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暢
摘 要: 在高職教育中,英語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推進,高職高專英語課程改革勢在必行,尤其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使高職生順利進行跨文化交際,基于“以賽促學,以賽促教”改革高職高專英語口語教學模式至關重要。本文以全國高職高專實用英語口語大賽為例,提出具體的改革措施,以拋磚引玉。
關鍵詞: 高職院校 英語口語教學 口語大賽
為了調動廣大高職生學習英語和口語交際的積極性,我國教育部每年都會舉辦一屆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高教杯”英語口語大賽暨全國高職高專實用英語口語大賽。這個比賽目前已成功舉辦十多屆,旨在考查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和涉外業(yè)務交際能力。隨著《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yè)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2006〕16號文件)的出臺,全國高職高專實用英語口語大賽的價值越發(fā)凸顯,因為它反映出當前高職口語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為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
一、培養(yǎng)高職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意義
美國著名社會語言學家海姆斯對交際能力進行了界定,指出交際能力就是個體使用語言知識的能力。交際能力的范疇比較廣泛,不僅需要使用知識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還要在不同語境中選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表達,做到表達流暢、得體,由此可見,口語交際能力就是在特定場景下,合適使用口頭語言與他人進行溝通的能力。實踐一再證明,英語口語能力的提升將有利于高職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良好口語交際能力的高職生會更喜歡與別人進行互動,具有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還能巧妙運用語言知識處理現實問題。更重要的是,擁有良好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人才更容易受到社會用人單位的認可[1]。目前,隨著社會競爭的劇烈,社會用人單位對高職畢業(yè)生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擁有過硬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會更加受到企事業(yè)用人單位的認可,進而提升高職生的就業(yè)競爭力,從這個角度而言,提升高職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具有廣泛而深遠的意義。
二、全國高職高專實用英語口語大賽反映出高職英語口語教育存在的問題
1.學生的自信心不足。
我通過觀察學生在大賽中的表現,發(fā)現一些學生心理素質不夠良好,雖然一些學生已經意識到自己的英語聽說能力還不夠扎實,影響了自己的全面發(fā)展,也感受到了目前社會競爭的越來越嚴峻,渴望得到能力的提升,但是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再加上缺乏足夠的自信心,不想開口說英語,害怕自己說錯遭到別人的恥笑,這種心理影響了他們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
2.口語教學課時不足。
英語課是高職院校的基礎課程,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譯能力,學生口語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一些高職院校并沒有對英語口語課程引起應有的重視,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技能和職業(yè)技能上,安排的英語課時不足,甚至連《綜合英語》課時都難以保證,更不用提對學生進行充分的口語訓練,再加上現在基本上都是合班授課,學生人數比較多,在有限的時間內難以保證每個學生都有機會開口說英語[2]。時間長了,就會造成學生由于緊張不愿意開口,這將直接影響他們的日后發(fā)展。
3.教師的綜合素質不高。
教師是學生的領路人,要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教師就應該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要有意識地運用英語口語進行教學。但是一些英語教師的綜合素質不高,英語發(fā)音不完全標準,這種情況影響到學生的發(fā)音,造成惡性循環(huán),再加上一些教師的專業(yè)詞匯量不足,直接影響到口語教學的正常開展。
三、基于“以賽促學,以賽促教”改革高職高專英語口語教學的對策
全國高職高專口語大賽的比賽內容具有實用性和職業(yè)性,以職場中的典型交際場景為背景,使學生置身于具體的工作場景中回答問題。目前的口語大賽包括四個部分:一是職場陳述,二是現場陳述,三是情景交流,四是PK辯論。每個部分的話題都緊緊結合職場,比如商務談判、外賓接待、會議安排等,無一不凸顯出實用性,再現真實職場。學生要在口語比賽中取得良好的成績,不僅要具備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還要具備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3]。當前的英語口語教學難以使學生達到這樣的境界,所以改革以往的口語教學模式勢在必行。
1.更新教學內容。
教師應該與時俱進,主動更新教學理念,按照社會用人單位、職場和工作崗位對高職畢業(yè)生提出的具體要求,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使學生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感受到主動說英語的快樂,正所謂“教學有法,貴在得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開展口語訓練,并營造良好的氛圍,多為學生提供一些開口說英語的機會。具體而言,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富有趣味性和思想性的英語素材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比如為學生播放英語歌曲、英語原聲電影,或者為學生講一些英語幽默故事,讓學生針對這些故事、音樂或電影發(fā)表感想,積極調動已有的語言知識開口表達[4]。
教師可以引入角色扮演、游戲教學等形式,為學生布置一個話題,安排幾個人物,讓學生扮演這些人物并用英語進行互動交流;還可以結合口語大賽的比賽內容,靈活設計各種各樣的練習形式,比如復述、描述、情景對話、看圖說話、師生問答等,只要使英語練習具有動態(tài)性、靈活性,就必然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在高職英語口語教學中,教師可以按照口語大賽題目的具體特征,靈活采取多種方式與學生加強交流與溝通,營造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些高職生與本科院校的學生相比,具有一定的自卑心理,他們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首先要使學生更新觀念,意識到自己在社會上可能發(fā)揮的重要作用。目前,高職院校在高等教育體系中已經占據半壁江山,教師要使高職生意識到自己的優(yōu)勢,樹立自信心;意識到大學生正處于青春年華,迫切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與肯定,只要學生開口說,教師就要給予肯定和鼓勵,緩解學生的緊張與焦慮,這對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具有廣泛而深遠的意義。就算學生在口語交際過程中出現一些錯誤,教師也不要直接責罵學生,而是和學生一起分析為什么會犯這樣的錯誤。有一些口語錯誤是因為缺少足夠的詞匯或者文化錯誤造成的,教師要使學生了解一些基本的跨文化知識,樹立跨文化意識,這樣可以避免在口語交際中出現文化錯誤。endprint
3.舉辦相關競賽活動。
要提高學生主動說英語的興趣,高職院校還應按照高職高專英語口語技能比賽的形式,自行組織各種各樣的英語口語技能比賽。這種比賽可以在校內進行,比如從課堂開始實施的以賽促學的口語教學活動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部分:英語口語基本功訓練、英語口語突破訓練、英語演講與辯論等。這些形式能逐步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設計出合適的比賽形式。比如在英語口語基本功訓練中考察學生的英語基礎,競賽內容以英語詞匯、糾正英語發(fā)音為主;英語口語突破訓練要進一步增加難度,以課文的背誦、理解、復述等內容為主;英語演講與辯論環(huán)節(jié)要著重考查學生能否從容流暢地說出對某些社會問題的看法,可以組織學生圍繞當下的一些熱點話題或社會現象展開辯論,使學生迸發(fā)思維的火花。在這種緊張刺激的競爭氛圍中,學生能有效提高英語口語能力。
除了課堂比賽外,高職院校還可以組織校內比賽。校內應成立英語俱樂部,吸引具有濃厚英語學習興趣的學生聚在一起,使整個校園洋溢著濃郁的英語學習氛圍。按照學生的基礎水平,英語俱樂部可以自行設計各種難度不一的英語口語競賽,比如英語單詞比賽、英語朗誦比賽、英語繞口令比賽、英語原聲電影配音大賽等,這樣的活動可以使學生主動意識到自己發(fā)音的問題和一些技巧,進而提高語音語調的準確性。
4.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一些高職英語教師存在發(fā)音不準確、詞匯量比較小等問題,對教師加強培訓勢在必行。比如為英語教師提供相關專業(yè)的培訓,使教師參加各種英語口語職業(yè)資格考試,并對他們參與教育培訓的情況進行考核,將考核結果與他們的職稱晉升、薪酬待遇掛鉤,同時學校還應加強校企合作,定期派遣英語教師進企業(yè)進行掛職鍛煉或頂崗實習,提升英語教師的職業(yè)英語口語能力,為學生樹立學習榜樣。教師每年還應主動觀看口語大賽的視頻、鉆研口語大賽的試題,制定合適的教學大綱,使口語教學卓有成效地開展下去。
參考文獻:
[1]葉璐琦.高職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現狀淺析及對策[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07(2):120-121.
[2]張曉梅.高職高專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7(17):28.
[3]蔡祥麗.高職高專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模式探索:基于合作學習的角度[J].大學教育,2012(1):36-37.
[4]李典芝.高職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J].溫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4):91-94.
基金項目:本文系重慶財經職業(yè)學院2017年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高職英語課程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J17020YFC)的階段研究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