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峰
摘要:如何有效的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是一直以來亙古不變的話題,高中的數學學科學習,不同于其他階段的數學學習,相對來說,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難度較大,同時課程要求的任務量較大,時間也很緊迫,不僅僅學生具有很大的壓力,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也存在很大的挑戰性。教師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同時,學生即將面臨高考,學習的科目比較多,內容也很多,課余時間本來就很不充足,這就需要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要知道,學生在課堂上的認真投入,可以省下課外復習的很多時間。下面,本文就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展開敘述,具體講解提高課堂實效性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高中階段;數學教學;實效性;相關策略
高中階段的數學相對來說難度比較大,新高考改革之后,對學生的要求不再僅僅是淺層面的知識掌握,而更加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數學素養,以及一些基本的數學能力。相對高考來說,數學分數的占比是比較高的,相對學生個人來說,學生要學會利用自己所學過的數學知識解決現實中遇到的問題。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將數學知識融入進去,也就是學會構建學習與生活之間的聯系。要知道“數學來源于生活,也必將服務于生活”。這都充分證明了數學學習對于學生的重要性。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數學學習探究,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一、適當的提高數學的應用價值。
數學知識本來就來源于生活,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適當的提高數學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魅力,引導學生自主性的進行學習,同時,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一些內容。
(一)在數學教育中加強生活因素的滲入。
教師在開展數學教育活動的過程中,要適當的加強生活因素的滲入,數學知識如果僅僅局限于教材內容,無異于墨守成規的教條,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也會顯得很死板,提不起興趣來,所以,教師就要適當的引入一些生活中的因素,將數學的理論知識投諸于現實,從身邊的小事尋找案例,加強學生對數學的親切感,培養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學習探究。例如,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善于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事例,像商場中的打折促銷活動,買房子或者是手機的分期付款等等問題,結合一些實際性的案例讓學生進行學習,就像:上海市一年的生活垃圾量大概為643萬噸,每年減少百分之五,那么x年之后垃圾量大概為多少呢?然后引導學生求出關于x的具體函數,從而得出具體的答案。通過這種方式,一方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讓數學的學習走下“神壇”,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理解,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二)提高教材內容的生活性。
教材的內容畢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可能隨意的改動,相對來說,教材上的內容比較官方,也就是說,一些例子距離學生比較遙遠,很難引起學生的共鳴,在學生眼中,這些題目可能就是計算題目而已,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適當的提高教材內容的生活性,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例如,教師在講解“圓錐曲線”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引入慧星的案例:2013年的時候,最美彗星光臨地球,經過科學家計算研究,得出彗星的再次光臨可能會在3000年之后。那么,科學家們是怎樣估算出來的呢?原來彗星的運行軌道是一個橢圓形,根據推算便可以得出相應的方程,從而得出相應的時間推算,從而巧妙的引入圓錐曲線的相關內容。通過這種方式,利用學生耳熟能詳的事例,更能夠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從而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二、創設出情境,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情境教學法是當今教育界所大力推崇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情境教學法,學生能夠更加投入到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例如,教師在講解“立體幾何”這部分內容時,可以適當的對學生進行定期合理的評價,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程度,進行不同的評價,讓學生們獲得相應的成就感,從而讓學生相信自己是有能力學好立體幾何這部分內容的,同時,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們播放“C60的原子組成結構”,讓學生發現立體幾何的美,發現立體幾何并不僅僅是枯燥的圖形概念,從而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高中階段的學生可以說課業任務繁重,心理壓力大,教師的教學任務也很繁重,時間也很緊迫,教學存在很大的難度。但作為高中數學教師,要善于調整教學策略,讓學生真正的做到學以致用,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掌握真知。
參考文獻:
[1]郭寶軍.《淺析新高考改革下的高中數學教育》,學術期刊《中國教育》2017年9月
[2]張哲.《數學教師說題評價的基本思路及原則》,學術期刊《中學教育》2017年6月
[3]劉江偉.《淺談如何提高高中數學課堂的實效性》,學術期刊《中學教育》2017年8月
[4]張元.《高中數學教學思想分析及對策》,學術期刊 《中學教育研究》 2017年1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