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是極為重要的基礎課程。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已經成為了教師們當前研究的重中之重。本文針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展開研究與討論,并提出幾點建議,幫助學生積極參與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順利實施。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互動探究
一、 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理念與思想的不斷更新,數學課堂教學產生了巨大的變化,由傳統的講授式教學轉變成為了暢所欲言的興趣課堂。學生能夠在課堂練習上展現自我、發現自我,逐漸合作探究。個性得到張揚,豐富活躍了緊張的課堂學習氛圍。教師應當如何抓住這一發展機會,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幫助學生學習新穎的數學知識,增強綜合能力,提高數學課堂的有效性,使數學課堂生機盎然。本文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二、 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小學生進行數學學習是一種有意識的學習行為,教師應當輔助學生改善學習意識,把被動式學習轉變為主動式學習,把學會學習改成我要學習。通過明確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目的,并滿足小學生的學習欲望,讓他們參與學習設計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來引起學生們的參與熱情,帶動課堂積極性,調節課堂氛圍。這樣就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們探究互動式的研究學習,進而提高課堂效率。
教師可以通過設置有趣的數學問題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通過巧妙的問答顯示,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教學活動中去,能夠自主探究數學問題并領略數學知識。數學活動能夠增強師生間的友誼,改善師生間尷尬的局面。當學生將學習興趣不斷投入,教師適時給予幫助,才能夠引領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數學知識相比其他學科來講較為枯燥抽象,所以教師在數學課程內容的設計上應當重視學生們的親手操作與實驗,加強學生的參與互動。如讓同學們將平行四邊形的模型抽拉成為長方形、菱形等活動,使小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無窮變化,真正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三、 設計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效率
數學知識的探索,不僅在課堂上,也在課堂外。教師應將有限的課堂時間轉變為無限的學習時間。通過引領學生在課堂上學習一些基礎的數學理論知識,增強學生動手實驗操作能力,在生活中能夠大膽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在數學教材內容的設計上也要注重創新,通過巧妙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符合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的發展需求,提出適合學生該年齡段的問題,才能夠不斷引起學生們對數學學習的重視度。
只有設計出適合學生學習的數學內容,學生才能夠學有所獲。在學習過程中不會有壓力,能夠得心應手地去掌握數學知識。才能夠幫助學生快速理解并梳理數學理論知識,迅速掌握并應用于生活過程中。
四、 聯系生活實際,豐富教學內容
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表現數學。教師應當根據小學生的生活實際狀況來制定相應的數學教學內容,通過提問生活中常見的數學問題,才能激活學生的參與熱情,引起好奇心,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認真地觀察周圍的事物的良好習慣。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充分領略數學知識才能夠學有所獲,才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于生活。
有趣生動的生活問題,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自信心。在生活過程中,學生們會遇到各類的數學問題,例如超市促銷、水電費繳費、銀行卡稅率等眾多問題。教師應當把握這些問題,抓住機會,積極誘導學生思考問題,豐富教學內容。
五、 加強測驗評價,引領學生成長
一個良好的開頭,也應該有一個完美的收尾,數學教師應當提出具體的解決措施及建議,評價學生解決數學問題過程中的表現行為,以及數學知識應用情況,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數學知識的魅力,也能夠明晰自身存在哪些缺點。教師應當對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予以肯定和贊揚,并將他們的試卷展示給其他學生參觀學習、相互借鑒。對于落后生的數學成績應當予以鼓勵和幫助,可以將優等生和落后生進行學習互助,增強學生間友誼,不斷提高學習興趣,增強課堂效率。
六、 抓住學習資源,做好情景預設
新課程改革也對數學教學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數學教師必須加強教學內容精簡,以最少的精力與時間獲取最佳的聽課效果。眾所周知,教師的舉動與話語都可能影響著事件的發生,所以教師雖然無法預測這些事件的發生,但是可以將細節部分逐漸放大,進而滿足全體學生的學習需求,我們必須養成一雙善于發現數學資源的眼睛,擁有強烈的資源共享意識,珍惜課堂上的資源,并及時加以應用和擴大。如可以利用多媒體、QQ、微信等平臺,使同學們能夠在這些媒體平臺學到更多生趣盎然的數學知識,進而輔助數學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隨著數學課程的不斷深入,教師教學理念與想法也發生一定的革新。教師應當抓住學習資源進行情景預設,積極促使學生參與數學活動,使學生的興趣得到進一步引導,從而改善課堂風貌。同時注重數學課堂的有效性,從課堂的情景創設入手,進一步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化需求,滿足學生的學習欲望,根據新理念大膽地進行數學實踐,在教學過程中精簡教學內容,發現并著手解決學生間的差距,從而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熱情,使教學效果最大化。
七、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教師可以突出學習中的重點與難點,明確教學目標,改善教學措施,利用現代化教學中的諸多設備與手段,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教師也應當根據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因材施教,通過各類有效途徑來發展學生主動學習,改善學習態度。使數學課堂上的每一分鐘,學生都能大有收益,并能夠在有效的課堂上獲取更多的知識,充分發揮自我的個人才能,在學會數學知識的基礎下,逐漸掌握知識應用知識,進而提高數學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陳永明,李龍飛.教師教育研究[M].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余文森,楊貝貝,劉冬巖.有效教學的基本策略[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3]陶行知.中國教育改造[J].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
[4]黃婧,李清婉.當代教師人格淺析[J].劍南文學:經典閱讀,2012(8):313.
作者簡介:蔡正瑩,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杏蓮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