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標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方式的創新程度越來越重視,近年來,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方式也逐漸的趨于多元化以及信息化,影視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這篇文章就針對影視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進行了具體分析。
關鍵詞:影視;資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語文這門學科是傳承以及弘揚我國優秀文化的非常重要的學科,同時也是眾多學科當中的基礎學科,小學語文與其他學科有著很大的聯系,學好其他學科的前提就是要學好語文,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就是讓學生認識更多的漢字,學會書寫漢字以及進行寫作等,教師要明確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等,學生所要學習的內容較多,并且整個學習的過程比較枯燥,所以采用傳統的小學方式進行教學已經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無法實現更好的教學,有必要運用應試資源進行小學語文教學。
一、 應用影視資源的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以及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國有很多的高新科技產品問世,這些高新科技產品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就比如信息技術這一科技時代的產物,由于信息技術資源具有廣泛性以及豐富性,所以在教育教學當中也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就比如影視資源在小學語文當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影視資源本身就是一種傳播信息的工具,同時它所傳播的圖片以及文字更為生動形象,并且具有綜合性,運用影視資源進行小學語文教學,這不但是順應新課標教育改革的需要,對教學方式的創新,同時影視資源能夠將知識進行綜合,豐富學生的認知,讓學生能夠更全面的理解知識,有助于教師完成教學目標,同時也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二、 影視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和作用
(一) 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小學語文教育的永恒主題就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這不但是在語文教學當中進行民族精神教學非常重要的內容,同時也是在語文教學中體現國家的意志,例如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就有多篇課文很好的突出了這一主題,例如《泉城》以及《九寨溝》和《霧凇》這幾篇文章都是在贊美祖國的大好河山,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可以運用影視資源播放這些地方的視頻,不但能夠讓學生充分的了解這些地方,讓學生領略祖國山河的壯闊,還能夠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有助于學生更深入的理解課文,教師能夠更好的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二) 讓學生們發現更多的寫作素材
小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比較特殊,他們接觸的事物比較少,并且沒有足夠的認知,這就會導致他們的寫作素材比較少,他們的寫作能力無法提高,教師運用影視資源進行小學語文教學,不但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愉快的學習,還能夠使學生在學習的同時進行娛樂,學生還可以通過影視資源當中所涉及的話題進行思考討論,激發寫作靈感,另外影視資源所涉及的話題非常多,涉及的范圍廣泛,學生就可以從中挖掘寫作的素材,將這些素材應用到自己的寫作當中,做到學以致用,能夠極大程度的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
(三) 培養學生中華傳統美德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基石,培養學生的中華傳統美德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例如《徐悲鴻勵志學畫》這篇文章就是在贊美我國的著名畫家徐悲鴻不屈不撓以及自強不息的精神,例如《九色鹿》以及《珍珠鳥》和《誠實與信任》等是在對誠實守信、厚德載物等高尚的品德的一種贊美,在進行實際的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運用影視資源進行教學,運用影視資源向學生展示這些課文所涉及的圖片或者是一些簡短的視頻,這樣不但有助于學生更充分的理解課文,同時也有助于培養學生中華品族傳統美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四) 強化人際交往能力、溝通能力
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培養小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溝通能力十分必要,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就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口語教學,然而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運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很難實現更好的口語教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可以運用影視資源進行教學,學生不但可以從影視資源當中豐富自己的知識面,還可以通過聆聽影視資源當中詞語以及句子的發音來糾正自己的發音,能夠規范學生的發音,教師可以在學生觀看完影視資源之后向學生提問在影視資源當中的學習到的東西,與大家一起分享,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 結語
綜上所述,影視資源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是對教學方式的一種創新,這種教學方式能夠避免傳統的語文教學方式出現的弊端,避免教師單純的講解知識造成課堂的枯燥乏味,能夠營造輕松愉快的小學語文課堂環境,構建生動活潑的小學語文課堂,能夠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認知,讓學生感受語文的魅力。
作者簡介:
李進,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氾水鎮氾光湖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