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菊芳??
摘要:課堂教學是高職院校的重要工作,有效的課堂教學效果評價方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文章通過層次分析法給出了高職課堂教學效果的評價方法,能夠比較合理地評價高職課堂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課堂教學;評價;層次分析法
一、 問題的提出
課堂教學的評估是高職院校教學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高職院校的社會影響力,高職院校畢業生素質的高低,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質量等。有效的課堂教學,是把優質的課程資源合理地用到課堂教學中去,使課堂氣氛活起來,使學生動起來。好的課堂教學效果應該是“師生共同參與、相互作用、創造性地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高職院校課堂教學效果的評估是一個復雜、綜合動態的過程,如何評價高職課堂教學效果?評價過程中又有哪些指標?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是高職院校管理者一直思考的問題。
二、 構建高職院校課堂教學效果的數學模型
高職課堂教學評價問題受多因素影響,是一個多層次評價問題,適合用層次分析法解決。層次分析法是由美國運籌學家T.L.Saty教授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提出,它一種將定性問題轉化為定量問題的分析方法,處理問題時首先將所要解決的問題分為若干個不同的層次,同一層的各個因素對上層因素有影響,同時對下層因素有支配作用;其次對每一層的任意兩個因素比較它們對上層因素的影響力,用數值的大小來表示出來,從而構造出同層因素比較矩陣;最后是計算權向量并做一致性檢驗,對于用數量來表示下層因素的影響力是否合理,需要做一致性檢驗。
1. 建立層次結構
構建高職院校課堂教學效果評估體系時,應遵循科學性、有效性、動態性和可操作性原則,根據高職院校課堂教學的特點,利用層次分析法原理我們將高職院校課堂教學效果的評價分為:教師、課程、學生三個一級指標,評估的對象既有教師又有學生,他們既是被評者又是評價的參與主體,這可以大大提高教師與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不斷地提高教與學的質量,真正起到教學相長的作用。二級指標分為:教師方面包括教學態度、教學內容、教學能力、教學方法、課程建設與管理、學習效果;學生方面包含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質量、思想品德等;對課程評價而言,有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主要從課程目標、課程建設、課程預期效果幾方面評價。
2. 構造判斷矩陣,確定各層因素的權重,在層次分析法里,采用的是1~9尺度法,即比較同層任意兩個因素對上層因素的重要程度,數aij表示因素i與j對上層因素的影響程度,取1表示兩因素同樣重要,取3表示前一因素較后一因素重要,取5表示前一因素比后一因素重要,取7表示前一因素比后一因素明顯重要,取9表示前一因素比后一因素極端重要,前一因素與后一因素相比,數值越大重要程度越強。由此可以構造出一個反對稱矩陣R,成對比較矩陣的給出可以由學校領導、教學督導、同行專家、教師本人、學生代表共同討論給出。如他們經過討論給出了如下幾個判斷矩陣:
R=1260.5131/61/31
R1=10.50.6131.5211.22635/35/615/352.510.53/5131.51/31/60.21/310.52/31/30.42/321
R2=15/35/23/513/22/52/31
R3=113/21113/212/32/3111111
其中R表示第二層教師、課程、學生的判斷矩陣,R1、R2、R3分別表示最下層各因素的判斷矩陣。由矩陣求各層因素的權重,可按下列方法進行:先將各矩陣列向量歸一化處理,再將各行求和,最后歸一化處理得各因素的權重:w=(0.6,0.3,0.1),w1=(0.15,0.30,0.25,0.15,0.05,0.1),w2=(0.5,0.3,0.2),w3=(0.3,0.3,0.2,0.2)。
3. 進行一致性檢驗,由于在構造成對比較矩陣的過程中,各人的想法不盡相同,因此構造的成對比較矩陣大都不一致,需進行一致性比較,用最大特征根法,當最大特征根越接近矩陣的階數時越好。上述各矩陣的最大特征要分別為:λ=3,λ1=6,λ2=3,λ3=4,計算一致性指標CI=(λmax-n)/(n-1),查表可以確定各階數矩陣的隨機一致性指標RI,最后計算一致性比例CR=CI/RI,由于各矩陣的最大特征根就是它的階數,因此計處一致性指標比例CR均為零,值小于0.1,通過一致性檢驗。
4. 課堂教學效果的評價
評價指標及各指標的權重確定了之后,管理部門可以根據制定調查表格由調查對象填寫,收集整理數據,由給出的權重確定評估結果,通過評估結果給管理都提出有效的指導意見。
三、 結束語
課堂教學是高職院校的中心工作,對課堂教學效果的評價客觀、公正、全面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保障,文章通過層次分析法給出了高職課堂教學效果的評價方法,方便、可行、公正、全面。
參考文獻:
[1]鄭金山.高校課堂教學效果評估模型研究[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第32卷第5期,2016年9月,74.
[2]董楊琴,曹洪其.對高職院校課堂教學效果評估指標體系的研究[J].教育與職業第15期,2011年5月下,164.
[3]姜啟源.數學模型[M].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作者簡介:
葉菊芳,湖北省孝感市,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公共基礎課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