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標準環境之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形式發生了較大變化,為了對學生的數學思維以及探究能力進行培養,需要教師改變教學方式方法,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給學生學習其他復雜數學知識打下基礎。基于此,本文對新課標下初中數學探究能力的培養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數學探究;能力;培養
新課標之下對初中學生進行探究能力的培養不再是讓學生背誦公式,套用公式,而是讓學生親身體驗數學學習學習的興趣,探索出更加廣闊的教學空間。這個過程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學生將從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中解脫出來,轉變為主動學習數學。因此說,探究能力的培養是學生轉變學習方式全面發展的重要學習方法,以下對此進行分析和研究。
一、 數學教學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數學本身是一門可探究的學科,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對學科做好細致研究和分析,采用積極的措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有探究的欲望。以此使初中數學教學活動可以有效開展。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獨立性思想,同時處于青春期,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興趣非常廣泛,對數學問題也有自己的見解,那么在此過程中,新課標下開展數學探究活動還需要從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興趣入手,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不斷增強學生的數學探究能力。
例如,在學習《反函數》的過程中,教師按照學生的差異性、不同學生的不同理解能力給學生創建不同的問題。設長方形的長、寬分別是x、y,長方體體積為90立方米,高為9厘米,請求出標識長方體長、寬、高的函數關系。在這道題目當中,通過問題創設的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討論當中,進而得出結論。不同學生對問題有不同的見解,因此討論、探究的形式可以給學生不同認識,在此過程中讓學生學習數學更具有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后續學生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 課堂教學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對數學問題有了探究興趣就可以不斷提升探究能力,教師可以通過數學定理的講解以及數學知識的探究等使學生認識到公式運算法則等的產生過程。初中階段的學生還需要對知識進行深化理解,教師使用有效措施加以引導,學生在一定情境之中能夠了解知識的背景,觀察有無變換過程,給學生更加廣泛的探索空間,促進學生數學問題的解決,強化學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學習《勾股定理》的過程中,教師首先介紹勾股定理的由來和基本使用情況,讓學生清楚勾股定理是如何在生活中加以運用的,在我國經濟發展以及生活中起到了哪些作用。激發學生的內心熱情,讓學生對數學學習更具有鉆研興趣,充分利用教學工具啟發學生的多方面思考。在數學教學上還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學生可以用勾股定理解決實際數學問題,再去深化勾股定理在其他環境中的運用。
在教學反饋當中也能夠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新課標中數學教學已經明確規定要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一定要關注學生的數學探究能力培養。教師除了課堂講解還需要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讓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充分思考。探究的過程也是認識自己不足的過程,因此切入點的尋找和建立十分關鍵,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和探究能力的提升有著較大的作用。
三、 拓展思維,主動探究
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至關重要,數學是學生學習的關鍵科目,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內容,無學生參與的數學課堂就是一潭死水,只有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究,課堂才能夠異彩紛呈。在自主探究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有強烈的數學體驗,通過自己的認識、了解去引導學生關注更多數學知識,理解各個要素之間的聯系。初中數學一些題目的設置非常復雜,那么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鼓勵,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通過集體智慧解決數學問題。新課標要求下的數學課堂涉及較為廣泛,學生除了要學習一定的知識之外還需要充分利用課堂資源,拓展自己在數學學習上的空間。教師使用一題多變的形勢拓展學生的思維。
例如,已知a-2b=5,ab=8,求出4a-b的值。從這個題目當中可以按照配方法求數值得出結果,也可以按照方程的形式求解??傊煌}目有不同解法,學生可以進行探究然后獲得結果。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新課標下初中數學探究能力的培養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初中數學是學生思維能力探究能力提升的關鍵時期,因此教師在此過程中要給學生創建學習的氛圍,要讓學生能夠體驗到數學探究的樂趣,拓展學生數學學習空間。
參考文獻:
[1]陳茹.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4,14(18):156.
[2]葉珂,胡典順.PEP與MAC教材中數學探究的比較——基于初中“圖形與幾何”內容[J].數學通報,2017,56(2):5-10,29.
[3]周大眾,廖冬梅.初中數學以惑為誘教學方法探究[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4,30(1):78-81.
作者簡介:
孫全國,湖北省武穴市,龍坪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