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蕾
摘要:幼兒時期的美術教育注重全面系統的綜合要求進行發展,從身心發展的趨勢,到有規劃的通過美術活動和創作來帶動培養幼兒審美與創造能力。隨著現行的素質教育不斷深入普及發展,美術教育作為其中之一,以其獨特的內容與方式讓更多的學校與家庭列入幼兒啟蒙的方向。一直以來在素質教育與啟蒙教育普及之前,我國小學幼兒教育多數以知識教育為主,而像舞蹈、美術等特長教育則面向青年進行教育,現在美術教育普及到幼兒階段,能否滿足兒童身心發展的需要是當下深入研究分析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幼兒心理發展;美術教育;啟蒙教育
一、幼兒美術教育的特點與益處
美術教育作為啟蒙教育首要就是注重幼兒情感體驗與表達,當在生活中與身邊事物產生了情感上的共鳴,就可以在描繪的畫作中展現出來。如小溪里的游魚,花叢中的美麗都能通過美術技能充分的在畫作上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與對美的感官,并且美術教師做好引導工作多鼓勵幼兒將自己的作品與他人多交流分享,彼此探討與溝通,才能多多擴展自己的繪圖構思,久而久之當幼兒對美術的理解逐漸增強后,內在的自信心與對外與人相處的情感都在美術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奠定了基礎。在這一階段不僅內在情感體驗得到了收獲,性格的培養也有了一定的收獲。
美術的特點在于創作與展現,幼兒的美術學習階段更應當如此。美術的教學中從不欠缺對繪畫的展現,如何激發創造精神與對美術和創作的動手能力,是培養美術基本素養的基礎目的之一。不同階段的人創造力與想象力也不盡相同,都有著獨特而美妙的想象力與創造思維。在審美幼兒美術作品時,從幼兒的角度出發來欣賞與評價他們的努力并給予肯定與鼓勵,從而帶動幼兒的自信心與創作、表達美的動力。
幼兒美術教育的特點不在于培養具體的畫作技能,而是培養幼兒自小的藝術興趣。豐富他們的情感與經驗,啟迪幼兒通過各種藝術方式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與外在的表達,感受生活中的美與發現美的樂趣,讓他們明白生活處處多美麗,讓身心開朗起來。總的來說,幼兒階段的美術教育就是培養審美感官注重情感體驗、情感共鳴、情感辨別、情感展現等方面的認知過程。
二、心理學在美術教育活動中的關系與運用
幼兒階段的學生普遍心智純潔,情感都易于表現出來,而心理學中表明人們對外在的鼓勵與肯定可以提高自信心。幼兒與幼兒之間存在著不同的學習差異,有的是心智成熟的早與晚,有的是特上偏好上的區別,這些都在平時的教學中難以清晰辨別。而在美術教育活動中通過心理學對幼兒的行為方式,思考興趣等多方面進行分析與探究,在美術活動中找到幼兒畫作的閃光點加以放大,基于肯定與鼓勵,這樣才能慢慢改變幼兒對接觸陌生事物的心理抵觸,轉而敢于嘗試,重新找回自信。
從幼兒美術活動的本質來看,是一種融入藝術的游戲形式。兒童對美術的心理認知不僅可以反映出美術教育活動的效果,在美術心理活動上也離不開對美術知識的吸收。心理學與美術活動的都在幼兒心理發展的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既相互促進,又相互影響。心理學在美術教學中的作用可以不通過言語就能了解到幼兒心理的狀態與情緒,發現在其中的問題與教育的方向。當以鼓勵與肯定為核心的積極心理學必然可以帶動幼兒們學習參與活動的熱情,而以情感體驗為核心的行為心理學則偏向于美術實際的應用,讓幼兒在創作過程中心無旁騖、集中精力,從而漸漸養成專注、投入的心理性格。當以人為本的社交心理學在美術活動中進行應用時,則可以引導幼兒們跨越心中的膽怯與他人進行交流互動,通過活動找到興趣相投的好友,可以團結一致共同達成活動中的優秀表現。教師根據美術教育階段的需要進行相應的引導,運用不同的心理學知識來促進學生們的成長將會大有裨益。
三、幼兒美術教育中應注意的問題事項
作為幼兒教師,不僅要探究美術在幼兒成長階段的益處,也要考慮到如何讓美術與幼兒相處的更加融洽。重視幼兒美術教學的規律的同時也要多從幼兒的角度看待現在的教育觀念與方式是否合適,不同借鑒其他優秀的教學經驗,就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成果來促進幼兒的智力身心的發展,才能從大環境上推動幼兒素質教育的變革。因此必須就教育期間存在的問題進行思考與注重。
首先,教師應當尊重并平等對待每一位幼兒,順應幼兒心理的發展規律。教師在幼兒階段的培養更多的是注重引導與隱性的推動教育,不要阻礙他們創造力的發展,所以在教育階段中不斷融入人性化與趣味教學的理念進行普及,重視幼兒的思想與尊嚴,帶動幼兒心理發展的規律。認可幼兒自身的可發展潛力,不會忽視或看低任何人,從多角度看待引導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與感性思維。如在教學中通過題材帶動幼兒進行創造性的創作思維進行發揮,而幼兒通過對其的思考設計出多種方案,在從其中選擇一種僅此那個創作,這個過程就在培養他們各個方面靈活思維與放飛思想的心理發展規律。
其次,注意細致鼓勵幼兒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的美麗指出,通過藝術來表達自己心中所看到感受到的美麗藝術。所有的創作都源自生活,院子幼兒對環境中美的感受與體驗,教師需要經常帶領幼兒們觀察感受不同的視覺環境,積累多樣化的視覺體驗,讓幼兒在觀察中人知道多姿多彩的藝術美麗。提高幼兒的敏銳感官與推理能力,對美的判斷感受。如觀察植物的形狀與特征,植物的生長變化與大小顏色上的對比,來分清主次與區別。還能夠通過作品的要求進行相應的修改,這都在無形中培養幼兒自主的的心靈發展。
總結:
美術教育是現行幼兒園環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項鐘祥教育內容,在促進幼兒心靈成長的過程中有著優秀的引導推動作用。從小培養對美術的興趣、培養對美的認知,激發幼兒的心智,帶動心靈的創造才能。每一位教師都要在教育過程中用心去培養、去引導幼兒的成長。從全面綜合的角度促進他們的健康發展,身心優良品格的養成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呵護與幫助。
參考文獻:
[1]陳婷婷.淺談美術教育對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影響.《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
[2]張晶.淺析幼兒美術教育與幼兒發展的關系.《讀與寫:上,下旬》.2016
[3]張麗偉.美術教育促進幼兒創造心理發展的實踐與思考.《考試周刊》.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