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需要不斷調整的過程。時代在變化,老師的課堂教育理念,課堂教育的方式方法都要與時俱進,只有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優質教學資源,才能提高中學的教育教學質量,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推進學生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教學資源;課堂;教學質量
一、 應用先進教學理念,指導教學實踐
教育是在為社會的未來培養人才,教育教學理念必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課堂教學實踐的提高首先來自教學理念的轉變,通過先進的教學理念,指導教學實踐方能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當前的教學理念是民主、科學和開放的教學理念,它只在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學會自主參與,學會動手,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溝通能力以及領導能力,使得學生學會獨立追求、人格的自由發展。
二、 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態度,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在學習中,首先要擁有了自信,擁有了自信學生才能進入狀態,專注學習。興趣會使學生對學習“全神貫注”“樂此不?!?。合作互助、雙贏共進,使學生在學習中內心穩定、快樂和諧。堅強的毅力、不畏挫折,會使學生在學習中克服困難、肯于堅持、直至成功。追求幸福的生活、立志成才、建功立業、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積極向上的動機、不斷進取的精神會使學生在學習中勇于實踐、不斷進取。
三、 建立互助學習小組,充分發揮優生的資源作用
各個互助學習小組的運作方式是:雙方自愿確立學習、復習內容(按學習、復習提綱要求進行),定時完成,由一方(優生)督促檢查落實。整個運作情況,由老師隨時進行宏觀掌控,適時調整和指導。
第一,互助學習給了那些學困生以希望,使他們感受到老師和同學的關心與愛護、期望和幫助,而不是被放棄和冷落,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所以基本上都能配合互助學習的安排,使成績有所進步。
第二,互助學習形式充分發揮了班上優生資源的作用。優生在學習上,不僅學習主動性強,積極性高,而且學習方法得當,學習效率高,學習質量好。他們與學困生形成互助學習,不僅可以直接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展示了優生的良好學習態度、積極進取精神和有效學習方法,給學困生以更積極、更全面、更長遠的影響。
第三,互助學習形式培養了學生的協作精神。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雖然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密,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但同時也使事物之間、人與人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這更需要培養、增強人的協作精神、團隊精神,齊心協力,共同完成各項任務?;ブ鷮W習的方式,也就是在學生中間建立起小團隊,使互助的雙方在學習中,體會協作的意義,培養和鍛煉協作精神。
第四,互助學習的形成有利于培養學生(尤其是優生)的社會責任感。人的存在本身具有兩重性,即人既作為個體而存在,又作為社會成員而存在。作為個體而存在,個人的自身需要應該得到他人和社會的尊重和滿足;但作為社會成員而存在,個人必須以自己所具有的屬性去滿足他人和社會的需要。優生各方面素質都不錯的,但部分優生只管自己埋頭讀書,缺乏對他人和社會的責任感。建立互助學習小組,讓優生去關心、幫助學困生,把自己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有效的學習方法傳授給他們,從而在這種具體的、實在的學習活動中,培養他們的愛心和社會責任感。
第五,互助學習的形式有助于雙方體驗成就感,激發雙方發展的愿望。成就是人生前進的一大動力,沒有成就感的人生,工作、學習和生活都是“灰色”的,缺乏生機和活力。互助學習的方式,不僅使學困生看到了自己可喜的變化,獲得了進步,體驗了成就的意義和發展的重要性,同時,優生從學困生的進步、發展中,體驗到了助人的成就和自己的價值,更加投入地做事,追求更有意義的發展。互助學習形式對互助雙方來講,可謂“雙贏”。
四、 選擇教學內容,合理安排進度
知識的價值在于傳承文明,讓學生獲得對現實生活體驗的同時,讓學生獲取進一步發展的能力。教學的內容和進度在達到課標要求的同時,要跨越和超越課標,在使用教材的同時,要跨越和超越教材。
五、 優化知識結構,將知識系統化、網絡化
知識就是力量,課堂教學的過程是學生學習和探索知識的過程。教師應把握好知識點,突出重點、難點,精選、精講、精練、精評。
六、 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指導學習方法
學生學習的過程應該是一個循環往復、不斷熟練與提升的自我管理過程,應該養成習慣,從而成為自主自覺的學習過程。運用目標管理的方法將自主學習的基本程序分為學習計劃——預習——聽課——復習——作業——小結——拓展性學習——自我評價。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有計劃地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通過講解、訓練、鼓勵、提高、調整,在學習的過程中使學生學會計劃,有獨立鉆研的能力。
七、 注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學生所學的知識應基于生活、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學生要在學習中去體驗,要在學習中去實踐。教師要寓教于堂,敢于嘗試和使用各種新穎的教學方法和內容,不斷嘗試適合學生要求的方式方法,去培養學生綜合能力,解決日常教學中發現的問題。
八、 應用成功教學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學效果
在課堂教學中應用目標教學,使學生在認知、技能及情感層面上合理遞進,取得大多數學生都能學會的結果。
在課堂教學中應用任務型教學,學生主動融入與參與,運用所學知識去理解生活、探究生活,理解世界、探究世界。激發學生的興趣,可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九、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大信息的沖擊力度
在我們政治課教學過程中,為了充分地分析、表達、傳遞某個觀點或道理,常常需要借助大量的輔助資源。我們手中的課本,本身資料價值頗高,讓這些資料閑置、沉睡,實在有點可惜。如果將這些資源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將其展示給學生,對教師和學生都有多方面的優越性:endprint
一是可以促進教師深入鉆研教材,挖掘教材,認真分析教材、研究課本正文與輔文的關系,充分發揮思考的作用,對課本教輔資料進行創造性地處理。能有效地提高教師分析教材、處理教材的能力,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也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是可以對學生的學習起到示范的作用。有的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常常是舍本逐末,拋開教材,埋頭于大量的學輔資料,不重視鉆研課本,不去認真體會書中內容的道理。這樣很難真正養成研究、思考等良好的學習品質,不能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而教師在課堂上,若能經常認真處理課本輔助資料,給學生以具體的示范,這對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是有重要作用的。
三是可以培養、提高學生閱讀、分析和處理教材的能力。無論是平時練習,還是考試,學生都需要面對許多新材料、新情境,需要閱讀、分析和處理,提取新信息。如果教師平時在教學中能有意識地開發課本輔助資料,對這些材料進行創造性的處理,就能培養和提高學生閱讀、分析和處理材料的能力。
開發課本教輔資源,利教利學,尤其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學的資源是一個大的系統,我們需要關注各個方面。但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應該重點把握上述關鍵的教學環節,選擇優質的理念、內容、方法,有利于我們以點帶面,事半功倍地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十、 創設輕松情境,提高課堂效率
創設問題情境,可喚起求知欲;創設探索情境,可增強學習信心;創設成功情境,可活躍學生思維;創設類比情境,可輕松突破重難點;把握時機設疑,可能使興奮持續下去;抓住時機激疑,可使知識鞏固深化;以錯悟理,可創設評錯情境;將錯就錯,可創設糾錯情境。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長期這樣堅持下去,一定能提高課堂效率、將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吳曉林.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及其在新疆預科漢語教學中的適用性與應用對策探析[J].昌吉學院學報,2016,3.
[2]趙楊群.精品課程優質教學資源建設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0,24.
[3]蔡向陽.高職院校優質教學資源建設問題探索[J].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2014,3.
作者簡介:
馬代秀,四川省瀘州市,瀘州市第十二初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