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遷移理論是指運用已經獲得的知識來對新知識產生的影響,主要包括有利影響的正遷移和不利影響的負遷移兩方面。在化學教學實踐中,高中教師應當利用遷移理論有利的影響來進行課堂教學,避免和減少遷移理論的不利影響。教師合理的引導學生進行思維遷移,能給學生帶來重要的課堂啟發。積極地利用遷移理論能有利影響可以讓學生得更加牢固地掌握一些核心知識點,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實踐;遷移理論
正遷移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效率,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合理的運用遷移理論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活躍學生的思維,加強各學科間的聯系,鞏固知識的掌握,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遷移理論的運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學生思維模式的遷移
遷移理論可以為高中化學教學的多個方面提供有利的教學指導,教師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引導學生思維模式的正確遷移,這樣可以讓學生學習到更多內容、方法,學生可以從多個角度來理解、分析和解決問題。學生思維模式的遷移,可以拓寬學生解題的思路,活躍學生的思維。很多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常常會感到題目很難,甚至沒有一點解題的思路,這樣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因為學生思維模式的固定化。如果學生不能從多角度思考分析問題,只是局限于一個固定的思維模式,學生的學習效率將很難提高。如果注重學生遷移理論的培養,活躍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用已知的思維方法去探究未知的知識,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高中教師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在講授知識點或分析、講解例題的過程中,需要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進行思維的遷移,這樣就能給學生帶來十分重要的啟發,同時也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和提高。學生由于記憶定勢的思維局限,認知中原有的知識和解題方法會影響學生的其他有關知識,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積極的引導學生思維模式的有利遷移。比如教師在講解《化學平衡常數》一節的時候,會涉及K的表達式,學生的思維如果只停留在公式的層面,肯定會影響學生之后的學習。這就需要老師指出K的表達式的關鍵點,糾正學生學習中的記憶定勢,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區分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識,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
二、 化學知識之間的遷移
高中化學學科是一個系統的知識結構,知識點之間都是緊密相連的,新知識絕大部分都是以舊知識為基礎的。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利用化學這門學科的特點,實施遷移理論的對學生的滲透,引導學生在化學知識之間遷移的過程中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化學知識之間的遷移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重要的知識點,增強學生學習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還可以有效地提高高中化學的教學質量。比如我們在講解《化學平衡移動》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就“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有哪些”這個問題先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然后引導學生分析歸納,得出結論。當學生掌握了化學知識的遷移原理之后,學生自己就可以通過已經學過的化學知識來理解和分析新知識,通過新知識來鞏固舊知識,這樣的知識遷移過程可以促進學生加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還可以幫助學生對以后學習的知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在化學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對遷移理論進行適當的應用,提高學生的知識正遷移能力,提倡和鼓勵學生通過已有的知識和方法,去對未知的知識進行學習和探究,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思維能力的發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提高化學教學質量。
三、 學科間知識的遷移
高中化學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和物理、數學等其他學科間有著重要的聯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只是對化學知識之間進行遷移,也應當重視化學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之間的遷移,用學生已經掌握的其他學科知識的遷移來促進化學知識的學習。例如我們在講解“反應熱”的時候,通過化學反應的吸收或放出熱量從而降低或升高溶液溫度的現象,和物理中的熱能問題相聯系,教師加以正確的引導,讓學生進行分析和總結,從而使學生對反應熱有更深層的理解,這樣就能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能有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當講解《電解質溶液》的時候,在分析溶液的酸堿性過程中,教師可以就地取材,引導學生做“化肥和土壤溶液pH變化”實驗,讓學生自己分析歸納怎么樣改善土壤酸堿性的方法和結論。通過學科間知識的遷移,不僅讓學生明白學科間知識的相互聯系,還讓學生能夠理論聯系實踐,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結合高中化學知識的特點,引導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進行知識的正遷移并且積極消除負遷移的影響。正常情況下,當新的知識和以前的舊知識雖然相似但卻不相同的時候,學生往往會受到舊知識的干擾、從而使新知識的學習變得困難,甚至在理解和認知上產生錯誤,這樣就容易形成負遷移,這主要是學生對原有的觀念模糊導致的。學生舊知識掌握得越扎實,就越不容易產生負遷移。在高中化學教學實踐中,學習遷移理論的正確運用,不僅可以讓課堂教學形式更加豐富多彩,還能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高中化學教師應當根據實際教學情況,運用適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整體上提高教學的質量和學生學習的綜合能力,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遷移理論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有效方法,合理的運用遷移理論,可以讓學生通過已經掌握的知識和方法,去進行未知的知識的學習和探索,通過知識的遷移,方法的遷移以及學科間的遷移,既可以讓學生鞏固已有的知識和方法,又可以讓學生學習到新的知識。
參考文獻:
[1] 許文丹.遷移理論指導下的化學教學設計與實踐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6.
[2] 李國海.培養學生的概括和遷移能力[J].安徽教育,2000(Z2).
作者簡介:
劉鵬,甘肅省蘭州市,甘肅省蘭州市第三十三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