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云
[摘 要] 社會的迅猛發展推動了我國教育事業的進步與提升,現階段我國小學教學中傳統數學教學模式已經不能與學生學習需求相符合,結合學生學習特點,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圍繞數學教學中生活情境應用的主要原則,以及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活情境的重要性、積極意義,有效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實現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情境;重要性;有效措施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對外界有強烈的好奇心性,但自律性差。在數學教學中,老師科學合理地應用生活化的情境,一方面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提高課堂教學的形象化及生動性,另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切實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具體問題。根據學生學習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應用生活化情境教學,進一步推動小學數學課程教學質量及效率的提升,提高學生的自主思考及問題解決的能力。
一、數學教學中生活情境應用的主要原則
開展數學教學,教師要對學生年齡與思維方式給予綜合性考慮,按照學生年齡的不同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對一、二年級的學生,他們對事物的判斷具有極強的直觀性,因此教學中數字的使用應當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應與學生的實際年齡相符合,較為復雜或者數字較大的題目設置并不能讓學生及時反應過來,不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對五、六年級的學生,教師需要在教學中融入一些較為抽象的數學概念,要求學生快速解答較為簡單的計算,通過聯系圖形及實物的方式有效解答較為復雜的應用題。
生活情境化教學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較而言,需要老師付出更多的精力與時間,老師必須在備課時就將生活情境融入到具體教學過程中。仍然有很多老師認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不需要應用生活情境法,還保持著“填鴨式”的傳統教學模式,這種情況對教學改革進一步發展產生了極大影響。因為為了能夠與時代步伐相一致,實現現代化教學方式的應用,教學必須按照新課程大綱要求展開,有重點、系統性、分步驟地對教學重點給予把握,讓學生能夠切實在教學中感受到樂趣,從而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
二、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
學生只有對數學學習充滿了興趣,才能有效達到學習數學知識的效果。整個數學的學習都是枯燥乏味的,對于自覺性不夠的小學生來說,很難在課堂上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加上老師在課堂上使用單一而又乏味的傳統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們喪失了學習興趣。通過生活情境教學模式,營造有趣的學習氛圍,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除此之外,因為小學生對周圍環境的適應、事物的認知、全面了解事物都存在著很大的缺陷與不足,所以小學數學教學采取“填鴨式”教學無疑會起到相反的效果,不僅學不到知識,還消磨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之后的教學工作就沒有辦法順利地開展,增加老師們的教學難度。如果采用生活情境法教學,把具體生活和數學知識相結合,就會讓教學更生動,內容更形象,從而使數學知識變得通俗易懂,提高整個教學質量。
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在新課程改革形勢下發生了極大改變,因此想要實現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任課老師就必須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給予詳細分析,找出問題出現的原因,并積極提出具有高度針對性的措施予以解決。老師可以通過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氣氛,并對學生情感變化給予高度關注與重視,進一步提升學生問題能力及問題解決能力。老師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當為學生留有足夠的學習空間,鼓勵學生積極主動探索,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老師對學生自主學習給予科學合理的指導,讓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能夠自主探索與分析,增強學生對數學課程的樂趣。日常教學中老師要為學生創設生活化情境的問題,對學生主動回答問題給予鼓勵,縮短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感,從而進一步增強學生數學課程學習的自信心。
三、有效運用生活情境的措施
數學是一門來源于生活的學科,最終數學知識也將應用于生活。在這種基礎之上,老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當主動打破書本教材的局限,積極地轉變枯燥無味的傳統教學模式,將教學內容引入生活。游戲是學生的主導性活動,因此老師必須結合學生對游戲具有較強興趣這一鮮明特點加強游戲化的教學情境創設,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與熱情,積極引導學生主動追求知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邏輯分析能力。例如老師可以利用輸送信件的游戲引導學生全面掌握加減法知識,老師在信件上寫上加減法的算式,讓學生主動進行信件的分類,全班分為若干個小組進行比賽,對表現又快又準確的小組進行表揚與獎勵,對表現不是很突出的小組進行鼓勵。
老師需要及時結合不同學生發展的差異性,積極地創設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轉變傳統的教學思維模式,逐步在教學過程中探索出符合時代特征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在更加寬廣的空間中獲取知識,拓展學習思維方式。數學教學情境的創設必須具備高度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才能進一步增強學生的主動思考能力。必須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第一,加大多媒體教學設備的資金投入,從而為數學課程現代化教學展開提供物質保障;第二,老師通過生活實例的應用為學生創造思考環境,進一步積累生活經驗,實現自身知識儲備的豐富。生活情境的創設是小學數學教學展開的關鍵環節,科學合理地應用生活情境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與掌握。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及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人們對小學數學教學給予了高度的關注與重視。在小學教學系統中,數學科目是至關重要、不可缺少的內容,加之數學課程的理論性及應用性極強,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具有十分密切的聯系。
參考文獻
[1]徐乃楠,孔凡哲.實踐取向的小學教育專業基礎課程的課堂實踐研究——以《小學數學教學論》等四門課為例[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4):200-204.
[2]唐燁偉,樊雅琴,龐敬文,鐘紹春,王偉.基于網絡學習空間的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5,(07):49-54.
[3]張文蘭,李喆,員閣,連云梅.電子書包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模式及成效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3,(12):118-121.
[4]楊榮花.巧用現代信息技術豐富數學課堂教學——談多媒體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整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22):50-51.
[5]袁紅.嘗試數學建模發展學生數學應用能力——從西方國家小學數學建模教學的一則案例談起[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9,(05):56-61.
[6]陳安寧.淺談數學思想方法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啟示——以雞兔同籠問題為例[J].蘭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06):97-100.
責任編輯 徐艷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