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燕
摘 要: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猶如一潭死水,教師在單向的講述、分析過程中引導了學生的思維,限制了學生的自主思維發展。在新課改背景下的今天,利用生活化教學法激活語文課堂的靈動,使貼近生活的教學內容更新了語文教學元素,讓語文課堂變成了流淌的清泉。基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生活化教學運用,探索出一條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路徑,借此促進初中語文教學研究事業的
發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生活化
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依據課程教學內容,將生活化元素融入教學之中,使得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加感興趣,使得教學能夠更加易于學生接受,使得語文知識能夠更加利于學生在生活中運用。在生活化教學中,我們首先結合課文,為學生講述生活故事;其次基于寫作教學,開展生活化寫作訓練;最后組織貼近生活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健康生活態度。基于以上的多種方法,我們使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識傳授,而是貼近生活的學習體驗,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一、結合課文,講述生活故事
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核心內容,我們在閱讀教學中,充分結合生活,讓學生將生活中的情感故事充分融入課文閱讀過程中,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具體來說,我們根據每一篇課文的內容,尋找它們與生活的契合點,從而讓學生通過生活內容與課文的聯系,得到應有的知識收獲。
例如,在進行《華南虎》一課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我為學生講述了在現實生活中我國的華南虎基本可以宣告滅絕的現狀。之后我們組織學生進行自主閱讀課文活動,讓學生結合生活中華南虎的滅絕去思考課文的內涵;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對比華南虎的姿態與游客的嘴臉,思考愛護和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并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討論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如何保護野生動物。學生對這一貼近生活的教學活動十分感興趣,紛紛在討論中發表自身觀點,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動物保護意識。
二、基于寫作,抒寫生活情感
在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寫作教學既是教學的重點,同時又是課堂教學的難點。首先,寫作是學生在今后的重要活動中都要用到的一種語文能力,直接決定學生的發展前景;寫作難在學生的生活閱歷少,閱讀素材積累也不多,使學生的寫作難免出現內容空洞、缺乏情感的問題。要解決寫作教學的難題,讓學生具備優秀的寫作能力,生活化寫作是一種良好的思路。組織學生進行生活化寫作可以讓學生將自身生活寫入作品中,從而使作品的感情更加真摯,內容更加飽滿,過程更加生動,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例如,我們組織學生以“我是這樣用手機”為題,進行貼近生活的寫作訓練。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表述了他們什么時候開始使用手機、現在使用的是什么手機、使用手機最喜歡干什么等內容,充分表現了學生在生活中的真實姿態。學生在作文中普遍表現出了當代年輕人對手機既迷茫又依賴的心理,流露出了他們的真情實感。我在為學生的作品進行點評的過程中告訴學生,手機是溝通信息的工具,中學生使用手機需要有節制,能夠自覺抵制手機中的不良信息,避免沉迷手機,從而使學生獲得了更加健康的手機使用心態。
三、組織活動,培養生活態度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組織有關學習內容的專題活動,使學生通過生活化的活動,培養生活態度,發展生活情感。我們在語文活動的組織過程中,緊密結合課文元素,組織了多場有意義的活動,例如紀念魯迅誕辰135周年學習會、初中語文古詩詞朗誦會、初中語文文言文拓展閱讀活動等。通過這些基于課文貼近生活的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有效發展生活態度,將魯迅精神、古詩詞文化、傳統道德文化吸收到自身的情感態度之中,從而有效形成學生健康的生活態度。
例如,我們在紀念魯迅誕辰135周年學習會開始前,首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需要搜集一本魯迅書籍。學生通過書店、圖書館的途徑搜集到了魯迅的書籍《吶喊》《彷徨》《墳》《熱風》《朝花夕拾》《三閑集》《而已集》《且介亭雜文》。在學習會上,我們讓每個小組先在組內研究本組搜集到的魯迅書籍,之后根據書籍中的一篇文章寫出一篇讀后感。之后我們讓每個小組派代表上臺朗誦本組的讀后感,并組織其他同學進行提問。如我站在學生的角度對學生的讀后感《讀<狂人日記>有感》進行提問,問他們《狂人日記》中展示的精神與當代生活具有怎樣的聯系。接下來,我們讓學生根據魯迅書籍進行跨組交流,通過相互交流書籍豐富自身的知識。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進行了有效的合作閱讀,拓展了自身的知識儲備量。通過這次專題活動,學生將魯迅先生的那種“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化為了自身的生活態度,有效繼承和發展了魯迅精神。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背景下,學生的語文主觀學習意愿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利用閱讀教學、寫作教學、活動教學的形式,使學生拓展了語文知識、享受到了快樂的學習過程、發展了良好的情感態度。學生在貼近生活的教學過程中收獲更多的是一種人文情懷,能夠發現生活之中的美,并能夠用這種美來滋潤自己的內心,從而使學生在生活化教學中不斷成長、不斷提升、不斷超越、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胡建文.讓語文融入生活:探析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模式[J].教育,2018,3(2):47.
[2]董敏.初探開展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的新方法[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8,2(6):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