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時期教育的不斷發展,新課標改革中對于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提出了較為嚴格的要求。針對于此,從事于數學教育的教師需要運用多種方式來全方面地提升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所培養出的思維能力,把被動教學轉化成主動教學,著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從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達到課改的預期目的。
關鍵詞:初中數學;思維能力;教學
在培養學生逐漸形成數學思維能力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跳出課堂,進行自主學習并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學生在數學思維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時,可以增強其自主學習觀念和團隊合作能力,而要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則需要教師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適當地引導,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當中去,從而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達到最大限度地提升,以便達到教學的預期目標。
一、 以學生為主體,調動課堂積極性
(一) 利用討論學習,調動學生積極性
數學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是一門開放性較強的學科,它緊密地聯系著學生的生活,與此同時它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思維能力與思辨能力。所以要想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首先必須提高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而對于如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采取讓學生事先對教學內容進行自主學習,并且自主地進行深入的思考與研究,然后分小組進行討論,解決其中的問題,最后小組成員在班級中進行展示與總結,教師可以在各小組之間進行觀察與傾聽,并適時地提出一些自己不同的意見,引導學生逐漸完成教學任務。這樣不僅能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與口頭交流能力,還會使學生的積極性得到普遍提高,讓每一名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二) 建立民主氛圍,引導學生學習
教師應在課堂上建立良好、民主的學習氛圍,與學生們一起參與到課堂當中。對此,教師應改變以往講解者的身份,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深入學生的內心,調查學生的想法并且想學生所想,按照學生感興趣的方向,精心設計每一次的課堂教學,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們的積極性得到普遍提高,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同時也有利于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友好合作的關系,讓課堂氛圍不會一直處于較為壓抑的狀態,使學生們樂于學習并且善于深入地思考問題。從而在根本上使學生們的數學得到增強,數學思維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二、 家校緊密聯系,營造數學氛圍
對于現階段興起的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它能有效提高學生們對數學學科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們做到思維與興趣同步發展,這是現代教育體制改革后所出現的一種新型教育教學模式。但是針對于初中數學教學,如何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們學習數學的效率,成為了現階段數學教育教學的主要問題。針對于此,教師們應做到家校緊密聯系,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據實驗調查表明,在教師通過變換各種方式提升學生們的數學思維能力時,家長們在其中所占據比例也較大,教師應與家長們取得長期的聯系并且實時與家長交流學生的課堂表現,并提出教育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與家長商量解決對策,教師還可以和家長討論家校合作,共同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方法等問題。處于初中時期的學生正是思維發展的重要時期,所以對于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最為重要的時期便是初中學習階段。而作為一名初中的數學教師,需要做到的便是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從而從側面使他們的數學能力得到提升。
比如:教師可以通過與家長之間的交流,建議家長在家庭中創造一種良好的數學學習氛圍,讓處于這種氛圍中的學生能更好地進行思考與學習,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效率得到提升。還可以建議讓空閑時間比較多的家長和孩子一起討論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一起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法。通過這樣的家庭教學方式,不僅使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系得到進一步改善,還可以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升,從而使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增強。
三、 設計教學方式,提升學生思維能力
(一) 改進教學方法,促進學生思考
針對于在數學教學課堂上提高學生們的數學思維能力,作為一名從事于初中數學教育的教師,適當地改變教學方法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師需要在課堂上圍繞著與授課內容相關的話題,對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進行開放性地思考。比如說在學習二次函數時,教師可以利用以前學習的一次函數等,促使學生進行一系列的聯想,從而創造出類似學習的方法,教師可以在其中扮演引導者的角色,提出一些建議,讓學生進行深度地思考,可以利用函數的圖像來編出一系列的舞蹈動作來學習和記憶二次函數,或者是通過類比法來學習等等。
(二) 確立學生主體,提升思維能力
長時間的實驗研究表明,在教師進行課堂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主思考和討論來學習數學比教師直接通過講解以便達到教學目標會更有效率,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也會普遍偏高。因此,教師需要讓學生作為整個課堂教學中的主體,讓他們學會自主地思考問題,使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最大限度地提升,從而讓學生也能以最大限度提升自身的數學思維能力。教師需要采用一種較為靈活的教學方法,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將自己的學習任務做到最好,并且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自主發現知識和思考學習過程中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并且教師在教學中能夠和學生進行更多的互動與交流,使學生與教師之間形成一種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總而言之,在數學教學課堂中對學生們數學思維能力的提高,需要通過家校之間的共同努力合作,而教師則需改變以往講解者的身份,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作為一名引導者為學生們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進行自主地學習,并且能自主地深入思考問題,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計劃,使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顯著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孫煥昭.新課改視野下初中數學教學的創新[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4).
[2]賀粵湘.初中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4(3).
作者簡介:
朱明芳,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第三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