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職業技術學院)
職業院校適用的混合所有制主要指依照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模式來開展的,不同產權主體之間因為經濟作用而產生相互關聯的影響,產生相應的多元化、相互滲透和相互融會貫通特征,以形成新的產權配置結構和經濟形式。混合所有制主要是相對于傳統所有制提出的一種新型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形式。根據此思路,職業院校依據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形式將國有資本、集體資本、民間資本和境外資本中兩個以上的資本主體相互組合而成,在這些多元化的資本構成當中,必然有一方是公有制的資本主體,以形成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這種新型經營模式。它的本質是產權主體和治理結構的結合,使得不同性質的產權主體融合成一個新的利益共同體。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與傳統職業院校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其經濟來源、產權結構和辦學主體等都具有新的特點,這些新的特點更加有利于職業院校依據市場規律來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這樣的發展模式,使得職業院校盡量避開了政府的行政干預,激發了投資者的投資意識和熱情。目前,我國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一般都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多元化的產權結構
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的產權結構是多元化的,其中不僅包含了國有資本、集體產權,還包括了私有資本及外資產權等等,并都是由兩個以上的產權主體相互組成。這樣的產權結構,使得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的產權結構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該特點主要針對傳統職業院校而言,傳統職業院校的主體比較單一,要么是國有資產單獨組成,要么就是只具有民營成分,產權結構的組成比較封閉,也相對涇渭分明。特別是一些公立的職業院校,封閉的程度更加嚴重,使得很多民營資本無法進入到職業院校的教育領域當中。而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就比較開放,也具有更強的兼容性,包容度更大,能接受不同種類的產權機構,也能包容多種產權結構的融合,使得社會中的有效資源能在教育領域得到更好的配置利用。
(二)現代化的治理方式
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的產權結構更為多元化,具有多種產權形式,使得辦學主體更豐富,并呈現出新的治理特點,學校的治理方式比較具有現代化的氣息。這主要是由于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的投資主體比較豐富,要求職業院校必須要采取現代化的管理方式和治理體系來予以管理,要求職業院校的管理人應采取互動性強、參與程度高的管理方法來開展相應的教育活動,盡量避免學校內部出現一支獨大的現象,盡量形成一個決策、執行和監督三者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結構,最終推動學校的全面發展。
(三)運行機制呈現市場化的趨勢
傳統的職業院校采取的是行政化的管理方式,這種形式的管理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學校發展的積極性,讓學校在發展過程中過分地依賴政府的資金和支撐,缺乏自主運營的意識和積極性。在人事管理和財務管理當中也缺少相應的自主權,使得混合所有制無法有效地融入到學校管理當中。但是,混合所有制度下的職業院校產權形式豐富,民間資本對職業教育領域的投資熱情會大大提高,充分地吸納社會中的民間力量,推動學校多元化發展,逐漸成為一個自主營銷、自主辦學的獨立個體,用現代化的市場運行模式代替了以往的計劃和行政管理方式。
(一)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辦學意識較低
目前,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處于初級發展階段,社會各界對該發展模式仍存在質疑。特別是很多職業院校的領導層,受到社會環境和計劃管理的影響,對民營資本的投資具有一種先天性的歧視心理,這種錯誤的意識使得職業院校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風險大大地提升了,甚至認為改革會對學校的資產帶來損害。因此,很多職業院校對混合所有制的參與積極性較低。另外,民辦職業院校是由社會力量共同投資構成的,創辦人擔心改革之后失去自己的合理權益,害怕混合后自己會被套牢,不想增加自己的經營風險,因此也不愿輕易嘗試混合所有制。還有,由于企業的趨利性,很多企業管理人都不愿意將資金投入到相對弱勢的職業院校當中去。
(二)行政化管理體制影響加深
雖然我國法律規定職業院校的法人結構是獨立的,但是受計劃管理的影響,很多公立職業院校的管理方式行政色彩比較濃厚。政府機關也將職業院校當作行政單位來對待,職業院校的管理方式和運營模式也都是采用了具有行政色彩的手段,使得職業院校受行政化管理體制的限制加大,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當中無法充分發揮其優勢,嚴重削弱了公辦職業院校的辦學活躍度。其次,由于公辦職業院校的校長、黨委書記等領導隸屬于教育部門和組織部門雙重管轄,都是具有一定行政級別的“官員”,其職場發展動力主要來源于行政晉升內驅力,而采用混合所有制辦學將極大地增加其工作負擔,又無助于或影響行政晉升,該部分人群的辦學積極性勢必大大降低,給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的改革帶來較大的動力阻礙。
(三)產權流動性較低給改革帶來約束
產權作為資產收益或者受損的權利,主要是通過產權市場進行交易來完成,對職業院校的發展也具有非常大的影響。由于我國的產權交易市場和中介機構仍不夠發達,缺乏科學的資產評估及制度,使得教育產權的要素流通存在無序狀態,配置效率也比較低,導致不同產權主體自由進入職業院校以及融合存在一定的難度。
(四)法律制度方面存在缺失
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在我國仍是一種新興事物,其在律法監督這塊仍處于空白階段。首先,對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中法人定位存在一定爭議,法律也未予以明確的定義。其次,教育機構的公益性和資本的逐利性之間存在相對性及矛盾,也需要予以科學、合理的處理。再次,法律對職業院校當中的合并、轉讓和兼并等問題也缺乏明確的規定。最后,國家對社會資本在職業教育這一塊缺乏明確的市場準入門檻,缺少嚴格的審批監管制度的挾制,導致社會資金對職業院校的投資存在一定的遲疑。
(一)采取改革試點的探索方式
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作為我國職業教育領域中一項重要的改革措施,研究其發展有效路徑并為相關部門提供決策參考,具有重要價值。由于混合所有制的資本結構較為復雜,且各地區之間的教育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致使職業教育領域當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行步伐較為緩慢,也缺乏相應的策略和方法,缺少相應的實踐和理論基礎。因此,這種探索改革應對混合所有制在職業院校的調研和論證予以加強,并進行相應的風險評估,在試點當中摸索合適的使用方法及手段,切勿輕率推廣。通過試點的探索方式,鼓勵經濟發達地區的職業院校進行改革試點,探索出適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的方法、步驟和配套制度,積累相應的經驗。當然,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或許更有一番洞天與新意。
(二)建立職業教育資本準入負面清單制度
十八屆三中全會給職業教育的資本準入提供了一條明確的道路:可以實施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在負面清單的基礎上,允許各類投資主體依法進入到清單之外的投資領域。負面清單這種市場準入管理方式,是相對于正面清單而言的,其遵循的是法無禁止皆可為的市場原則。在職業院校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時也可以實行這種負面清單制度,直接規定職業教育領域不允許進入的資本投資種類,而其他種類就可以允許進入到職業教育領域進行投資。又或者對部分類別的職業院校規定只能采取國有獨資形式,哪些方面必須是國有資本控股的,通過這樣的明確規定來清除市場的交易壁壘,推動市場資源在職業教育領域的重新配置,并激發民間資本在職業教育領域當中的投資熱情。
(三)建立健全產權保護機制
要想有效解決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當中的產權交融問題,首先應明確職業院校的產權結構,明確產權的歸屬和定位,進而防止職業院校的資產流失,激發民間資本的投資積極性。公辦職業院校可以實施剩余索取權與實際剩余控制權相對稱的配置制度,將職業院校中的資產所有權和經營權予以分離,真正實現職業院校的獨立辦學,以期通過其自由管理的方式來實現教育資源的保值、增值和合理利用。
(四)積極推行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有關的立法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指明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改革應該要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因此,職業院校在進行混合所有制度改革時也應該得到法律的支持,得到制度上的可靠支撐,基于法律的基礎,運用法治的思維和法治的方式來推動改革。首先,職業院校應厘清不適用混合所有制發展的陳舊法規,消除這些陳舊法規對職業院校改革的負面力量。其次,還應該加大與職業院校改革有關的各項立法,明確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的法人地位、結構形式、管理體制以及風險防范標準等等。最后,加快對職業院校實行分類管理,并分別予以差異化的扶持優惠政策。
綜合上述,受我國市場經濟結構改革深化的影響,我國職業教育領域也逐漸啟動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所形成的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呈現出了不同的特點,如產權多元化、治理方式現代化和運行機制市場化,等等。與此同時,職業院校在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時也存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更多地需要在深入分析和研究之后的頂層設計,制定規范、引導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發展的法律與政策,進而有力推動我國職業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春梅.近三年來我國探索發展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研究述評[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12).
[2]發展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的問題對策與實現形式[J].職教論壇,2016,(34).
[3]萬衛,李德武.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內涵、特征與價值[J].職教論壇,2016,(31).
[4]萬衛.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的性質與功能[J].職業技術教育,2016,(30).
[5]孟源北,樊明成.發展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的若干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