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龍 鄒艷輝 林飛準
摘要:創新創業教育是培養大學生創新意識的一種教育模式。本文通過探討我國護理創新創業過程中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對護理系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改革提出意見,力求培養更具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高素質大學生。
關鍵詞:護理學;創新創業;不足;對策
對于當今社會,創業應當是滲透在人們思想之中的一種行為模式。而創業教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為教育的“第三本護照”,和職業教育、學術教育具有同等的重要地位[1]。其教育的重點在于破除思維定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目前,社會對于護理專業的需求量仍然較高,但對于護理專業大學生來說,創新創業教育仍然十分重要。因此,面對護理創新創業教育出現的各種問題,我們必須進行相應的改革創新,以求培養出創業能力更強的高素質大學生。
一、護理創新創業的背景
(一)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的需要
傳統護理教育模式對于大學生培養只是著眼于應用型、研究型,導致護理專業大學生畢業后,工作首選擇就是去醫院當醫療工作者,缺乏創業的激情和信心[2]。因此,呈現了大學生畢業后創業想法少、創業人數少、創業成功率低的現象[3]。隨著各大大學不斷擴招,護理專業的大學生日益增多,全國各大醫院對于護理專業學生的準入門檻也不斷提高,其就業壓力逐年遞增[4]。是以深化護理專業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緩解護理專業就業壓力,促進更高質量的創新創業的重要舉措[3]。
(二)符合現階段我國對于護理人才的需求的基本國情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人口老齡化及二胎開放,人們對于醫療衛生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多。這種現象對于我國護理事業發展來說,既一項前所未有的挑戰,也是給護理專業的大學生發展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前景[5,6]。老年人與嬰幼兒家庭護理,仍然是我國現今家庭護理的主要形式之一,但是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輕人生活壓力不斷加大,同時對于護理的要求隨之也不斷提高,需求和供給之間所產生的矛盾,為家庭護理市場化提供了一個機遇和平臺,給專業的護理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并為其職業發展固話指明一條道路[5]。
二、當前護理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不足
(一)概念模糊
大部分發達國家已將學校與企業單位、社會三方進行良好的聯動,為創新創業提供了客觀基礎[6]。在美國,大學生創業率達到了25%,而我國大學生創業卻只有1%左右。目前很多護理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存在著一定的功利性的狀況。甚至默寫高校為了完成各項指標,通過對學生進行精英化創新創業教育,使其能夠在競賽中獲得獎項。這極有可能導致創新創業教育兩級分化:部分學生對其充滿熱情,覺得能夠提升自己的能力,為將來的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另一部分學生則對其冷漠平淡,認為護理專業就應該去醫院就業,一心學習專業內容,無暇顧及創新創業教育。并且,大部分國人認為創業有風險,而醫院又是一個很好的工作崗位,故不支持子女創業。
(二)體系不完善
從我國的教育體系來說,無論是教育理念、還是學生的能力培養的方面相較于發達國家都有所欠缺,這就導致了我國創新創業教育仍處于一個起步階段[7]。從課程安排角度來說,雖然大部分高校都開展了創新創業教育,但是只有少部分醫學院校突出了自己的特色,將醫學與創業結合起來。從師資力量來看,大部分教授創業課程的老師都是輔導員,缺乏相關的實踐經驗,只是紙上談兵,很難與學生產生共鳴,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就評價體系來說,我國各個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和方式有所不同,對創新創業素質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也導致了其評價標準不統一,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創新創業課程的發展。
(三)相關實踐基地功能不完備
從本質上來說,護理是一門以操作為主的應用型學科,因此實踐在于創新創業教育中的地位尤為重要。在國外發達國家護理學創業項目發展迅猛,涉及到了很多相關領域,如母嬰、術后康復、養老等等,大部分都與互聯網相結合起來,實現“線上管理,線下服務”的創業理念。并且相關高校、企業單位及社會三方面都積極配合,鼓勵大學生進行自主實踐。相較于國外多方面,多層次的合作,我國的實踐基地仍然以醫院為主,基本上都是實習單位,少有創業基地[8]。雖然部分醫學院校設有的“孵化中心”一類的創業園地,但仍處于初級階段,其功能不完備,并且與醫學專業結合不緊密,甚至有所脫節,導致其發展潛力有限。
三、基于護理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對策
面對當前護理專業創新創業問題,我們需要從實際出發,不斷改進我們的教學制度,結合專業特點,完善學生的實踐環境。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
(一)將創新創業課與專業課有機結合,貫穿整個大學生涯
如今,護理范疇已經不是簡簡單單限制在醫院,而是擴展到了一個個家庭和社區,因此,護理專業大學生培養的要求也與以前有所不同,而是要培養出一專多能、更高素質的綜合人才。各大高校應該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整個整個專業課教育與社會實踐中,并組織各種形式的創業活動,激發學生的創業激情和動力。在實習期間,鼓勵學生細心觀察臨床工作,并嘗試撰寫專利,培養其創新方面的敏銳度。
(二)建立創新創業新體系
以護理專業課為基礎,充分利用學校各類創新創業基地、孵化中心資源、實訓中心等資源,與專業課老師合作,開設具有護理特色、逐層遞進、科學合理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三)積極完善實踐基地功能
加強基地基礎設施的建設,提供各類實驗室及相關技術支持[9]。舉辦豐富多彩的講座,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并結合易班公眾號、抖音、手機推送等各類新興傳媒手段,增強學生對于生活的洞察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為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做好引導工作[10]。系部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建立護理創新創業教研室,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為學生提供免費的咨詢、策劃、指導等各種活動。
綜上所訴,護理系創新創業教育模式還有很多缺點,需要我們進行不斷的探索,既要向國外的汲取先進經驗,更要完善創新創業的課程體系,將學校、社會、國家有機結合起來,從各方面為學生創業提供便利的條件,從而提高創業的可能性和成功率。
參考文獻:
[1]宋歡.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科大學生創業教育探究[J].人才資源開發,2018 (10):46-47.
[2]徐文婷.高校創業教育質量保障機制研究[D].西南大學,2016.
[3]李潘,黃志紅.淺談雙創時代護理學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J].湘南學院學報(醫學版),2017,19 (01):61-62.
[4]史月.自我職業生涯管理對新護士核心能力的影響研究[D].山西醫科大學,2016.
[5]崔曉東.中國老年人口長期護理需求預測——基于多狀態分段常數Markov分析[J].中國人口科學,2017 (06):82-93+128.
[6]朱玲芬.嬰幼兒發熱家庭護理[J].現代養生,2015 (08):188.
[7]肖喜明.國外創新創業教育的歷程趨勢及其啟示借鑒[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8,39 (03):68-73.
[8]張佩.護理學本科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探索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 (07):72-73.
[9]吳霜,弋新.國內護理本科實踐教學體系的優化與改革[J].衛生職業教育,2018,36 (14):44-46.
[10]王瓊.如何在護理教育中激發學生創新意識[J].中國培訓,2017 (04):102.
[11]楊偉華.應用型本科獨立院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實踐主流模式及革新路徑[J/OL].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 (09):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