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生為本”教學理念的提出,傳統注重理論知識傳授的教學模式正逐漸轉變為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更加注重課堂上的師生互動。師生互動教學模式是教師與學生進行思維的互換與情感的交流,可以使教師更加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從而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重難點教學的劃分,學生憑借師生互動可以從教師那里得到相應的反饋,從而發現自己的錯誤和不足之處,及時進行問題的解決并從學習迷途中走出來。高中生由于學習壓力大,很少與教師進行溝通,這就要求教師利用課堂時間進行師生互動,及時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本文結合我多年的高中英語教學經驗,對如何利用高中英語課堂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的教學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高中英語;情感交流;教學策略
在以往的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總是以一副冰冷的面孔傳授學生相應的英語知識以及進行英語習題的解答,學生在壓抑的教學氛圍下只能感受到學習任務的繁重,體會不到學習英語的樂趣,教學效果自然而然地大打折扣。由于缺乏師生的互動,學生的問題以及教師的教學問題得不到相互的反饋,使得教師與學生在教學中的隔閡越來越大,教師認為是學生不夠努力,學生認為教師教學教方式不佳。學習英語需要一個積極的學習情感,只有在學生與教師的不斷交流中學生才能更好地學習英語,教師才能進行更好的英語教學。教師要將情感滲透到教學過程中,用情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線,讓其成為課堂教學中的精神靈魂,讓學生能體會到英語的血肉,使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更加牢固、更加透徹。
一、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成為學生的朋友
教師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教師首先要在學生的心目中樹立一個平易近人教師形象,讓學生覺得自己容易接近,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愿意與教師進行情感交流。在以往的高中英語教學中,有些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學生只有在上英語課的時候才能看到教師,而且教師在課堂上總是很忙的樣子,匆匆將教學內容講完,又匆匆離去,在教學過程中仿佛是一位面癱患者,一副嚴肅的樣子永遠不變。學生覺得教師不可親近,甚至有問題都不敢當面提出,學生又怎敢與教師進行情感交流。教師的這種教學精神面貌嚴重阻礙了師生之間的交流,是學生接近教師的最大阻礙。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首先要一改以往的教學風格,在課堂上營造一種歡快輕松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能夠全面放開,敢于展現自己的個性,此外,多多關注學生,對學生示意關懷,讓學生能夠體會到教師的熱情和對自己的關心。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用一些幽默詼諧的言語調動課堂氛圍,或者是在講課過程中適量穿插一些英語幽默故事,吸引學生聽課的注意力。比如:教師可以在每節英語課上課之前,進行一些幽默的獨白或者是讓學生講故事、唱歌,全面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教師也可以借助多媒體進行英文歌曲的播放,當然選取的音樂一定要符合學生的興趣特點,例如《Every time》《Girl in the mirror》《We are one》;教師可以優化自己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與教學內容有關的英語電影,讓學生感受非一般的英語教學體驗,刷新學生的英語教學觀,讓學生喜歡上英語教師,愛上英語教學。此外,教師要注意自己在課堂上的角色定位,新課改教學理念指出:教師在課堂上是學生的指引者和引導者,學生才是課堂上的學習主體,因此,教師要扮演好自己“指路人”的角色,對學生進行啟發式教學,讓學生獨自完成學習以及思考。
二、 挖掘教學內容,將情感注入教學中
在高中英語教材中,所有的英語文章都是相關的學者、專家經過認真斟酌、推選的,都符合當代學生心理認知的特點,涉及的英語知識比較全面且包含學生感興趣的時代元素,而且文中所傳遞的一些情感對于學生的教學十分有利。因此,教師可以對教學教材進行深度挖掘,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聯系教學內容再結合自身實際去思考,升華學生的思想,在傳授學生相關英語知識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比如:在《Astronomy·the Science of the Stars》這一課時講解時,我借助多媒體網絡資源搜集了太空登月以及關于我國神州系列飛船飛上太空的資料,在講課之前我首先給學生播放了相關的太空視頻,引領學生進行遐思,此外,我又播放了神州系列飛船的辛酸歷史,以及當人們看到神州系列成功飛升的激動場面,讓學生體會到現在美好的生活來之不易,激發學生的國家歸屬感以及民族自豪感。在此基礎上我對學生進行了一些英語問題的提問:Do you know who the first man on the moon was?并讓學生進行相關的討論與交流,讓學生進行相關英語知識的掌握。再例如《The Olympic Games》這一課時講解時,我搜集了我國申奧歷程和建立鳥巢舉辦奧運會的相關資料,我在課堂上進行了當宣布中國獲得了奧運會的舉辦權時視頻的播放,讓學生體會到當時國人內心激動的愛國情感,幫助學生激發自身強烈的愛國情感。
三、 組織學生進行教學活動,使學生積極參與情感交流
單一地依靠教師的調動,學生全面參與教學活動中的可能性較小,因為教師畢竟是一個人,不可能完全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需求,因此,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更多的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中進行情感的交流。教師可以依據教學內容,聯系學生的興趣特點,進行教學活動的組織,讓學生樂于參與、主動參與、深度參與。而且教師也要積極參與學生之中,不可以做一個看客,因為如果教師不參與其中,在教師的注視下,有些學生不能全面展現自己的個性,教師也無法全面了解學生。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英語辯論賽,自己充當裁判和主持,全面掌控辯論局面,注意觀察每一位學生,對學生示意微笑進行鼓勵,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教師還可以以《Self cognition》為題,讓學生用英語進行一場自我介紹,這樣可以促進學生對彼此的認識和了解,教師可以從中觀察出每一位學生的性格特點,以便于以后的情感交流。
四、 結語
總之,高中生即將面臨更深層次的教育和踏入社會,其人生觀、世界觀關系到學生以后的發展,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多與學生進行互動,進行情感交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甘學華.動之以情 以情促教——淺談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學周刊,2016,13(5):61.
[2]謝尹.淺談情感教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中華少年,2017(1):00218.
作者簡介:
張瑜,福建省南平市,南平市光澤一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