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從來不是件簡單的事,要讓閱讀為學習服務,更是一件技術活。小學老師應當把閱讀習慣的培養作為小學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此,我將通過本文,簡單闡述我對培養小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看法。
關鍵詞:閱讀能力;習慣養成;方法
一、 引言
目前,小學的教學內容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學生的閱讀能力顯得越來越重要,但是,閱讀能力的提升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唯有學生的努力、家長和老師的教導與督促相結合,學生才能真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閱讀習慣為學習服務。
二、 選對書、設定目標使閱讀更有針對性
(一) 選書以培養興趣為導向
選書這一環節往往被人忽視,許多家長老師認為,只要是書就可以增長孩子的眼界,只要是書就適合孩子讀,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選到了質量不高的書籍,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因此,選書應當注意:首先,小學生閱讀,應當以培養興趣為主,在培養興趣方面,有關動物、校園的故事書、漫畫書應當是首選。當然,選書應當以孩子為主體,應當讓孩子自己選擇,家長和老師不應該橫加干涉,學生只要是閱讀,不管哪一類型的,只要是健康的就行,不要一味要求學生讀那些知識含量較高的。
(二) 樹立明確的閱讀目標
小學生受年齡、知識面及社會生活經驗等方面的制約,他們對閱讀目的這一概念是非常含糊的,甚至是空白的,他們自身根本無法確定閱讀目的。在此,選定目標顯得尤為重要。選目標可以有多種方法。在此借人教版一年級語文教材中的《小白兔和小灰兔》中的故事舉例。
首先明確本文中的主要人物:小白兔、小灰兔、老山羊。本文是一篇以講道理為主的文章,并不具備復雜的人物關系,所以學生只需知道在本文中,老山羊是一個賣白菜和菜子的角色、小白兔和小灰兔是兩個購買者的角色即可。接著,我們要理清情節,簡單的情節歸納要明確“開頭——過程——結尾”三個部分。首先是開頭:小白兔和小灰兔遇到了賣白菜的老山羊,兩人做了不同的選擇,這種不同的選擇,將會導致二人不同的結果,這是故事的一個伏筆。然后是過程:小白兔有長遠的目光,靠自己的努力種下菜籽,而小灰兔卻把白菜吃完了。這個過程并不復雜,但是家長和老師在指導學生讀書的時候,應該合理引導,可以提問學生:他們兩個的做法不同在哪里呢?最后是結尾:小白兔的菜吃不完,小灰兔的菜不僅吃完了,還向老山羊要了新的白菜。這樣一來,故事的人物和情節就非常明確清晰了。
三、 積極記錄、邊讀邊記
(一) 向孩子強調記錄的重要性
小學生的世界觀尚未完全形成,對很多事物的理解較淺,對家長和老師要求做的事,往往無法領會其意圖,這就造成孩子做事動力不足。為了破解這個難題,家長和老師應當認真地給孩子“上一課”,向孩子強調讀書時動手做筆記的重要性。
(二) 科學利用現代技術
除了利用紙、筆,家長和老師也可以利用現代科技教孩子們做筆記,比如利用平板電腦,在平板電腦中下載有關“思維導圖”的應用程序,教孩子們利用程序中的各個分支,理清書中的邏輯關系。
(三) 學習先進的記錄技巧
教師要教會學生進行摘抄,同時要學會將好詞好句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做筆記也是有技巧的,筆記的類型應當是分明的,不應當在同一本筆記上記錄不同的書的內容,這很容易造成混亂。做筆記應當重點簡明,小學生在閱讀時最容易遇到字詞不理解的情況,這個時候,家長和老師應當教孩子記錄下來這些不明白的字詞,然后通過查字典、上網、詢問他人等方式理解這些內容。另外,家長還可以教孩子利用“康奈爾筆記法”等世界知名的記錄方法,有效提升學生的記錄效率,也可以使筆記更規整有序。
在此,以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材中《中華少年》一課為代表,介紹如何做筆記。這一課中有許多生字生詞,首先,在筆記的右側應當記錄下這些生詞及拼音,如:巍峨峻拔、翱翔等。然后對于文中優美的搭配也應記錄下來:如巍峨峻拔的高原。最后,應當記錄文中使用到的成語、名言,如:如歌如畫、蹣跚學步等。
除此之外,記筆記,不應當只是抄寫,讀書應當有自己的理解,家長和老師應該教導孩子在筆記的右側留出一定的空白部分,寫出自己對某一情節的理解。當然,如果孩子能夠將筆記以圖表的方式表現出來則更佳。理解文章的方法,我們以人教版小學五年級課本中《白楊》一課為例說明:《白楊》這一課,我們要抓住最后一段的內容。文章最后一段描寫的是大白楊與小白楊一起佇立在邊疆的場景。讀到這里,可以引導學生描述白楊的形象:高大、挺拔、耐寒。然后引導學生思考:小白楊指的是什么?最后得出本文情感中心。最后,學生應當認真檢查自己的閱讀筆記是否存在邏輯問題、寫錯字等情況。并且,學生還應當定時翻看筆記,不斷改進筆記的記錄結構。
四、 重視展示
(一) 確定合適的展示時間
閱讀“成果”并不是“結果”,所以閱讀展示也可以邊讀書邊進行,比如:讀完某本書的一章或者一節就進行展示等。展示的時間距離孩子們完成某一階段閱讀任務的時間越短越好,因為這樣更有利于加強孩子們對某本書的印象。
(二) 利用多樣的展示方式
正確的展示方法是加強閱讀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培養學生靈活運用不同展示方法的習慣是提高學生閱讀效果的重要途徑。作為教師和家長,首先應當照顧到孩子的自尊,當孩子們相互之間不熟悉的時候,先不要著急讓學生上臺展示,此時,小組討論才是最好的方法,三五個同學一組,小組內交流,等學生相互之間熟悉之后,再進一步讓學生上臺展示,循序漸進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另外,在展示媒介上,也可以多多利用現代科技,如:PPT等。
五、 結束語
讀一本好書就是在為孩子的世界增添一抹陽光,而良好的閱讀習慣就是在為這抹陽光更好地播灑在孩子身上做準備。世界上有無數的好書,但會讀書的人卻是有限的。良好的閱讀習慣是一生的寶貴財富,家長和老師都應當重視,使學生做到讀書有效、讀書有用。
參考文獻:
[1]林春峰.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J].新課程(小學),2013,(04):72.
[2]李建敏.淺談如何培養農村小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J].課程教育研究,2012,(29):105.
[3]單紅敏.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J/OL].中國校外教育,2016,(17):36.
[4]張樹駒.談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07):57.
作者簡介:蔣啟峰,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廣平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