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廣林
摘 要:在新課標和提倡素質教育的背景之下,目前學校、社會、家庭三方都應當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程度。但在實踐當中,如何提升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將其作用發揮到最大成為一個新的問題。基于此,本文提出幾點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思想政治;教學有效性;
一、當前我國思想政治課教學現狀分析
隨著新課程改革得不斷深入和素質教育觀念得普及,思想政治課程也得到了良好發展,但仍然存在一定問題,教學有效性還有待提升,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教師的教學水平有待提高
思想政治教師的教學水平直接影響了教學的效果,是實現思想政治課教學有效性的主要影響因素。思想政治課不僅僅是教授相應知識,更重要的是在課堂教學中向學生傳授社會美德、家庭美德、馬克思主義理論,影響到學生德育的發展。而在實際教學中,思想政治教學沒有得到學校的重視,教師應當摒棄思想政治課程是“雜課”的觀念,努力提高教學水平和綜合素質。
(二)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待增強
實際教學中,許多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缺乏興趣,主要體現在不愿意主動學習思想政治理論,也不愿意深入學習思想政治理論。學習過程中只是依照教師的規范講解理解問題,被定勢思維束縛,難以提出創新的觀點。比如在“生活與哲學”部分的學習當中,大多數學生只是將哲學原理原封不動地背下來,而不進行思考。漸漸的,學生會認為學習思想政治理論知識不僅枯燥而且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學習興趣越來越低。
(三)提高思想政治教學有效性的意義
首先,提高思想政治教學有效性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新課程改革提出要改革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方法,摒棄封閉、單調、機械的傳統教學模式,要由以教師為主體向以學生為主體轉化,堅持以人為本,培養學生全面素質的目標,培養實踐型的綜合人才。為了滿足新課改的理念,政治教師也要與時俱進,滿足新時代對人才的需求。考慮到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與人才培養的要求,必須進一步提高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其次,提高思想政治教學有效性有著豐富的理論意義。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課的任務是適應新時代的要求,根據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觀點,講授有關道德,品德,心理,法律,社會發展,經濟,哲學,價值觀,人生觀,有效地提高參加各種社會實踐的能力,自覺地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成為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質的一代新公民”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完善教學有效性的相關理論。理論的完善不僅可以提升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效率,更能夠實現專制教學向平等教學的轉變。只有加強師生互動,將實踐貫穿到學習之中,提高教學有效性,才能夠實現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改革目標。
最后,提高思想政治教學有效性同樣具備豐富的顯示意義。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性的研究對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有著促進作用,提高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質量和學科地位。一線的教學實踐決定了教師在新課程改革中的主力軍,通過教學研究,可以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理論水平,成為新時代教育所需要的研究型、專家型教師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師的綜合素質
教師是實現課堂有效性的主導力量,提高思想政治授課教師綜合素質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核心。綜合素質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教師要樹立起正確的教學觀念,倡導素質教育而不是應試教育,強調實踐在學習當中的重要性,在授課時做到理論聯系實際。例如在講授“哲學與生活”的時候,在講授完相關知識以后教師要多將知識與生活中的現象聯系起來,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其內在聯系,從而更好理解相關知識。另一方面,思想政治課教師要以身作則,做到熱愛思想政治思想政治學科,全心全意投入教學工作,以積極的情感態度來感染學生,引導學生進行主動學習。
(二)增強學生的主動學習欲望和主動學習能力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題,主動學習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思想政治課教師可以結合根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結合特定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現狀,引導學生主動研究、主動分析社會現象,將理論知識與現實連接起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例如在講“消費心理面面觀”一課時,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提出不同的看法并進行小組討論。通過分析比較,讓學生自主總結理性的消費方式和非理性的消費方式,通過這樣的自主學習過程,學生可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即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學習、思考能力。通過將現實生活案例融入知識學習當中,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參與程度都會得到增強,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三)運用先進的思想政治課教學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教學技術也在不斷更新,思想政治課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先進的教學技術,營造更加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鼓勵學生積極探索,主動學習。例如在學習“永恒的中華民族精神”的時候,可以運用多媒體播放閱兵式、奧運奪冠時刻等視頻資料,使學生在熱愛祖國、歡欣鼓舞的教學氛圍中體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通過觀看這些視頻,學生自然而然地產生了愛國情感,思想政治課教學目的也就隨之實現了。
參考文獻:
[1]趙耀陽.高中思想政治綜合探究課教學有效性研究[D].聊城大學,2017.
[2]師麗娟.思想政治課案例反思法的應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