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媛
摘 要: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調控是一種信息傳播行為,是教育活動中的施教者對于教育信息受眾通過教育信息文本來施加的,并且帶有制約性。這種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對于當代大學生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它分為意義調控、規范調控、預見調控三種調控類型。在調控的過程中,有兩點需要注意:第一施教者要充分發掘網絡的魅力所在,第二要時刻關注教育信息文本的互文性話題。
關鍵詞: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調控
新時期的發展背景下,互聯網的興起與發展既使信息傳播發生了變革,并且對社會各個領域、人們的生活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截至2008年1月13日,CNNIC統計出我國的網民總量高達2.98億,寬帶網民達2.7億,國家CN域名數達1357.2萬,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也接觸到網絡,高校作為網絡起源的重要地方之一,既推動了網絡的發展,又為當今的網絡提供技術上的支持。當代大學生的生活、工作、交往中都離不開網絡,因此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開展刻不容緩,加強對于網絡文化的建設,營造出良好的網絡環境。通過研究網絡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探索其中的特點,才能構建合理的思路,制定出有效的方案。
一、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調控的意義
根據信息學的角度來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是一種信息傳播過程,其中包含了信息、內容的獲取、傳送、加工、輸出等步驟,但由于在當下的網絡環境中,調控教育信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因此,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這一因素在調控教育信息這方面來講是不可缺少的。
(一)施教者是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調控主體。這種類型的教育活動是一種新型的、以校園網絡化形式生存下的形態,它與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有著很大的差別,其中一個比較明顯的差異表現就是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主體的“去主體化”傾向。在當今大多數教育過程中,施教者雖然在網絡教育中存在著這種傾向,并且可能原有的在教育活動中的中心地位也越來越弱,既需要提高信息教育的素質、又需要提升自己的教學技能,但這些并不代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施教者的中心地位已經全然不復存在,他們仍起著引領作用。與此同時,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隊伍也產生了很大的改變,無論是構成又或者是規模。因此,施教者在進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當中,應首先建立在網絡生存方式的基礎之上,借助網絡這一工具進行探討交流,并對受教育者進行信息消費方面的引導。
(二)這項教育活動的調控客體是信息的受眾。而原本意義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受眾則是調控客體,他們借助網絡的生存方式來擴展對人的主體性,進而這些調控客體在高校網絡政治教育活動中獲得了一定的主體地位以及自主權,與此同時,高校網絡環境中的優秀網絡品德、以及網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基于教育活動的自我教育。因為信息消費是海量的,在學生的選擇方面,信息消費的選擇權增大了很多,另一方面,信息消費的多樣性使得學生對于消費選擇產生了困惑,當前學生還處于青少年期,思想思維等都還未成熟,此外相關的網絡規定制度也沒有完全健全,基于現實基礎上學生們仍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下進行消費選擇。
(三)目前高校主要是通過校園網絡社區來對網絡政治思想教育進行調控,網絡社區內的成員則通過社區這個平臺來共享信息、聯系,因此可以說校園網絡社區是一個新生代的網絡內容,它通過新穎的技術、體貼的功能、人性化服務構建出了一個超越普通媒體平臺的新型平臺,既兼顧了線上與線下,又兼顧了網絡與現實,同時也滿足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信息共享等。
(四)這種網絡思想教育調控活動屬于網絡行為的一種,同時它的本質行為也十分特殊,在行為上體現為網絡主題的反應性、選擇性及象征性。其中更是包含了網絡信息傳播者與消費者所引發的技術、意識、感情等多個因素相互結合的過程,此外也包含了不同的行為主體在網絡中就各類信息的討論、供給之間的沖突與協調關系。在校園網絡中,思想教育的施教者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生產并傳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而學生們則是占據著信息受眾這一地位。由于網絡環境中,信息、施教者、受眾之間的關系較為模糊,這就造成了網絡上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調控比現實生活中要求更高。在現實中,我們應該根據受眾所想要的利益、信息價值來實施一定的方案,打破施教者與受眾之間的壁壘,強化互動行為,以此來取得網絡思想教育的成功。
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調控類型
(一)意義的調控,進行溝通、交流,這一調控則是希望用處于優勢地位的一方來制約處于劣勢地位的另一方,進而使得施教者能在自己的意義范圍內對受眾來進行調控,這種意義調控既能滿足受眾追求自己想要的信息,又實現了施教者的教育意義。
(二)預見調控。在網絡中各種信息傳播過程中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但是大多數因素都是可以預期到并且進行預防調控的,這就要求施教者有著很高的教學水平、綜合素質較為突出,能夠圍繞受眾來展開教學活動,對于一些受眾所追求的行為可以積極的去強化,此外還可以很好的處理,網絡中的突發事件,為校園網絡的行為管理創造良好的環境。
(三)規范調控。施教者在網絡中應該從倫理、信息引導、技術等方面對受眾進行調控,既要明確受眾應在校園網絡中文明、守法上網,又要運用技術來實現網絡教育的有效性。
三、結語
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影響著社會的方方面面,更是影響了當代的大多數學生,因此,有關于網絡領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如何去介入、如何引導學生正確上網,對當今社會而言都具有重要意義,只有真正的去引導,通過思想教育,才能更好的運用好網絡。
參考文獻
[1] 饒雪梅.試論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機制的構建[J].大家,2012(12):207-208.
[2] 翟靜彩.淺談構建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機制[J].都市家教月刊,2012(3):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