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虹
摘 要:語文學科是教育學生感知美、理解美、鑒賞美、評價美、創造美的,所以,教師要充分發揮語文的魅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把喜怒哀樂等情感藝術地表達出來,用自己的情感打動學生的心靈,產生積極的教學效果,以使整個教學過程變為豐富、有趣的活動。
關鍵詞:語文教學;審美情趣;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7-007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7.049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因為,語文學科是教育學生怎樣感知美、理解美、鑒賞美、評價美、創造美的,所以,我們要充分發揮語文的魅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呢?下面,筆者就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略談幾點見解。
一、教師語言的審美性
(一)導入語的設計
課堂上,教師優美、激情的導入語會營造出一個充滿詩意的語言環境,讓學生浸潤在其中。師生的情感在這樣的環境中得以共生、共鳴,同時能使學生感受到美的語言的感染,激發對美的追求。關于孟子,教師知道他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可對于小學六年級的學生來說是陌生的。其中,有兩位教師為《學弈》設計了不同的導入語,一位是利用孟子的名言“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激情地導入新課,知識容量不足的學生對此缺少了審美的需求;而另一位是繪聲繪色地講述“孟母三遷”的故事,學生在美的語言和美的故事中感受到了美的熏陶,也有了對美的追求意識。
(二)課堂語言的抑揚頓挫
課堂教學中,語言的表達方式也是激發學生審美情趣的主要方面。尤其是語文教學,教師的語言不僅要有表達技巧,還要傾注真摯的情感。這就要求我們滿腔熱情地面對學生,頓悟教材,滲入感情,教學語言方可做到抑揚頓挫,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共鳴,受到強烈的感染。中小學語文的教學對象是語文知識不夠豐富和方法不夠多樣的學生,需要教師利用教學技巧拓寬他們的知識視野,豐富方法途徑,這樣才是實現學生具有審美情趣的前提。
(三)無聲語言的美感
工整優美的板書,舉止端莊的教態,親切自然的表情等等都能給學生以美的享受。這樣教學活動中的師生之間才能實現審美認同,使學生的審美情趣逐漸滋生并得到提升。
語文教學中,教師娟秀的字跡和簡潔明了的板書安排,會讓學生產生對美的需求和對美的肯定。初中語文教師的書寫不像小學教師那樣一筆一畫,但橫折撇豎也要極具美感。這是引領和培養學生辨析和鑒賞美的基本途徑,學生的審美情感也會由此形成和提高。
語文素養的培養和提升也離不開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和提升。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注意自身素質的規范和提升,最基本的是衣著的得體、舉止的端莊和表情的親切自然。一堂優秀的語文課,教師的言傳身教是必不可少的。學生的收獲多少離不開對教師自身的審美需求和審美評價。所以,我們教師在授業解惑時,也要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以便更好地促進學生審美情趣的形成和提高。
二、課堂情境的審美性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寫道:“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這種論述反映了教學過程中學生認識規律的特點。要實現這一特點就要創設情境,其目的是讓學生在感受美、領悟美、表達美的氛圍中,使思維力和想象力得到發展,使學生的認識更上一個高度。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借助多媒體進行情境創設是最常見的。因為這是一種現代的教學手段,它具有圖、文、聲、像并茂的特點,便于把學生的聽覺、視覺及思維活動功能全部調動起來,參與學習活動。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例如,在教學《羅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課時,為了拉近學生跟羅布泊的過去與現在的距離,我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動靜結合的特點,讓牛馬成群、綠林環繞、水如明鏡的生命綠洲在時間的推進中慢慢形成一個令人厭惡的地方。剛開始對美的由衷贊嘆,洋溢在每個學生的臉上,而后這種情感逐漸消逝,流露的是不滿與悔恨。這樣,在完全調動起視覺、情感和思維的情境之下,學生的審美情感和價值受到了嚴厲的沖擊,一篇篇激昂的文字自然展現。
另外,表演也是情境創設的方式之一。有好多優秀的課堂,不乏教師對教材內容的一些獨到的設計,設計不同的體驗方式激發和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如有的教師在上《包公審驢》一課時,讓學生完全表演情境的全過程,看似學生在感受,實則缺少了美的挖掘;而有一位教師則是單獨讓學生表演“瘦驢”這一角色,在惟妙惟肖的表演中,學生的審美有了落腳點和突破的。也就是在包公審驢的全過程中,學生發現了亮點——包公的不公正,就是全程委屈了這頭瘦驢,因為犯錯的不是它本身。這就是根據事件的發展,并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判斷推理和合理想象,培養他們的審美意識與審美能力。
總之,關于語文教學中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是復雜的,教師在實施審美教育的過程中,不能牽強附會,用生硬的說教來實現。它需要教師嚴格遵循教育規律,以學生的語文審美心理的規律來培養學生審美情趣。只有我們教師把握審美教育的一般心理過程,并注意選擇能充分發揮審美功能的教學方式,那么學生的審美心理必定會得到培養和提升,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必定會形成。
參考文獻:
[1] 夸美紐斯.大教學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 鄭金州.案例教學指南[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