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學生進入學習的第一個階段,小學的課程教學對于一個學生的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還不夠完善,對于小學語文的知識仍然不能做到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小學語文的課堂中必須加強對于學生的表演性朗讀的重視,必須要做到以學生作為主體,進行相關的學習。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表演性朗讀
一、 前言
表演性朗讀的方式主要有三個特征:直觀性、動態性和綜合性。表演性朗讀通過一種舞臺劇的形式,教導小學生進行有關的小學語文的學習。把表演性的朗讀和小學語文的學習過程進行一個有機結合,使得小學語文的表演性朗讀的內容融入到課堂當中,促進小學生的表達和思考能力的提高。
二、 小學語文課堂表演性朗讀的運用價值
(一) 培養小學生的理解能力
做好表演性的朗讀,就可以使得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氣氛得到調動,從而進一步引起小學生求知欲望和好奇心的提升。同時,還可以使得教師更好地引導學生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中進行自主性的理解和學習,對于調整學生的情感驅動,使得學生能夠用自己的感情和精力去表演這些課本中抽象的內容,就能夠使得學生在理解和表演性朗讀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課文中的具體內容,也就能從理解的基礎之上,更進一步地體會到課文中蘊含的感情。
(二) 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學生的基礎水平從根本上來講是由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來決定的。傳統的小學課堂教育已經滿足不了當前形勢下的發展要求。因此,就要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中采用表演性的朗讀方式,使得學生的基礎能力得到綜合性的培養。通過這種手段,使得學生在表演性閱讀的情況下培養各種其他的技能,如語言的表達能力,肢體語言的運用能力以及綜合運用情感的能力。這種技能的培養,都可以在表演性朗讀的環節中得到培養。
(三) 培養小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小學語文課堂進行的過程中,學生進行適當的表演性朗讀,能夠加強對于課文的理解程度,同時,從理解方面來得到自己的情感體會,從而通過更加豐富的行為和動作,敢于上臺進行綜合演繹。這個過程,從本質上來講,就是一個比較完整并且思路清晰的表演的思路。這種思維方式的培養,使得學生的思維能夠從形象的思維到邏輯的思維得到全面強化。例如,在進行《小山羊和小灰兔》一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兩名學生分別扮演小灰兔和小山羊,而其他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并要求學生在觀看兩名學生朗讀表演的過程中思考:假如自己是小山羊會選擇再等小灰兔嗎?這樣可以使學生的想象思維得以發展,更好地培養小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 小學語文課堂中表演性朗讀的運用策略
(一) 選擇合適的表演朗讀材料
由于小學語文的教學中,主要的基礎還是把教材作為根本,因此,做到如何合適地選擇課文中的內容來進行一些表演朗讀的教學方法非常重要。比如,《桂林山水》的內容盡管在教材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卻不能夠通過表演性朗讀的方法來展開具體的教學。如果想要進行表演性的朗讀,最好選擇一些有主人公或者充斥著比較多的對話的文章。比如,在《小狐貍賣空氣》這一文章中,豐富的角色可以使得學生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的提高。在同一個團隊中進行一定的分工,合作,在表演性朗讀的團隊中進行演繹和鍛煉。在表演的時候,還應該進行人物的神態和特征的模仿。從根本上加強學生對于課文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使得學生對于課文有一個非常充分的認識。學生在表演性閱讀運行的過程中,得到表演性閱讀的具體演繹過程。這種方式,就使得學生從表演性閱讀的演繹方式中得到了很多知識。
(二) 演練與展示
一旦確定了選材和角色這兩個基礎項目之后,就應該逐漸開始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相關的表演性朗讀。第一,所有的角色必須要經過單獨的訓練,在表演的準備過程中,還應該對于自己將要表演的角色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在準備的過程中,所有人都應該對自己將要表演的角色進行非常細致的分析,掌握好朗讀的情感,并且還應該知道如何做好自己的角色表演工作。比如在《小壁虎借尾巴》課文中,必須要知道相關的背景,要明白小壁虎知道自己長出新的尾巴之后的情感和反映。另外,還必須根據表演性閱讀的內容來搭配訓練的內容,需要所有進行表演性閱讀的角色都要進行搭配和演練,互相配合,并且做好及時的互動。在最終定稿之后,還應該進行整體的課堂展示打分項目。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要讓學生積極地參加活動,積極地進行表演性閱讀,最后有一個總體系的評價。
(三) 表演性朗讀角色分配
表演性朗讀的分類方式一般只有兩種,一般分為單人表演和多人表演。對于單人性的課文表演,只能針對于一個主人公,同時,還應該在選擇同學的時候盡量選擇那些有很強的表演欲望的學生,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滿足學生的學習的熱情,優化課堂學習的氛圍。同時,還可以使得越來越多的學生的積極性得到滿足,帶動學生積極性。在多人表演的時候,還應該讓那些積極的有引導力的先進行引導,用整體的解決方式使得課堂氛圍得到調動。例如,在進行《小壁虎借尾巴》一節內容教學過程中,其中的主人公主要包括牛伯伯、燕子阿姨、小魚姐姐、小壁虎以及小壁虎的媽媽。因此,教師可以根據主人公的性格特點來對學生的角色進行分配,讓性格幽默、開朗的學生扮演小壁虎,選擇一個比小壁虎沉穩的學生來扮演小魚姐姐,牛伯伯需要具備老年人狀態的學生或教師扮演,燕子阿姨的表演要比小魚姐姐成熟一些,而小壁虎的媽媽需要能夠傳遞對小壁虎的愛,這樣的朗讀角色分配,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其中,更好地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四、 總結
總之,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小學生表演性閱讀的應用非常重要。通過對于上述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的表演性朗讀方式的分析和探討,就可以發現,表演性閱讀的方式,非常適合于小學語文的課堂之中。這種表演性閱讀的方式,一方面使得學生的學習樂趣和教學的效率得到提升,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效率,值得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推廣。
參考文獻:
[1]祖琴.小學語文課堂表演性朗讀的運用策略[J].教學與管理(小學版),2017,(3):35-37.
[2]曹陽.小學語文課堂表演性朗讀的運用[J].中外交流,2017,(32):277-278.
[3]郭玉淑.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表演性朗讀的運用探究[J].中外交流,2017,(5):261.
作者簡介:顏克宣,重慶市,重慶市江津區雙槐樹小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