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倩 張成鵬
摘 要:本文從團體咨詢、激勵、心理輔導咨詢等三個方面講述了心理學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充分有效地將心理學中的原理、理論應用到人力資源管理中,有助于增進團隊凝聚力,增強員工工作積極性,幫助員工妥善應對職業危機和職業倦怠,促使人力資源管理事半功倍。
關鍵詞:心理學;人力資源管理;應用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現象及其影響下的精神功能和行為活動的科學。人力資源管理則期望通過對人的思想、心理和行為進行恰當的誘導、控制和協調,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使人盡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實現組織目標。充分有效地將心理學中的原理、理論應用到人力資源管理中,有助于增進團隊凝聚力,增強員工工作積極性,幫助員工妥善應對職業危機和職業倦怠,促使人力資源管理事半功倍。
一、運用團體咨詢增強團隊凝聚力
團體咨詢是在團體情境下進行的一種心理咨詢形式。將團體咨詢應用于人力資源管理中,可幫助員工深刻認識自我和同伴,增強彼此信任,和諧人際關系,增進團隊凝聚力,營造積極向上的團隊文化氛圍。
(一)認識自我和同伴
在團體咨詢中有一個經典的認識自我的游戲叫做“我是誰”。在5分鐘的限定時間內,每位參與者在白紙上寫下20個“我是一個……的人”,可以從外貌特征、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等等等方面來描述自己,在這個過程中參與者可以全方位地審視認識自己。完成后再進行團隊分享交流,參與者又可以從同伴的反饋中認識到別人眼中的自己,對自我的認識進一步深刻?!皟烖c轟炸”則是一個可以同時增進對自我和他人認識的游戲。大家圍圈而坐,一人坐在中間,由外周的人依次說出圈中人的優點。大家依次作圈中人?!皟烖c轟炸”同樣適用于幫助缺乏自信的同伴重塑信心。
(二)增強信任
“信任之旅”和“信任背摔”是典型的增進信任的團體游戲。信任之旅是將參與活動的人員帶到有樓梯等障礙物的寬闊場所,兩兩分組,一人用眼罩蒙眼,在另一人的攙扶下走完全程,整個過程中只能靠動作進行指導,不能說話。當到達終點后,雙方角色互換。信任背摔則是每位參與者依次從高約1.5米的高臺上直身向后倒下,其余同伴在背摔臺下平伸雙臂做保護。在這個過程中切實體驗“充分信任,充分依賴”。
(三)增進團隊凝聚力
多人多足跑,根據人數將所有人員分組,一組成員按排站立,用繩子將每兩名相鄰者的腿綁在一起,進行比賽,最終最先到達終點的團隊獲勝??山o予每組一定時間進行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充分培養團隊凝聚力。
團體咨詢通常采用游戲的形式,既歡快輕松,又行之有效。各企事業單位可定期在寬闊的場所開展團體咨詢活動,寓教于樂,往往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強化激勵調動員工積極性
激勵分為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物質激勵是基礎,精神激勵是根本。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心理學中的重要理論。馬斯洛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人人都有需要,需要激勵人們產生行動。通常,五種需要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某層需要獲得滿足后,高一層需要才出現。當前,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等較高層次的需求越來越凸顯出來,人們期望得到認可,受到贊美,期待關注和被愛,因此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精神激勵變得愈加重要。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做過一個實驗,到一所小學進行所謂的“未來發展趨勢測驗”,根據實驗結果告訴老師哪些學生是“最有發展前途者”,并要求老師嚴格保守秘密。而事實上這些學生是隨機抽取的。一段時間后,實驗者再回到學校對這些學生進行測試,這時奇跡發生了:那些被隨機選取預言為“最有發展前途者”在學業、性格、人際交往的表現較其他學生有顯著的優勢。這便是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也被稱作期望效應。通俗來說,這便是典型的“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管理者要對員工抱有積極的期待,向他們傳遞積極的態度,然后我們會驚喜地發現,他們會向我們所懷有的積極期待發展,成為期待中的優秀員工。
同時,在激勵中我們要特別重視激勵的時效性和數量。與其“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所給予的激勵太少,滿足不了員工的生活和心理需求,達不到預想的目的;所給予的激勵太多,則會增加員工的心理期待,長此以往容易造成“欲壑難填”的情況。另外,我們要注意扭轉員工的外部動機為內部動機,變“要我做”為“我要做”。
三、加強心理輔導咨詢應對職業危機、職業倦怠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職業競爭逐漸增強,從業者的心理壓力變大,職業危機、職業倦怠等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
職業危機指個人在職業生活中的一種秩序向另一種秩序轉換時所面臨的與過去不同的尚未適應的狀態。它包括由校園向職場轉變時段的定位危機;期待升值高就而未能如意的升職就業危機;人到中年事業小有成就時繼續前進的“方向危機”;隨著年齡增大而產生的“飯碗危機”。而職業倦怠指個體在工作重壓下產生的身心疲勞與耗竭的狀態。如何幫助員工平穩地度過各個時段的職業危機,如何幫助員工有效地應對重壓之下的職業倦怠,成為當前管理者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而在這一方面,心理輔導和心理咨詢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
管理者可設置心理咨詢室,固定每周的某半天為心理咨詢時間,聘請心理咨詢師坐班,有需要的員工可以前往咨詢室與咨詢老師溝通交流,暢談想法,紓解壓力,解決自己的問題。這里特別要注重員工隱私的保護。每隔一點時間,可邀請資深心理學專家前來為員工授課,開展心理測試,講授心理健康知識,讓每位員工都能夠對自己的心理狀態有所了解,掌握應對職業危機、職業倦怠的初步知識,防患于未然。
在以人為本的當下,人的因素在人力資源管理中越來越凸顯,管理者要充分重視人的因素,加強對員工的關注,重視其心理需求和心理動向,主動學習相應心理學知識,充分發揮心理學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增進團隊凝聚力,增強員工工作積極性,幫助員工妥善應對職業危機和職業倦怠,促進各項工作和諧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黃希庭.心理學導論(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陽志平,彭華軍等.積極心理學團體活動課操作指南(第二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6.
[3]心理咨詢師輔導教程編寫組.國家職業資格輔導教程心理咨詢師(二級)(基礎知識)[M]. 四川教育出版社,2016.
[4]心理咨詢師輔導教程編寫組.國家職業資格輔導教程心理咨詢師(二級)(技能操作)[M]. 四川教育出版社,2016.
[5]鄭蘭先.人力資源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