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和松
摘 要:新課標的實施對語文寫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對遣詞造句、謀篇布局以及情感表達等更加重視。初中語文寫作是教學的重點,主要考查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同時也對學生的聯想能力、觀察能力等提出一定要求。在整個語文教學中寫作是比較重要的部分,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重視寫作能力的培養成為當前教學的重點。
關鍵詞:語文;教學;寫作能力;培養
一、 引言
初中語文教學中,作文是必不可少的內容,當前很多學生對作文是又愛又恨,面對作文題目有千言萬語但是下筆時卻不知從何說起。為了提高初中生的寫作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加強重視,在不斷地實踐中總結經驗,采用有效的教學手段開展教學。
二、 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性
寫作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內容,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寫作能力是當前社會每個人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良好的寫作能力培養可以對學生的記憶能力、觀察能力、思辨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表達能力都進行有效鍛煉,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同時寫作能力涉及學生發展的不同方面,所以也成為檢驗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內容。通過對一個人寫作能力的檢驗可以看出這個人真實的學習水平,所以寫作在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初中階段是教學的關鍵時期,加強對初中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可以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三、 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 缺乏對寫作素材的積累
作文水平的高低受學生認知水平的影響,初中生生活經驗不足,缺乏生活素材積累,在認識事物時一方面通過日常生活的觀察對各種事物進行了解,另一方面通過閱讀、網絡、電視等間接的渠道認識社會,從而獲得一定的社會生活經驗,從而在情感上得到補充。但是在實際學習和生活中很多初中生對日常生活缺乏仔細觀察,尤其是當前信息化水平快速提高,電子產品給人們生活和學習帶來極大影響。生活步伐的加快,導致很少有學生靜下心來認真地觀察生活,品位生活,并且擠出大部分時間進行文章閱讀等活動。當前初中生對知識積累比較匱乏,導致對事物的認知比較淺顯,從而影響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寫作成為學生面臨的又一大難題,嚴重影響了初中生的寫作質量和寫作水平。
(二) 審題構思上存在片面性
在進行作文寫作過程中,審題是否準確、對材料運用是否合理、文章結構設置和語言表達是否科學是影響作文成敗的關鍵,尤其是審題的準確性在寫作中發揮重要作用,是構思和結構設置的前提和基礎。新課改的實施要求初中作文寫作應當符合題意,所以如果學生在寫作之前審題不準,將直接影響后期的創作。當前在實際教學和寫作過程中,很多學生在作文審題方面存在片面性,容易出現偏差或歪解題意,從而導致作文內容與題目不符情況的出現。另外還有部分學生在審題過程中思維定式比較嚴重,在實際寫作中不能以聯系的眼光看待問題,從而導致內容比較狹窄。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重點強化學生的審題能力培養,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四、 初中語文教學中寫作能力培養對策
(一) 培養學生的命題能力
在作文寫作過程中命題作文是寫作中的一種形式,近年來話題作文出現頻率逐漸增加,在這一趨勢下,培養學生的命題能力勢在必行。為提高寫作教學質量,在教學中教師首先應從學生的興趣出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欲望,增強學生的想象能力。因此,在教學中可以從命題作文寫作著手。比如在學習人教版語文教材中的《濟南的冬天》這一文章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針對作者的寫作內容,為其換一個題目,要求突出文章主題,學生會對文章進行更加深入的學習,并根據自己的理解確定題目,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題目,進行評價,從而為學生講解如何進行命題。在經過一段學習后,教師可以更改內容,或者根據社會現象或日常生活內容,讓學生擬一道作文題目。從命題著手,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興趣,學生得出結果的速度也比較快,從中教師可以發現有價值的題目,并以此為題目要求全體同學進行寫作訓練,一方面能提高出題學生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還可以激發是其他學生的競爭意識,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從而提高初中生命題能力。
(二) 加強閱讀教學
在寫作過程中缺乏有效素材是限制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也因此導致學生的寫作興趣逐漸降低。在寫作過程中如果文章內容沒有自己的思想和見解是無法滿足寫作要求的。所以要想豐富初中生的寫作水平和能力,就要在日常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廣泛閱讀,并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
比如人教版教材中《春》這篇文章對春天的描寫非常形象,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加強對文章寫作手法的介紹,同時引導學生對本篇文章熟讀或背誦,將文章中寫得非常好的句子摘抄下來,在以后的寫作中進行模仿或者引用。除了在對教材內部的文章進行閱讀教學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加強對課外內容的閱讀,比如學習完這篇《春》的文章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搜集其他的關于描寫季節或者景觀的文章,發現其中有效素材并做好筆記,在課堂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分享。這一教學方法有效調動學生的參與性,同時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為寫作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
(三) 鍛煉學生的說話能力
寫作就是把你想要說的話以書面語的形式寫出來,所以學生的寫作能力也與學生的說話能力有直接關系。所以在教學中為鍛煉學生的說話能力,可以在日常教學中設置問題,讓學生進行回答。為保證教學效果,教師應當擺脫傳統教學模式中的提問形式,在提問前可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說話和表達氛圍,同時還可以開展讓學生主動說話的語文活動等。
比如可以在班級中組織“成語接龍”“詩歌背誦”“普通話演講”等活動,這些活動擺脫傳統教學提問問題的嚴肅性,學生可以更加放松地參與到互動中,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在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不斷深入下,激發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讓學生積累更多的知識和寫作素材。在組織這些活動時,教師對學生的表現情況進行觀察和總結,對表現良好的同學給予獎勵和表揚,針對表現比較差的同學可以引導其多加學習和閱讀。說話能力鍛煉是一個長期過程,教師應當定期組織,從而激勵學生不斷學習。良好活動的開展不斷鍛煉學生的說話能力,同時使學生的膽子也越來越大,臨場表現能力越來越好,講話更有條理,語病也逐漸減少,寫作素材逐漸增多,寫作水平得到明顯提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