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課”學習時間短,契合當今作為“數字化原住民”的學生的心理,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但國內微課的研究方向偏向于微課的模式、設計及理論研究,對微課在課堂的應用研究甚少?!拔⒄n導學”是在物流專業實操型課程的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后復習三個教學環節中,利用“微課”視頻和“研學案”(也稱“自主學習任務單”)引導學生,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通過“微課導學”來提高實操課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關鍵詞:微課;微課導學;物流專業;教學實踐
一、 引言
縱觀我校五年制高職物流專業課堂教學手段仍然以師徒學習方式為主,而高職物流開設的課程大都是一些具備較強實踐性與應用性的課程,如《倉儲管理實務》中教師在重難點講解中往往會忽視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認知差異性,造成學生課堂選擇性聽講,應付考試,動手能力薄弱等現象。傳統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普遍不高,課后缺乏系統性復習。鑒于此,利用“微課”視頻和“研學案”(也稱“自主學習任務單”)來引導學生。
二、 高職專業“微課”及課程分析
“微課”資源已在教育教學領域頗有成果,部分高職院校物流專業的“微課”資源已開始建設,也有部分學校通過“微課”比賽獲取“微課”資源。從獲獎的“微課”中可以看出,其作品獨立于課程存在,制作精美且形式不一,而開發課程體系的“微課”資源較少。
《倉儲管理實務》是物流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該課程對學生職業能力的養成和職業素養的形成起到直接的促進作用。為了提高教學效果,必須打破傳統的章節教學體系,探討“項目引領,任務驅動”,采用“微課”教學資源結合倉儲崗位需求和物流師資格考證內容來設計教學項目和教學任務,讓學生以企業員工的身份學習課程內容,真正做到“課崗證”三位一體。
三、 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倉儲管理實務》課程存在的問題
1. 理論學習與實訓脫節,缺乏銜接點
學生難以將理論知識與操作方法聯系到一起,對知識點只是死記硬背。而實訓教學受授課時間的限制,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學生得不到充分的時間去練習和鞏固,會出現學了新知識遺忘舊知識的現象。另外,課堂教學和實訓教學各自獨立,學生的知識學習和技能學習難以同時得到提升,反而制約學生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2. 理論知識枯燥且偏多,缺乏合適的案例
在課堂教學中,適當的案例教學可以將知識點和實際融會貫通,活躍課堂氛圍,能激發學生求知欲望,使學生能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掌握知識點。倉儲管理方面的案例雖多,但符合課堂知識點教學的案例少且不精,多以實際生活中的企業倉儲管理活動為主。但因每家企業倉庫的類型不同,在管理方法上有所差異,課堂中不能一一舉例分析,只能側重于舉例講解,其余案例要求學生課后利用網絡資源搜索分析。
3. 信息化程度較低,缺乏實訓教學軟件
《倉儲管理實務》課程仍大都采用傳統師徒學習的教學模式,實訓內容多是課本基礎知識,與物流實訓課程的內容多有重復,與核心課程的實訓要求有所差距,使得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得不到個性發展。在實際生活中主要針對企業內部倉庫管理的軟件類型多而雜,如何挑選合適的倉儲管理軟件來幫助企業管理內部倉庫成為任課教師需要解決的又一問題。
四、 “微課導學”在《倉儲管理實務》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選取課程的兩個知識點:貨物揀選方式和電子標簽輔助揀貨系統的使用為例開展教學實踐。
1. “微課導學”實施過程
此教學實踐班級共32人,從問卷調查問題三和問題四的統計數據看,僅有48.28%的學生明確表示對微課有興趣,有時間利用“微課”資源學習;而46.55%的學生認為老師提供的教學視頻能提高自我的學習興趣,對自己的學習效率、學習能力及解決學習困難等方面有幫助。
(1) 教學內容分析
學生普遍表現出對概念的理解,但在實際操作中不能快速地根據出庫單選擇合適的揀選方式,因此在教學實踐中將該內容作為重點問題。
(2) 微課設計和制作
任課教師根據課程內容或知識點的分析制作成可以展示的微課視頻,時間有效控制在10分鐘內。以引導啟發式實例講解面向對象中的重要知識,幫助學生快速理解基礎理論,再以實例操作幫助學生在實訓中避免易錯環節,有效引起學生注意。
(3) 課堂教學過程
① 課前學習
任課教師將制作好的微課視頻和自主學習任務單提供給所授學生,學生利用網絡領取任務單進行自主學習。
② 課內學習
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課前的學習內容進行檢查,具體方式可以是提出與微課視頻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分組去探討,引導學生協同合作解決問題。學生通過微課視頻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對所學知識內化的過程,而教師通過學生對微課視頻的反饋進行評價總結。
(4) 課后復習
課后學生可借助“微課”資源反復學習鞏固并查找課內薄弱知識點,任課教師可布置有針對性的習題讓學生完成。
2. “微課導學”認可度及應用效果調查和分析
(1) 對認可度的調查
據調查數據顯示,46.55%的學生會抽出10~20分鐘時間利用“微課”預習;通過“微課”的學習44.83%的學生認為“微課”對自己的學習有幫助;51.72%的學生認為“微課導學”的教學形式較好。這些問題普遍反映出學生認可“微課導學”的教學形式,有27.59%的學生認為有一定的幫助,而對于該教學沒有學生認為不好。
(2) 效果分析
對于知識點概念理解和掌握程度來看,學生在挑選重難點和考試點的內容方面的掌握情況為36.21%,32.76%的學生通過“微課導學”學習基本上掌握各知識點;22.41%的學生提出需反復看,針對這一現象需了解此類學生學習方式和認知能力;只有8.62%的學生認為只能輔助,還得靠自己學和背,對于少數不適合此類模式學習的學生要關注其學習心理,私下了解找出不利于學習的問題并改進教學。
參考文獻:
[1]黃燁.“微時代”下的“微課”淺析[J].經濟管理,2013(5).
[2]程嵐,肖貴橋,王英,朱莉.微課教學設計思路探討[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6).
[3]張一春.微課建設研究與思考[J].中國教育網絡,2013(7).
作者簡介:
相姍汝,江蘇省連云港市,江蘇省連云港工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