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燕
[摘要]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尤其在初中階段,由于逐漸接觸到外界,并且受到一定外界因素的影響,情感逐漸豐富。所以,在初中階段學生們的心理變化波動最大,在這個時候滲透情感教育是最佳時期。從初中開始引導學生全面發展,以良好的情感,正確地引導初中生未來發展已成為當今教學活動的必然趨勢。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為學生描繪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畫面,使學生身臨其境,從中感受到一定的情感。本文主要針對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效滲透情感教育展開敘述,從情感導入、情景創設、實踐培養三個方面,來探索初中語文教學情感教育有效滲透的思路。
[關鍵詞]初中階段;語文教學;情感教育
《心理學大辭典》中認為:“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身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隨著現行教學體系活動不斷地改革創新,使教學結構、目標以及方法有了新的變化,但是與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和注重學生身心健康的目標并不矛盾。所以,情感教育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初中階段教學必須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以情感教育為突破口,培養初中生優良的個性以及高雅的審美情趣。眾所周知,初中階段語文教學活動所接觸的情感比較多,相較于其他學科而言有著很大的優勢。語文作為一門具藝術性、情感性、文化性的學科,在教學領域中充分發揮著引導初中生情感的作用,將情感教育滲透語文教學,將更有利于感染學生們優良情緒,繼而更好地對其情感素質進行進一步培養。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影響情感教育滲透的主要因素
在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滲透情感教育的基礎優勢遠遠高于其他學科。因此,為了實現滲透情感教育實效性最大化的目的,則需要教師對當前的情感教育實施過程中所遇到的阻礙因素進行分析與研究,以期從中了解原因,為后期探索提供有力依據。本文將就初中語文教學中影響情感教育滲透的主要原因進行如下闡述。
1.師生感情不和諧,產生偏見
和諧的師生關系可以促進教師對學生的情感滲透。但是,由于外界不和諧因素導致的偏見,則會使師生間關系變得緊張,溝通出現困難,還可能會出現學生因不喜歡老師,而不主動參與到語文教學活動中,導致學生出現偏科、厭學、輟學現象,更有甚者可能出現思想、行為偏激。作為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階段,叛逆行為屬于正常現象,對于此時出現的想法,情感趨向,都需要教師適時、恰當地引導,作為語文教師更是有責任,將其當做一項教學任務來完成。雖然目前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內容,蘊含著豐富的感情,但是,如果在整個語文教學活動沒有和諧的師生關系,那么,情感教育就將成為空談。
2.初中生對情感教育感悟不深
由于初中生正處于少年時期,身體迅速成長,其思想也異常活躍,此階段的學生具有較高的可塑性,在初中階段語文教學活動中開展情緒教育滲透工作特別關鍵,如果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實施情感教育,將會有助于學生的未來成長。在語文課堂上,如果學生對所學的課文沒有較深的感悟,那么,在朗讀過程中,就不會有任何情感,將影響未來的情感發展。
二、滲透情感教育的策略
我們了解到,影響情感教育滲透的主要因素來源于師生關系緊張、學習興趣未激發、學生對情感教育感悟不深等,這些問題均影響到情感教育的滲透,更不利于學生未來的成長。因此,針對上述影響因素,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解決。
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把情感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活動中。初中生正處于情感萌芽期,如果沒有給予正確的指導,則會導致使其情感扭曲而走向歪路。因此,作為教師需要做到以平等、互助的態度去關愛每一個初中生,用愛心和真誠去感染他們,不管是課堂活動中還是課外活動,都要關心他們,并且要善于發現他們的內心聲音與感受。當教師發現學生的思想產生偏差時,要及時給予耐心引導,而不是以指責的口氣來“教育”他們。由此,可以幫助學生產生正確的情感,還有利于促進師生之間的關系,從而,提高了情感教育的實效性,有助于學生未來的成長。
2.烘托學生學習氣氛,引發學習興趣
當初中生對語文學習缺乏興趣時,教師可采取多種方法讓學生發掘在語文學習中的樂趣。
(1)借助導語,引入情感
王夫之說:“情不虛情,情皆可景,景非滯景,景總含情”,可見情與景是相互統一的。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需要利用描敘性的語言再現情感,由此產生情境,使初中生的靈魂得到凈化,使其感情得以有效升華。另外,為了能夠喚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教師需要找到其中的突破口,而此時導語將會發揮其積極作用,教師可以通過設計課前導語,引導學生進入課堂意境中,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主動參與到語文教學活動中,從而更好地實施情感教育。
(2)借助語言,激發情感
無論語言種類多么繁復,都是在需要表達豐富情感時產生的。因此,語文教師要想將感情融入到教學語言中,則需要借助語調、語氣的變化,配合適當的肢體語言等,則可達到加深初中生對課文情感理解的目的,這樣才能更好地將情感傳遞給學生。由此可見,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感情得以有效溝通,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激發學生情感。
(3)借助表演方式,使學生親身體驗情感
在語文課堂教學環節中,教師可以通過表演的方式,將原文內容進行再現,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一課,教師讓學生將課文細節描寫的片段進行現場表演,還原課文內容,使學生通過表演,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由此,激發更深的情感。
(4) 借助信息技術創設情景
文學作品是通過生動的形象、景象來表達社會生活和思想的,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創造教學情境。例如,《黃河頌》一文,其中的感情頗為濃厚,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中的音效、圖片及視頻等功能來創建情境,不僅讓學生體驗了情感,還加深了對這篇詩歌的理解。
3.精準指導品讀感悟,是貫徹情感滲透的重要環節
在語文教學中,精準指導品讀感悟,是貫徹情感滲透的重要環節。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教師不但要鼓勵學生多朗讀課文,還要多精讀課文精彩片段,教師應在語音、語態、動作上給予指導,在學生讀錯的地方及時糾正,使學生正確感悟文章的情感。
語文學科兼具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點,通過眾多的文質兼美、情理俱佳的課堂教學,則可幫助學生提高作為生存所必須掌握語言技能的水準。語文教學不僅僅是賦予學生美好心靈和高尚情操的課程,而且肩負著培養與發展學生情感的獨特使命,有效滲透情感教育對學生情感領悟和心理發展均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在今后語文教學活動中,需要注重情感教育的滲透,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本文將初中語文教學中影響情感教育滲透的主要因素進行了分析,并且針對上述影響情感教育滲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應解決對策,以期待從實施情感教育的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促進學生們整體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曾力.芻議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 [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6,05.
[2]崔寶霞.初中語文教學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新課程學習(下),2015,05.
[3]管軍.淺談語文教學中美育的滲透[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八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16.
[4]朱娜.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策略[D].河北師范大學,2016.
[5]喬宏權.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施[J].文理導航(上旬),2015,09.
[6]吳義偉.發掘數學美學的教育功能[A].“和諧社會中的美學與高校美學教育”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6.
[7]朱大楚.物理教學中突出情感教育》[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6.
[8]王會靜.讓愛在心中流淌——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5,09.
(責任編輯 陳始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