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對中職教育的要求不斷提高,除了專業技能外,更加注重對學生文化課部分的培養,要求中職學校加大對學生英語的教學力度。但是由于中職學生本身所有的英語專業知識水平有限,導致他們在就業過程中,制約發展。本文以烹飪學為例,探討中職英語在就業導向下所面臨的教學改革,對中職學校傳統英語教學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進而提出優化改革方法,重點討論教師教學方式的改革以及學生對學習觀念的轉變,以此提高中職烹飪英語教學的有效性,為烹飪學專業的學生日后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英語教學;中職就業;教學改革;烹飪專業
一、 引言
隨著時代的進步發展中西方文化融合度不斷提高,中國餐館在世界遍地都占有一席之地,而中央電視臺所拍攝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更是勾起國內外人士對中國美食的關注。而我國有很多中職學校都開設了烹飪學專業,培養學生多方面技能,英語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門學科,烹飪學專業只有擁有較高英語水平的學生,未來會有更好的就業機會。所以,中職學校應加大對學生英語教學的培養,烹飪教師應探索如何讓學生將烹飪英語變成一種技能及能力,這些都是中職學校老師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 當前我國中職學校烹飪英語教學所存在的問題探究
(一) 教師方面因素
目前我國中職學校烹飪英語教學大多有兩種:一種是專業英語教師,另一種是烹飪專業英語教師。第一種英語教師,一般英語專業素養比較高,具備豐富的英語專業知識,但是他們對烹飪學并不是十分了解,這樣就導致在進行烹飪英語教學過程中,抓不到學生應掌握的重點,忽視了烹飪英語的實際應用。而第二種英語教師與之恰恰相反,他們具備良好的烹飪學知識,但是自身英語素質稍有欠缺,如此導致烹飪英語課就變成單純的烹飪知識課。
還有就是中職學校烹飪英語教學模式過于傳統,以教師為課堂主導,教師照本宣讀,學生只需要負責聽課,這樣既沒有達到英語教學效果也抹殺了學生們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們沒有真正了解學生們對烹飪英語所掌握的知識水平,只是一味滔滔不絕地講課,不注重學生們對知識的接受程度。
(二) 學生自身方面因素
目前很多中職學校烹飪專業的學生英語水平都相對薄弱,并且對英語學習興趣不大,單詞讀寫比較困難,這就導致教師在進行烹飪英語教學難度較大。烹飪專業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重技能輕文化,于是文化課成為學生們的煩惱,而英語更讓為學生們感到恐懼,學生們在上英語課時不知所云。
在中職學校烹飪專業的學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在學習觀念上有一定的偏頗,比如,烹飪只要求拿好菜刀就行,烹飪技能學好就行、或者認為在廚房里碰不到老外,因此學習英語是完全沒有必要的,這是錯誤的觀念,導致學生們對烹飪英語學習沒有興趣。
(三) 學校硬件方面因素
中職學校烹飪專業一般較為重視學生們的實訓培養,并擁有相當專業的實訓設備供學生們操作,但是對于烹飪英語課程,缺少專業的硬件方面設備。眾所周知,烹飪英語要以語音設備為學生們所用,但是很少有學校考慮到這點,這就導致學校在英語教學方面落后一大步。
社會和學校對于烹飪專業都開設了許多比賽,等級證書考核等等,烹飪專業具備完善的學科評價機制,反觀烹飪英語則缺少系統、完善的學科評價機制,這樣就導致教師對此課程的不上心,學生也比較松懈,最終讓烹飪英語學習僅僅變成一張期末試卷。
三、 以就業為導向探索恰當的英語教學方法
(一) 以崗位需求為基礎,重新開設教學主體
現如今職業教育的改革,要求教師們不能完全憑靠經驗對學生們進行傳統英語教學,學校應建設具備“雙師型”教師。以烹飪學為例,對烹飪英語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英語教學水平以及豐富的烹飪專業知識,這樣才能更好地對學生進行烹飪英語教學。并且烹飪英語教學不能只局限于課堂教學,應該向餐飲行業等工作場所發展,從而學生提高職業英語能力,以應對未來烹飪崗位中西化需求。
(二) 采取因材施教教學方式,實行分層次教學
烹飪英語教學教師應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做到因材施教。烹飪專業的學生專業知識基礎參差不齊,因此,學生們對知識的接受度也有一定差異。因材施教教學方式可以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力,在分層次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知識能力劃分小組,進行教學任務分配,讓學生們可以充分發揮各自的閃光點,消除學生們對學習的自卑感,這種教學模式會調動學生們對烹飪英語學習熱情。
(三) 多種教學法是穿插到烹飪英語教學中,優化教學過程
中職學校對于烹飪英語教學應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在烹飪英語教學課堂上營造和諧的英語學習氣氛,從而提高學生們對烹飪英語學習的熱情及動力。
對于烹飪英語教學,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法,比如:任務驅動法、情境創設法、主題教學法,這些方式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淡化英語教學的理論性,強化英語的應用性及實用性。通過英語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鼓勵學生們將烹飪任務與英語學習任務相結合,達成學習目標,這樣會刺激學生們英語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要知道學生們進行烹飪英語知識去交流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們真正學習到烹飪英語的知識,方便在日后工作中合理應用。
四、 總結
中職烹飪英語作為一門英語文化專業課程,對學生日后的就業方向具有良好的引導作用,但傳統的烹飪英語教學并不能被學生所接受,因此,各校應根據各自的辦學理念來探索適合的英語教學改革,進而提高學生們烹飪英語學習能力,以方便學生們日后更好地就業發展。因此,中職學校對于烹飪英語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全面改革傳統英語教學模式,以就業為導向,來探索新時代下符合烹飪英語的教學模式,培養出具備優秀語言能力的烹飪專業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吳曼華.以就業為導向開發中職烹飪英語校本課程——以廣州市某職業學校為例[J].瘋狂英語(教師版),2014,(04):120-124.
[2]吳冬琦.結合學生需求反思高職高專烹飪專業英語課程教學模式[J].高教學刊,2015,(15):109-111.
[3]韓梅.中職生基礎英語和烹飪專業英語銜接的個案研究[J].考試周刊,2010,(17):135-136.
作者簡介:邵明珠,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商業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