到底有多大。這也好比我們現在很多成年人不明白,1GB的內存到底有多大,到底可以存多少東西是一樣的,但是你給他們說,1GB=1024M,現在我們的一集標清的電視劇大概是110M,你給他們這樣講解,他們就可以很形象的知道1GB到底有多大。這樣的生活化的講解方式,他們就不會覺得知識很空洞,可以幫助他們理解升這個單位。這樣的教學就起到了將抽象的知識點形象化,提高學生理解能力而且也讓數學和生活得到很好的結合。
二、 通過解答和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讓學生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意義
孩子感興趣的東西無非就是玩和吃,我們在給學生安排作業的時候,可以抓住他們的興趣愛好,出一些和他們興趣愛好相關的題目,在解題過程中讓他們感受數學的重要,讓他們知道數學和他們的切身利益是息息相關的,以及讓他們知道如果沒有學好數學,這對他們的生活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他們知道了這樣的嚴重性,也就會引起他們對數學的重視,這樣他們就會在生活中也會時刻關注到我們的數學。例如老師可以出這樣的一些題目,如果你有一百元錢,你想去游樂場玩旋轉木馬,每玩一次旋轉木馬20元,請問你一共可以玩幾次?小明媽媽給小明二十元錢,現在小明想去商場買玩具,這個玩具需要58元錢,請問小明還差多少元才能買到這個玩具。通過讓學生解決和他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可以深刻的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讓他們明白學習數學的意義。
三、 對生活化的教學知識進行全面的總結
老師生活化的數學教學就是讓學生在實際生活里可以通過他們自己所學的知識解決他們遇到的問題。老師在講解每個知識的時候可以給學生出一道和生活相關的例題,通過例題然后慢慢拓展學生知識面,更透徹的了解每個知識,讓他們將知識可以更好的運用到我們的生活。老師可以帶領著學生總結每個知識點去發現每個知識在我們生活里哪些地方可以用到,既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還可以開發學生的思考力。例如,老師在講解速度這一章節時,可以問學生,我們生活里哪些地方可以用和速度相關的知識,這時既可以調動學生大量的思考,他們會去回想他們生活里接觸的哪些東西和速度知識相關,在思考過程中也加深了他們對這個知識的印象,也可以很全面的概括每個知識在生活里的用處。這樣在學生們今后的生活中遇到這些問題時,他們的慣性思維就會帶領學生用到自己學過的數學知識。對生活化的教學知識進行更全面的總結,可以培養出實用性更強、數學素養更高、更能被社會利用和看重的人才。這些都是老師對生活化的教學知識進行全面總結給學生和社會帶來的好處。
總而言之,數學源于我們的生活,在生活中也被我們廣泛的運用。然而,讓知識學以致用永遠都是我們教學的最終目的,如何才能讓學生將所學知識更好的運用,這是在教育過程中老師之間探討的永恒話題。然而,我們實施生活化的數學教學就是為了學生把數學和生活更好的融合,讓知識和實踐可以得到更好的結合。這是現代新課標下最重要的教學目標,是我們現代教學中老師的新任務。
參考文獻:
[1]黨亭軍.中小學數學教學改革中的基本矛盾分析及對策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2).
[2]鄔海英.淺談小學數學教學的理論與實踐[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08,(9).
作者簡介:
劉芳,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東江源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