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興
摘 要:新課標的實施推動了整個國內教育的改革,面對現階段的教育情況,如何通過改革實現教育水平的提高是各個學校關注的重點問題。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思維方式轉變的一個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應充分改變學生現有的學習方式,讓他們在不遠的將來能夠迅速適應信息化帶來的學習方式的變革。因此,探索信息化手段促進初中物理教學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有著深遠的意義。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物理;學習效率
在物理教學中,學生對物理理論知識的感知都比較模糊,只有模糊的框架印象,缺乏具體而詳細的掌握。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在課堂上使用信息技術,使得物理的理論知識、物理現象、物理生成過程、物理概念,描述物理實驗證明,這些演示相對于其他演示更加直觀,更能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一、信息化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
信息化教學是以現代教學理念為指導,以信息技術為支持,應用現代教學方法的教學,以現代教育思想和理論為指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教育資源,優化教育過程,以培養和提高學生信息素養為重要目標的一種新的教育方式。信息化教學可以實現圖、文、聲、色并茂,形象鮮明,再現迅速,感染力強,打破時空限制,進一步提高學生多種感官的最大潛能,從而加速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接收和記憶過程。比如,學習《壓強》時,受教材版面所限,壓強的生活實例所舉不足,而學生通過網絡搜索關鍵詞:——“壓強實例”視頻項,大量有趣而精彩的視頻實例噴涌而出,鮮活生動的生活實例對學生形成強烈的感性沖擊,豐富了學生的素材積累和夯實了壓強概念的理性升華基礎,為學生更好、更到位地理解壓強概念起到了非常好的輔助作用。又如在“透鏡”一節中,用粗細適當的紅線表示物體的反射光線,用激光聲伴隨著光線延伸,圖畫上或者附近加上必要的文字說明。學生經過圖、文、聲、色的共同刺激,各種感官都處于最佳狀態。另外也節省了平常課堂上儀器搬來搬去的麻煩,免去下課之后沾一身粉沫的尷尬。從而使教學結構更合理,使學生在娛樂中“消化”了關于“透鏡”的知識,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信息化教學方式的改革
1.注重教師的指導性地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指導性地位是不容忽視和取代的,不能因為有了信息化教學的介入而忽視了教師在物理課堂中的關鍵作用。在教學中,教師應當認真掌握信息化教學的技巧,注重對學生的監督和引導,并能通過教師的合理引導和提問對物理知識進行思考和總結。在此過程中,教師不能盲目地只運用多媒體進行播放、展示,而應當注意觀察學生的表現,對學生的理解進行總結和概括,不要有過多花哨和復雜的操作影響學生的感觸,使學生能夠在物理課堂上得到系統和全面的收獲。
2.注重內容信息量的合理性。教師在進行信息化教學時,應當注重信息量的適度問題,信息量太大,學生就成了信息化技術的“灌輸”對象,則學生就難以有多余的精力進行思考和總結,一堂課下來,學生不但沒能得到有效學習,反而會顯得極為疲憊,這便是適得其反的效果。因此教師在進行信息化教學時,應當有取舍地對拓展信息進行刪選,達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效果,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發揮自主能力和思考能力。
3.注重信息化教學和傳統教學的有機結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要單純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填鴨式的灌輸,也不能只利用信息技術,使學生脫離教師僅僅依靠機器。教師在課堂上仍然起主導作用,學生是學習中的主體,利用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時需要始終反映出來,才能更好地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只有信息化教學與傳統教學有機結合,才能對初中物理教學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初中物理信息化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在對網絡素材進行組織和引用時,尤其是在對課件的選用和制作上,一定要注意課件內容的正確和真實性,不要有任何不合理論的成分在里面,以免誤導學生進入作息化教學的虛幻境地,讓學生認為真理是和虛構是一致的,從而喪失教學活動的真理性內涵。一定注意不能用信息化虛擬演示來根本代替真實的現象觀察和操作實踐。
教學內容要經過挑選、分別門類。不是所有的物理教學內容都是適合信息化處理的。有一些通過普通的課堂教學無法在短時間內讓學生融會掌握的內容,經過縝密分析其教學要求后,可以劃入信息化教學課類中,不能為了教學信息化而一味信息化。同時,也同樣要分析學生現有的經驗和知識基礎,以免做出的課件使學生無法理解,形成“魚牛”笑話。
在初中物理信息化教學中,要考慮到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注意避免學生由于好奇而沉迷于虛擬世界或計算機的純粹操作中。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適度干預和引導,對素材、計算機、網站實現可控可管,適時控制和轉移學生的注意力,實現師生、生生、機生之間的協作學習、會話學習和健康可持續學習。
最后,如何探索出一條實實在在的初中物理信息化教學的道路,還有待于繼續在實踐中探索。相信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來關注和研究這個問題,最終將使我們的初中學生能夠有更多更好的學習方法可以使用,使初中物理學習越來越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