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歡歡??
摘要: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在初中教學階段又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因此,學生掌握好語文的學習技巧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在語文課堂上,閱讀理解能力在教學任務中占據了很大的一塊比例,培養好閱讀理解的能力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促進他們的發展。本文根據現實情況中的具體情況,分析了閱讀這一模塊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潛在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和指導語文任課老師一個可參考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理解能力;教學策略
一、 引言
在初中語文教學任務中,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極其重要的。這是因為學生有著良好的閱讀能力,便能快速地理解和把握文章整體所要表達的所思所想,領悟其中的內涵,一針見血地找出文章中心,這對學生來說無異于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應試能力。除此之外,閱讀還能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念和道德思維,通過一篇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引起讀者共鳴,提高學生的品味。因此,在初中這個啟蒙階段,讓學生鍛煉自我的閱讀能力不僅僅是為了讓他們取得好成績,更是讓其發現、認識、發展和完善自我。
二、 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雖然在中小學的課堂教學上推行新課改的要求,但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老師的教學觀念還沒有更新過來。語文教師仍舊將講解閱讀內容、教導學生掌握應試技巧列為重點教學,導致學生閱讀興趣不高,理解文章內涵的能力不夠強。
其次是教學手段沒有更新,雖然現在中小學課堂基本都采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法,但是根據現實情況反饋出來的結果并不理想。老師只是將板書換成了多媒體講解,依舊是傳統的教學策略,導致閱讀能力沒有提高。
除此之外還有閱讀教材和現實生活的聯系不強,導致學生無法對文章產生共鳴,不能了解作者所想所思以及想要傳達的觀念,這對學生來說是枯燥而無味的。
最后是學生的文學素養偏低下,就比如說四大名著作為初中學生必讀的經典文學著作,但是事實上,學生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來應付平時的考試內容,而幾乎很少有學生愿意主動去閱讀、理解和感悟文章,久而久之,學生掌握的只有學習的速度,不具備新課改要求的文學素養,自然而言,語文閱讀能力也不盡如人意。
三、 如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閱讀理解能力
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差強人意的這種現狀,令人擔憂,因此,教師要提出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讓學生在語文閱讀學習的過程中,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改變:
(一) 注重課堂效率,選擇合適的教學手段
閱讀有很多種類,比如默讀可以使學生快速瀏覽文章了解文章的大致走向和脈絡,又或者朗讀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感,通過大聲讀出來的形式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閱讀形式的不同,帶來的效果也不同。在詩歌教學的環節上,《紙船》、《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等等詩歌,教師在課堂上就可以讓學生大聲朗讀出來,通過這種方式感受詩歌分段分節的節奏感,把握其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結合教材內容選擇合適的視頻、相關的資料展示給學生,加深學生的印象。
在講解敘事文章、小說故事等閱讀材料時,教師要注重給學生留白,不要全部都由教師講解,要讓學生對留白的地方進行想象,學生的思維往往是發散的,他們的奇思妙想會帶來不同的效果,有助于學生更容易理解作者當時所處情景的思維方式、生活態度等等。比如楊絳先生的《老王》一文,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默讀全文,大致了解文章的內容,再細讀揣摩楊絳先生和老王兩個人的心理活動,抽取學生分工合作進行角色扮演,通過對話朗讀,從細節上分析和思考為什么兩個人當時是這樣的行為動作?是因為環境的因素?還是因為人的心理情緒所催生的一種態度?借此手段讓學生掌握閱讀材料內容,感悟人物情感融入到整個教學課堂中,從而從閱讀中體會人物的悲歡離合給他們帶來的影響。
(二) 分工合作,分享閱讀
藝術來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部編本教材為了增加學生的閱讀量,特意增選了許多新的適合學生的閱讀材料,希望借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要結合新課改的要求,除了閱讀理解教材內容外,還可以適當拓寬視野,養成一個閱讀文章的良好習慣。選擇合適的材料,將學生分組讓其分工合作,進行角色扮演,體會不同人物的內心活動,理解他們的情感。又或者每個月定期進行一個閱讀分享的活動,讓學生形成一個自主閱讀的習慣,在課下找自己感興趣的閱讀材料,進行分析和研究,在分享活動上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借此增加學生的閱讀量,通過這樣的量變到達質變的效果,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四、 結束語
有針對性地安排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理解能力,使其根據閱讀材料能夠進行發散思維,能夠獨立思考。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要豐富,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和學生建立起一個良好的聯系,共同探討文章的思想情感。最后達到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車靜.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兩種方式[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07).
[2]陳小玲.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7,(08).
[3]賀利.語文教學體制、教學方式改革的再思考[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04).
[4]楊廣靜.例說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政治化”現象[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4).
作者簡介:
魏歡歡,江蘇省徐州市,豐縣宋樓鎮宋樓初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