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瑩瑩
[摘要]以多媒體技術和高速網絡化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正在改變人們的學習方式、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也影響教育走向個性化和網絡化,為學生的學習方式帶來了巨大變革,為自主學習的實施提供了有利條件,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提供有效途徑。
[關鍵詞]信息技術;自主學習;培養
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社會,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技術支持和有利條件。因此,信息技術環境下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促進個體的積極發展,顯得尤為重要。作為教育工作者,應根據新理念,引導學生走出過去的傳統課堂,充分利用和開發校內外的各種課程資源,開展自主性學習,而這一切都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
一、自主學習及其意義
我們正處在一個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社會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和進步的時代。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在教學領域有著廣泛應用,并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現代社會的需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能優化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學效率,而且有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自主學習是指較少依賴別人的幫助而自己可以進行有效的學習,這是一種綜合性的能力,包括自覺主動的學習積極性、獨立學習的方法和技能、獨立學習的習慣和探究性的學習能力?,F代信息技術中的多媒體教學系統,具有信息的集成性、人機交互、實時反饋等特點,可以建構新型的教學模式。通過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實驗,能激發學生質疑探索,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分析問題,并能及時反饋調節,引導學生善于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判斷推理,有效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二、培養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和通訊技術日益得到廣泛的應用,自動化程度日益提高?,F代教育技術經由多種媒體優化組合的通道進行,運用多種媒體刺激學生,達到試聽結合、圖文并茂的效果?,F代教育技術是多元發展的,為人們提供不同層次、不同形式、不同規格的教育,以滿足學生學習的多種需要。現代社會科技迅猛發展、知識劇增,學校的學習只能選取最基本的知識教給學生,而源源不斷的新知識只有靠學生自己今后進步一學習,所以,當今社會更需要具有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創新人才。
學習是獲取知識的過程,學生不能只是被動地接收教師單向的傳授,其獲取知識的多少取決于學生自身的加工能力,而不取決于他們記憶和背誦教師講授內容的能力?!敖虒W生學會學習”已成為各國教育的熱門話題,學校應都學生怎樣學習,這比我們學習什么要重要得多。要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重視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以及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當前課堂教學的一項重要改革。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的研究起步晚,探索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課堂教學是很有必要的。
三、現代信息技術有利于學生形成和發展自主學習能力
信息技術在教育活動中的廣泛運用,可以拓寬教育教學思路,可以拓寬教師和學生的知識面,可以促進教學方式的改革。更為重要的是,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把教材變為學材,課堂超級開放,借助多媒體設備,可以開展豐富的教學活動,能更好地呈現學習內容,有效提升學習效果?,F代信息技術為構建新型教育模式創設有利條件,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出現,使教育領域中應用的媒體也得以迅速發展,以計算機為主的多媒體教學系統無論從教學內容還是從教學手段上,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都具有巨大優勢。在多媒體網絡教學環境下,為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造了有利條件。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改變了學生認識事物的過程,改變了某些教學原則,改變了教學內容和教材形式,改變了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材三者之間的關系。計算機在學校的使用,更利于學生的自主探索學習,培養學生更好地形成自主學習能力。
對于教師而言,信息技術不僅是教師傳授知識的工具,而且是服務于學科教學的良好工具,是提高教育教學活動效率的工具。對于學生而言,可以拓寬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圍,豐富信息資源,為個性化、自主及交互式學習提供平臺。從總體上看,將信息技術與課程融合無疑是未來教育教學中占主導地位的課程學習方式之一,將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的主要方法,因此,倡導和探索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過程的深度融合,是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的必由之路。
四、信息技術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的作用
第一,適時引導,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在學校中,教師應為學生提供或建議一些可以幫助他們完成任務的資源或方法,然后告訴學生要求,從而引導學生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也就是說,要讓學生改變傳統的學習方法,主動地利用網絡信息資源進行自主學習,這樣學生學到的就不僅僅是知識,還有學習的方法。網絡信息化時代給我們提供的良好學習條件不可否認,但我們也不能一味地否定傳統的教學觀念、手段和方法,傳統的東西不乏有落后的成分,但更不乏經典性的內容,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揚長避短。另外,我們在培養學生對網絡產生興趣的同時,要適時引導,不能讓學生脫離教師而單純與機器交互學習,我們要擔當起管理者、監督者、組織者與咨詢者的角色。只有充分體現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教育教學質量才能得到更大的提高,也才能充分體現出網絡多媒體在教育教學中的真正意義。
第二,運用信息技術的豐富資源拓展學生思維。我國的傳統教育注重知識的灌輸,使學生學習的后勁不足,也就是自主學習能力欠缺。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通過使用互聯網,可以使學生接觸科學前沿,培養他們敢于創新的意識,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維能力。學生可以通過信息技術來檢索自己想要探究的問題,同時信息技術還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其豐富的學習資源是學生學習的巨大財富。多種資源媒體的容量很大,沒有任何一本書可以相媲美。另外,信息技術能夠為學生提供交互式人機界面,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實現探索式、發現式學習創造有利條件,對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第三,有效整合資源,為學生學習提供網絡學習環境。信息技術課程的內容涉及面廣,和各個學科的知識緊密相關,脫離學科教學的信息技術是蒼白的。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體現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一種資源,它是豐富的,包羅萬象的。如果和各個具體學科整合,可以生長出許多問題,讓學生去自主探究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充分的學習選擇自主權,將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使學習更具針對性和選擇性。在此基礎上,再利用網絡幫助學生拓寬視野,提供大量的相關信息和搜索引擎進行自主學習,以滿足學生的學習欲望。在這一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通過小組合作、說演結合等,加強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使學生在合作、交流、探究式的學習方式中掌握所學知識,培養學生利用網絡信息技術進行信息交流、協作、探究和最終分享信息的能力。
現代信息技術改變了傳統的教學和學習方式,學生可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平臺和廣泛的信息資源,通過對信息資源的收集、發現、創造和展示等,進行更為有效的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習成為一種開放高效的學習。自主學習方式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的自主探究和自主思維能力得到提高,可推動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使學生得到全面而具有個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竹建英,楊自力.論新課程背景下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J].新課程研究,2006,(06).
[2]徐勇鵬.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6,(01).
[3]王昕.自主學習助力可持續發展型人才的培養[J].中國市場,2013,(41).
(責任編輯 馮 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