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市增城區荔城街第三小學)
Unit7來自模塊3的話題《foods and drinks》,于前三個模塊而言,是一個嶄新的話題。它包含兩個文本:Unit7是一篇對話文本, Ben,Janet and Xiaoling討論午餐想喝什么飲料,然后進行點餐,以及收銀員報價和應答。而Unit8是對話與短文結合的一篇文本,來自中英兩國的朋友來參加小玲的生日聚會。小玲不知做什么晚餐給她的朋友吃。Ben給小玲提了一些建議。綜合分析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之后,設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即學生能看懂英文菜單;能用5至8句話,口頭點餐,并能編寫點餐的對話,要求內容完整、表達、拼寫及語法基本正確;了解不同地方不同飲食習俗,能簡單掌握西餐類型和上菜程序,了解西餐用餐禮儀。根據模塊總目標,再設定unit7各課時的主題和教學目標。
1.生活化導入,吸引學生的興趣
上課伊始,師生齊唱《I like noodles , I like tea》作為熱身活動。接著,教師端起課前沏好的熱茶,進行以下教學活動:
T:I like tea very much. I drink tea every day. Look, I am drinking tea now.(教師品茶,陶醉于茶香)。稍后,教師端起現場沏好的茶,提問學生:“Do you like tea?”之后,教師手指講臺上的咖啡,詢問學是什么飲品。待學生說出是咖啡時,教師邊聞咖啡邊說“It smells so delicious.”讓學生感知在本模塊將要學到的內容。最后,教師端起咖啡和茶,詢問學生:“Do you want coffee or tea?順勢導入課題。
五年級學生年齡在十一二歲左右。處在這一年齡段的學生,好奇心強,形象思維占優勢,抽象思維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在整個導入過程中,筆者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依據英語教學直觀性、興趣性、活動性和主體性原則,依托生活素材,通過教師的話語和動作表演,調動學生的視覺和嗅覺等多種器官,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積極快樂地學習。
2.互動交流,激活知識儲備
多媒體展示飲品圖片,引導學生說說各種飲品的英文表達,以此來復習量詞與飲品搭配的短語。復習之后,引導學生對所學的單詞進行歸類,順勢學習drinks這一新詞。接著詢問學生:Whatother drinks do you know about?旨在聯系生活實際,擴大詞匯量,激活知識儲備,為下面的學習做好準備。最后,教師引導學生用:
A:Do you want coffeeortea?
B:I wantcoffee./Idon'tlike them both.I want water.同位進行交流,表達各自對飲品的需要。
創設教師本人有一輛流動飲料車的情境,貼近學生生活,具有形象性和趣味性,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發展。承接學生表達各自對飲品的需要的環節,教師導入這一情境的話語如下:
Everyone wants something to drink.Look,I have a walking bus(如圖1).Guess,whatdrinks are in my drinks bus?
S1:Maybe there is a bottle of water.
S2:There are two cans of coke…
讓學生猜猜流動飲料車里有些什么飲料,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和猜測,喚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教師打開流動飲料車的車門,讓學生說說各種飲料的價格:The coke is 3 yuan.The water is 2 yuan…以此復習價格的表達,為下面學習價錢中角和分的表示方法做好知識準備。接下來,教師提問學生:Thereare so many drinks in the walking bus.What do you want to drink?引導學生在語言情境中表達需要飲品的句子I think I will have a bottle of juice./I want a box of milk(見圖2).情境認知理論認為,知識具有探究性。換而言之,知識是在情境中產生,知識還可以在情境中運用,解決問題。結合這一情境,最后以小組合作形式,調查同伴想喝什么飲料。學生通過詢問、交流、討論與匯報,充分運用所學語言,共同完成任務。

參考文獻:
[1]譚潔.英語教學中的情境認知模式研究[J].湖南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06):138.
本文系增城區十二五規劃課題“小學英語教學中情境創設的有效性研究”,課題代號:ZC2014Q02;廣州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課題代號:120157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