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蕾
[摘要]新課改下,美術教材與課堂氛圍的靈活運用在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應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注重新穎的教學方法與多元化技術的課堂整合。為學生創設愉快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通過自主性學習和合作性學習,使學生對學習、生活產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培養學生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和追求。
[關鍵詞]美術課堂氛圍;小學生;情境創設;創新意識
畢加索說過:“我是依我所想來畫對象,而不是依我所見的來畫的,繪畫的技巧成分越少,藝術成分就越高 ,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問題在于你長大成人之后是否能夠繼續保持藝術的靈性,繼續努力地創新……”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必須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如何依據學校的條件來表現其特色優勢,讓學生學好美術課,這就需要教師改變以往的課堂教學模式、方法和手段。在每一位老師的心里,學生們如同小小的太陽,每個人的身上都散發著不同的顏色。低年級學生的腦功能發育處于“飛躍”發展的階段,他們的大腦神經活動的興奮性水平較高,表現為既愛表達又愛動手操作的階段。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之間彼此的了解和配合很重要,教師在備課、授課時選擇的教育教學方法至關重要,可以用貼近兒童思維的、活潑的方式來達到教學目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起初,在我接手一年級學段的美育工作時,對于初入校園的小學生比較活躍,我使用教鞭敲擊講臺的方法讓學生安靜,可是治標不治本,若干分鐘以后還是有個別的學生不自覺的分散注意力。那么,教師應如何提高美術課堂氣氛與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呢?
一、美術教材與課堂氛圍的靈活運用
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在美術教學中營造靈活的課堂氛圍尤為重要。教學中教師可采用游戲、律動等活動,讓學生在教學中學習、在教學中實踐、在教學中感受美。我發現把學生們喜愛的游戲、律動引入美術課堂教學之中,不僅能增加和活躍課堂氣氛,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增強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游戲教學能使學習過程變得輕松活躍,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能促進學生不斷地學好新知識、新技能,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在美術課《手影戲》的教學中,教參中教材分析是利用自己的小手來表現書中各種各樣的動物和人物,其中還有拍手動作,大大的手,用力的擊掌。課上,我帶領學生以分組方式、男女方式、奇數偶數方式分部進行時,學生們被帶動得哈哈大笑,輕松自由的氛圍由此誕生了,我從中受到了啟發,繼而讓學生創新模范動作,教師即興唱起了那首孩子們都會的歌曲《請你像我這樣做》,邊唱邊做不同姿勢。在提醒學生課堂鈴聲響,做好上課的準備的動作時,學生們也開心的照做了,偶爾有孩子忘記了忍不住出聲,我會沖他眨眨眼,做個將嘴巴緊閉的動作,孩子就會心領神會,緊緊的閉上小嘴巴,表示出靜悄悄的動作。這樣的方法既符合低年級兒童的心理,也為課程的滲透起到了鋪墊作用。因此,我們教師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美術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營造一個輕松、自由的創作氛圍,讓學生在輕松、無拘束的氛圍中大膽想象,無拘無束的表達自己內心真情的實感,努力調動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打開學生的創作思路,豐富學生的表現形式,激發學生探索和創新的欲望,引發更深入的思考。
二、請為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一年級孩子剛從幼兒園升入小學,他們的課堂注意力基本只有10至15分鐘。他們的形象思維仍占主導,邏輯思維不發達,很難理解抽象的概念。如何激發和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成了低年級教學中的重點。每次上課之前,我總想方設法從課本中找出一些有趣的形象思維的東西來配合教學。比如,學習關于“粘土”造型領域這一課時,課前,我播放了一小段的視頻,視頻動畫中高大聳立的巨人給孩子們一個深刻的印象,隨之在制作中,學生們動足腦筋,巧妙的運用顏色和形狀。他們用稚嫩的小手創造出許多可愛的造型,有的學生還能夠根據自己的作品編輯有趣的故事。在講評的時候,我尊重學生們的審美與人格,以朋友的身份走進學生并及時給予他們鼓勵和贊許,對于個別制作精細且因時間不夠,而未完成作品的學生,我會用手勢來加以表揚,然后征求學生下節美術課是否能給大家一個與眾不同的驚喜?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我總是鼓勵學生用“不斷創新”的方法進行作品創作,即在創作時,課本范圖、教師范畫只作參考,樹立學生“時時創新、周周新作”的創作信心。例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冊《五彩的煙花》《美麗的印紋》《魚兒游游》等課時,我講解了有關鮮明色、拼貼的畫的設計制作知識,讓學生欣賞了教師的范畫和課本范圖,同時,要求學生做作業時,要盡自己的能力,盡可能不要出現重復照搬、雷同等現象。教師只要長期堅持下去,學生的創新意識在繪畫教學中得以提高,就能讓學生在美術課堂上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藝術的殿堂里遨游,這正是我們在教學中最質樸的追求。
三、注重課堂教學中新穎的方法
小學美術教育對學生進行美育、促進智力發展和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其特有的優勢。然而,如何發揮或擴大它的優勢,關鍵在于任課教師能否大膽改革創新,準確把握學生心理特點與身心發展的規律,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消除學生心中的心理障礙,使學生感到學習不是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同時,還要把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結合進行,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法。培養學生具有一定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構圖能力和辨別、調色能力。現代化教育不能局限在只傳授知識,而要把開發智力放在重要位置,在多年的美術教學中,我認為教師除了不斷提高美術素質以外,最重要的是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方法好比人和大山,是達到目的完成任務的一種手段,學生難以理解的疑惑處要給予必要的引導。每個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是有差異的,這在手工課上表現得非常明顯,當大部分學生已會制作的時候,總有少數幾個學生不會制作,此時,就需要教師耐心的輔導示范。教師可以分別到這些學生面前進行示范輔導,也可以把幾個不會制作的學生叫到一起示范給他們看。如《會游的玩具》一課,“如何讓制作的玩具游起來”是本課的難點,教師應通過示范,教會學生如何將形狀進行剪切,再將各個部件粘牢。另外,如何把動物的形體對稱,也是操作的難點,可以通過對稱剪法,但要特別注意剪的位置要高低適合。這些難點需要教師邊示范邊提醒,同時,也可以采用課前準備的微視頻給學生觀看,讓學生逐漸理解。所以,美術教育與教學方法密切相關,美術教育要依賴得當的教學方法去完成,沒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就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便是一句空話。教師根據教材不同的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師本身要有創造性思維,教者思路活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能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取得預定的效果。
在我校各個班級都安裝有電子白板,教師要積極利用微視頻進行教學。在引導學生興趣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需要我們美術教師去創新和發現。
四、鼓勵學生自主合作學習
在沒有受過正規課堂教學的一年級學生,要使他們感受到一種全新的開始,一種發揮自己想象的沖動,是上好美術課的主要任務,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內在的天賦與潛能。例如,教師出示一張很大的畫,讓學生講解畫中的內容,并談談自己的感受,同時,邀請學生在畫面中空余的部分畫上幾筆,讓其他學生想象這是什么。學生可根據所知道的形象自主探究或者合作學習,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進行審美創作活動,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體會到美術創作的自主性。在大力推進小學美術學科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注重學生潛能的開發與創新意識的培養,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己經成為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途徑和基本保證。
二十一世紀,未來社會的特點決定美術教育的發展趨勢,只有把美術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培養興趣有機結合起來,力求在課堂教學中做到“學樂至上,體驗創作”,這樣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才能使學生有所得、有所獲。總之,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賦予教師新的使命。在教學中,教師只有不斷反思,總結經驗,以新的教育教學觀念投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才能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充分發展,才能為祖國培養出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李丹.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02).
[2]李姿.小學美術課堂創新意識及能力培養策略[J].學子(教育新理念),2014,(18).
(責任編輯 陳始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