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改革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升,人們已然不僅僅局限于對物質的追求,更注重精神的追求。而在此過程中,人們逐漸追求高中文化教育,特別是高中化學教學。化學本身就是一門自然科學類學科,根據在分子以及原子方面探究物質的結構、公式、體系等,通過化學規律來創新事物。學習好高中化學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不可忽略的意義。根據對高中化學的意義以及課堂教學現狀展開分析,以生活化教學為出發點,對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教學進行了實踐和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策略幫助高中學生提升學習能力。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實踐;思考
生活化教學指的是把教材內容投入于實際生活環境中,進而激發學生的生活主觀能動性以及認知欲望,讓學生在生活中獲得學習的真諦,在生活中陶冶化學情操。實際上,生活中處處透露著化學的影子?;瘜W的規律往往呈現出人類生活中所觀察到的各種物質組成以及反應規律等。所以在高中階段開展化學課程時必須重視教學的改革創新,順應新課改的要求,構建生活化教學,深化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認識。與此同時,生活化教學同樣可以運用于其他的科目,比如語文、數學、生物、英語等課程。知識來源于生活,教育工作者在進行教學過程中必須將實際生活和教材內容融合在一起,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一、 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含義
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指的是教育工作者在實施教學任務時,把基礎知教授給學生的同時,正確指引學生將周圍所熟悉的環境聯系在一起。例如可以以實際生活中我們所熟知的常見現象為出發點,又或者可以以實際生活中一些疑難事例以及學生感興趣的案例為出發點,讓其成為教育工作者和學生進行互動的重要探討素材。與此同時,教育工作者必須正確指引學生自主探究,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并提升學生的解析問題能力。
二、 目前高中化學教學現狀
目前,在高中的化學教學中仍然以課堂教學為重要途徑,相關化學教育工作者還是在沿用以往陳舊教學中的滿堂灌教學模式進行授課,這樣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受應試模式的影響,教育工作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應試教育,在日常授課中所教授的知識大多數以提升學生學習成績為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化學與生活的關系?;瘜W的課程整體的知識以外,還肩負了大量的教育任務,其中涵蓋了學生的認知能力、適應能力以及責任感等,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實際的化學教育中,必須重視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不斷反思自身教學模式,創新改進教學方法。但是在一部分高中化學教育領域中并沒有充分地融入生活化選取,教育模式枯燥乏味,教育工作者的教學方法單一,重視學生對化學公式以及規律的死記硬背,背離了生活實際,這些不利于學生的發展。
三、 有效地促進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將生活化情境融入教材內容中
為了進一步提升高中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進一步掌握并了解化學知識,運用化學知識來詮釋生活現象,處理生活中有關的化學問題,相關化學教育工作者必須改進教學方法,融入全新的教育觀念,全身的投入生活化教學中,從而深化學生的學習,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綜合發展。
1. 利用生活常識正確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學習
高中化學教育工作者必須根據實際生活來正確引導學生學習化學知識,運用化學知識。例如在學習有關于一氧化碳的知識時,可以利用實際生活中的案例來深化學生的認識。案例分享:某家因為忙于工作,早晨做完早飯后忘記關煤氣,從而自己家中一名熟睡的女孩中毒身亡,知道這件事情的街坊鄰里既可憐這個女孩,又在議論紛紛,有的人說這個小女孩真的很可憐,就這樣被毒死了,在睡覺之余應該可以聞到煤氣味道,如果可以及時發現,并讓其呼吸新鮮空氣;還有的人說,這家的家長真的很無知,應該防患于未然,在室內放置兩桶水來吸收毒氣。講解完這樣的案例后,教育工作者可以提問學生:你們認為他們說的話正確嗎?引發學生自主思考,積極發言,然后教育工作者在此背景下進行整理,加以糾正。正確深化學生的對知識的認識。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下接受知識的教育,并根據這些真實的案例來分享給學生,讓學生了解生活小常識,以便于學生在未來的生活中遇到類似的問題能夠正確找到解決方案,防止事故的發生。
2. 利用實際生活中的主觀現象把化學知識形象化
化學規律一般是根據微觀的原子和分子來詮釋的,其內容較為復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常會遇到一些問題,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讓學生產生了抵觸心理,長此以往,就會降低課堂教學效率,阻礙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高中化學教育工作者必須利用實際生活中的主觀現象來構建具體的化學知識點,深化學生的認識。例如在學習有關于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相關的化學內容時,關于知識點,教育工作者可以為學生創設比喻句課堂教學模式:在此內容中,將能量較為薄弱的電子比作為小鳥兒,飛翔能力較為低下,只可以在距離地面較低的地方飛翔;將能量較強的電子比作為雄鷹,其飛翔能力強大,能夠在距離地面很高的位置飛翔。其實這個比喻和我們學習的內容是遵循一樣的原則的。利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實現化學生活化教學。為未來的化學教育事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3. 把生活現象融入化學實驗課堂教學
高中化學教育工作者在進行課堂授課過程中,可以利用周圍一些較為熟悉的生活現象融入化學實驗室中。例如較為簡單的,平凡的釘子在水里生銹,將它和涂抹油漆的釘子生銹現象展開對比實驗,引導學生一起參與實驗過程,鼓勵學生自主實踐,觀察實驗所驗證的現象,然后歸納整理重點實驗知識,讓學生自主整理生活規律,深化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在此過程中,不但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自主探究習慣,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4. 將化學教學情境生活化
化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開設化學課程,必須融入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況,以學生的實際生活閱歷以及認知能力為原則,為學生營造生動形象的課堂氛圍。這也清晰地展現出高中化學教學不可以在沿用傳統教學模式,填鴨式教學模式已然不能順應新課程改革需要,必須重視教學模式生活化,必須將生活化元素融入課堂教學中,讓課堂教學更加具備真實性。教育工作者可以鼓勵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多多觀察生活現象,然后可以在課余時間動手制作一些簡單的化學實驗,或者是可以借助圖書館搜集一些趣味性的化學教育家的相關信息以及化學相關課外知識,這些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都有著不可忽略的作用。例如就上文提及的一氧化碳來分析,在學習相關的有毒性和可燃性知識時,教育工作者可以為學生創設想象空間,讓學生回憶實際生活中的事物,并讓學生利用相關新聞來進行相關知識的了解,深化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又比如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據講解原理和預防技巧的闡述,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理解化學的價值和重要性,進一步讓學生學會利用化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
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化學是人們用來認識世界,改進世界的重要方法。作為一門有著深厚歷史且有活力科目,它的成就是社會文明的主要代表。在進行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化學教育工作者必須重視創新改革教學,引導學生融入自然生活,將化學和生活有效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生活中探索化學奧妙之處,從而以全新的視覺去理解化學規律,處理實際生活問題。
參考文獻:
[1]江霞.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研究與實踐[D].蘇州:蘇州大學,2011.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3]李永紅.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實施情況調查及實踐[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9.
作者簡介:柳芳玉,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浦城縣仙陽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