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敏+林清

[摘要] 目的 探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使用健康指導的臨床效果。 方法 選取該院2015年4月—2016年3月收入65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隨機抽取92例患者為該次研究對象,并按照入院先后順序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6例,觀察組予以健康指導,對照組予以常規指導,比較兩組并發癥情況以及妊娠結局。結果 觀察組妊娠高血壓發生率為4.3%、胎膜早破為2.2%、巨大兒8.7%、NRDS8.7%、感染6.5%低于對照組13.0%、17.4%、26.1%、21.7%、17.4%,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對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進行健康指導,有利于患者病情緩解,降低并發癥發生機率,值得臨床上推廣使用。
[關鍵詞] 妊娠期;健康指導;糖尿病;比較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9(a)-0155-02
妊娠期糖尿病是屬于臨床上最為常見一類疾病,如不加以控制和治療,對于孕婦以及胎兒會造成生命威脅。由于我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人生生活水平增高以及飲食結構改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數量在逐年增加。有研究發現[1],如對患者進行健康指導進行干預,可以降低使用藥物治療人數,能有效控制疾病發展。健康教育主要是指通過信息傳播以及行為干預,對于個人以及群體樹立健康觀念,可以使健康行為以及觀念自愿采納,這其中整個教育活動過程是屬于醫院健康教育工作重要內容,也是整體護理重要環節構成部分[2]。該文就對于2015年4月—2016年3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58例進行健康指導臨床效果進行探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入65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隨機抽取92例患者為此次研究對象,并按照入院先后順序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6例,觀察組中年齡24~42歲,平均(32.4±3.6)歲,產次為1~3次,對照中年齡22~45歲,平均(35.2±4.1)歲,產次為1~2次,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1.1 納入標準 所有患者經該院專業醫師進行確診;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該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無言語、書寫障礙;無嚴重心、腦、腎等嚴重原發疾病;無精神障礙、精神疾病;所有患者均第1次發生妊娠糖尿病。
1.1.2 排除標準 患者2次發生妊娠糖尿病;使用藥物治療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患者對于藥物過敏;治療依從性較差,不能配合醫護工作;不愿意參與該次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指導,患者進行常規治療,予以常規健康教育以及常規護理。觀察組予以健康教育,具體如下:①孕前定期產檢:在患者妊娠28周會欠應當每2周進行產檢1次,28周以后每周1次。當患者34周時進行監護,對于患者血糖、酮體、尿蛋白變化情況進行詳細記錄。使用B超進行檢查胎兒發育情況,定期進行尿檢,對于胎盤功能進行檢測,如胎盤一切正常,可以延續到自然生產,如胎盤功能不好,應當考慮使用剖宮產手術,臨床上一般會選擇在37~38周進行。②控制飲食:要告知患者每天控制飲食量,對于其熱量進行控制,保持中飯、晚飯總熱量在30%左右,讓患者多使用富含纖維素以及礦物質食物。減少主食攝入,在2次正餐中間可以適當進行加餐,病情控制不好患者,可以適當食用黃瓜以及西紅柿,糖分過高食物禁止食用。③注意保暖:由于糖尿病患者抵抗力低于正常人,要進行保暖,預防感冒。含糖尿液對于皮膚刺激較大,應當注意會陰部清潔衛生。注意手指皮膚清潔衛生,有利于工作人員對于血糖采取,使用胰島素治療患者注意保持眼周皮膚清潔衛生。④纖維素以及微量元素攝入: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葡萄糖耐量改善,食物纖維素起著重要作用,同時具有預防便秘作用。同時保證無機鹽、微量元素攝入,雖然并不是構成身體組織重要原料,但是該類物質在代謝中起著重要作用,葉酸保持5 mg/d,鐵劑15 mg。保持鈣攝入可以降低高血壓綜合征以及早產兒發生,患者孕中期保持1 000 mg/d攝入,孕晚期保持1 500 mg/d攝入,可以多食用含大豆制品,如豆腐豆漿等,芝麻以及小蝦皮等海產品中也富含豐富鈣元素。⑤適當運動:可以讓患者飯后適當進行運動,安全有效運動對于母嬰安全起著重要作用。適當運動可以增加機體對于胰島素敏感性,消除對于胰島素抵抗性,并促進肌細胞對于葡萄糖攝入以及利用,有利于患者病情控制和正常分娩。可以適當進行散步、中速步行等,每天堅持30 min左右,1次/d,對于飯后消化有明顯作用。⑥藥物治療:在飲食控制3~5 d后,如血糖控制仍然不夠理想,應當在以上基礎上予以胰島素治療,在使用藥物前向患者講解胰島素必要性,防止患者擔心藥物對于胎兒影響,通過護理人員講解以消除患者顧慮,同時護理人員告知胰島素不良反應,如低血糖等其他癥狀,注射之后應當對于進餐時間進行調整,防止發生不良反應。
1.3 觀察指標
對于兩組并發癥情況以及妊娠結局進行比較,包括妊娠高血壓、胎膜早破、巨大兒、新生兒呼吸窘迫征(NRDS)、感染。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并發癥和妊娠結局比較兩組并發癥和妊娠結局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 討論
近些年來,妊娠期糖尿病發生率在逐年增加,對于母兒傷害較大,早期進行診斷是臨床上降低母嬰并發癥關鍵之一[4]。并通過相應妊娠期糖尿病健康指導以及相應護理指導,使患者可以了解相應知識以及研究成果,可以明確最佳時期,如果延誤其治療,患者病情會發展迅速,患者則會出現流產、早產、巨大兒等情況發生,甚至會威脅到孕婦生命。對于患者提出相應健康教育,可以減少患者顧慮,使患者主觀能動性提高,提高患者戰勝疾病信心。endprint
妊娠期產婦健康與胎兒健康是緊密相聯系的,此疾病主要發生于妊娠中期以及妊娠晚期。隨著患者孕周不斷增加,出現妊娠糖尿病機率越來越大[5]。主要臨床表現為羊水過多、先兆子癲等。此時對于患者進行相應治療以及指導尤為重要,根據每個患者情況不同制定相應計劃,可以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保障患者以及胎兒健康。對于妊娠糖尿病患者進行健康指導,是整個整體護理重要環節,不僅有利于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提高,降低產科并發癥發生。隨著我國醫學事業不斷發展與進步,不僅僅是住院病房患者可以實施健康指導,門診患者同樣可以得到優質服務,促進護患關系和諧度[6]。
該文研究表明,兩組并發癥以及妊娠結局比較中,觀察組妊娠高血壓發生率為4.3%、胎膜早破為2.2%、巨大兒8.7%、NRDS8.7%、感染6.5%低于對照組13.0%、17.4%、26.1%、21.7%、17.4%,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臨床上做好相應健康教育,早期發現、早治療,有利于控制患者病情,利于健康恢復。讓患者對于該疾病做好相應了解,可以消除患者不安、焦慮、抑郁情緒,樹立戰勝疾病信心。在治療良好情況下,予以健康指導,降低產后并發癥發生,減少對于胎兒傷害。與王秀梅[7]106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使用健康指導,其觀察組妊娠并發癥發生率6.8%低于對照組18.9%,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該文研究一致。
綜上所述,對于妊娠糖尿病患者實施健康指導,有利于并發癥降低,對于患者病情治療起著重要意義,值得臨床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蔣新華.個體化營養膳食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應用[J].廣東醫學,2014,35(1):125-127.
[2] 聶秀娟.妊娠期營養對妊娠期糖尿病母嬰結局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6):75-76.
[3] 李娜.飲食管理指導對妊娠期糖尿病產婦母嬰結局的改善效果觀察[J].河北醫學,2017,23(6):1035-1038.
[4] 黃玲艷,景會,黃宏軼,等.妊娠期糖尿病孕婦骨密度的變化對孕期飲食指導的意義[J].美食研究,2016,33(2):58-61.
[5] 楊曉燕,徐英,佘廣彤,等.妊娠期糖尿病孕婦膳食攝入與孕婦營養指導的意義[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30):5163-5165.
[6] 孫宇,趙紅,李蕊,等.個體化飲食運動指導對孕前超重和肥胖者妊娠期糖尿病預防效果的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28):3377-3380.
[7] 王秀梅,李微.飲食運動指導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7,39(3):397-399.
[8] 姚燕霞,王愛民,葉洪江,等.團隊式賦能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7):952-9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