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燕 文勇 羅衛梅 李學軍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教育體制的也在不斷改革創新當中,高職高專院校作為培養技術與專業人才的重要陣地,對人才培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新時期的人才不僅需要過硬的專業技術和專業素養,而且還需要較高的道德素質。舞蹈教育作為美育的課程之一,在傳播美的同時,還能進行道德教育,促進學生道德素質的提高。本文以高職高專院校的舞蹈教學進行分析,提出了融入德育的一些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職高專院校;舞蹈課教學;德育滲透;路徑
人才培養是我國高等院校的主要目標,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對人才的培養要求不再局限于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更要求培養具有高素質高品德的人才。然而目前在很多高職高專院校,教師專注于學生提升專業技能和專業素養,對于道德教育的重視度不夠,很多學生受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養成了錯誤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和成才。舞蹈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舞蹈課教學中滲入道德教育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學校和教師需要關注的重要方面[1]。
一、高職高專舞蹈課中滲透德育的必要性
(一)舞蹈具有傳情達意的功能
舞蹈是一門身體藝術,通過動作、音樂和節奏,傳遞文化,表達情感。舞蹈是一種無聲的語言,能夠通過四肢和軀體的動作變化來表達一種思想和情感,與人們進行溝通和交流。通過舞蹈能夠表達舞者的思想和情感,傳播美好的情感,因此舞蹈有著傳遞情感,表達思想的功能,能夠潛移默化影響學生的情感和思想。
(二)培養學生利用舞蹈表達思想
舞蹈教師在教學當中把德育的思想融入到舞蹈動作當中,并引導學生自身通過舞蹈的動作形態表達道德素養,形成一種自發的約束力,推動德育的實施。舞蹈教師根據自己對于舞蹈文化的理解,結合學生自身的專業素養和道德素質,編排舞蹈動作,傳遞思想和情感,讓學生學習用舞蹈表的思想和情感,訓練學生的舞感,用舞蹈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思想[2]。
(三)激發學生的情感
在舞蹈課上滲入德育教育,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舞蹈思維。教師根據每個學生的個性和身體的素質,有效將德育教育滲入到舞蹈體態訓練當中,讓學生在舞蹈練習和訓練當中受到鼓舞,陶冶情操。比如,教師在舞蹈動作中融入愛國主義教育和集體主義教育,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感,引發學生的道德共鳴,通過舞蹈進行交流和表達。舞蹈教師把德育的內涵融入到舞蹈動作中,通過身體動作表達思想,感染學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促使學生把情感轉化為行動,在日常生活當中表現出來。
(四)高職高專舞蹈課滲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在高職高專的舞蹈教學中,滲入德育教育,可以幫助學生確定正確的審美定位,形成良好的審美意識,激發對舞蹈的創新能力。教師運用舞蹈語言表達情感,調動學生發揮想象力,完善學生的精神面貌,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通過舞蹈運動,提升學生的美學鑒賞力,提高對美的感受和欣賞能力。而學生舞蹈運動的創造力提高,會激發學生進行舞蹈運動的興趣,養成愛好舞蹈運動的良好習慣
例如教師在教授民族舞蹈劇《孔雀公主》時,為學生播放舞蹈的視頻。給學生講解舞蹈的動作要領和所表達的內容后,然后把德育教育融入其中。引導學生思考這支舞所表達的思想和情感。因為這支是表現傣族風情的舞蹈,從舞者的的動作中,能夠感受到少數民族文化的韻味感。讓學生感受民族舞蹈的風情,感受祖國文化的包羅萬象,培養學生的愛國思想和團結友愛的精神,深刻了解各個民族都是祖國大家庭中的一員,應該團結友愛,共同進步[3]。
二、舞蹈課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有效路徑
(一)規范學生行為,提高學生組織紀律性
無規矩不成方圓,舞蹈教學更是需要一定的組織和紀律性,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教師進行舞蹈訓練之前,要讓學生進行隊列的練習,做到身體姿勢正確,嚴格按照口令做好每一個動作。通過基本隊列訓練,增強學生的紀律意識,培養了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舞蹈動作是舞者情感的外化,因此舞蹈教師通過觀察學生的舞蹈動作的協調性,判斷學生的感受,在思想上予以糾正,規范學生的態度,正確對待舞蹈訓練。
舞蹈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比賽,激發學生興趣,增強凝聚力,規范學生的行為。目前中國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接受的是開放式教育,容易受到不良網絡文化和外來文化的影響,價值觀定位不正確,產生困惑,甚至出現錯誤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舞蹈教育中,學生也容易迷失方向,審美定位不準。舞蹈教學中,舞蹈教師以舞蹈訓練的教育方式,對學生的各項行為進行規范,讓學生學會做事情有始有終,嚴肅對待每一件事情,提升學生的基本道德素質[4]。
(二)開展比賽活動,培養堅韌不拔的精神
舞蹈運動是一門枯燥繁瑣的運動,很多舞蹈動作都需要多次重復,長時間下會讓學生感到疲倦,產生不良情緒。比如劈腿和下腰,對于每一個舞蹈學生來說,需要反復練習,很容易產生厭煩心理。教師可以課堂上開展學生下腰和劈腿比賽,并對優勝者進行表揚獎勵。調動學生不服輸的勁頭,積極參加業余訓練。遇到舞蹈訓練難點,也可以相互討論,共同進步。進行舞蹈比賽還能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的訓練變得輕松,勇敢面對訓練的困難,堅持不懈。
(三)在舞蹈課中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通過對中國古典舞、民族民間舞的教學,不僅能豐富學生舞蹈知識,而且能弘揚民族文化。舞蹈教育能夠影響、感染學生的民族氣質。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適合愛國主義教育的舞蹈,設計編排教學內容,把愛國主義教育滲透在舞蹈教育教學之中。比如在藏舞教學時,可以給學生觀看有關西藏的風土人情和舞蹈文化的視頻,讓他們對西藏有所了解。然后再教授學生學習《翻身農奴把歌唱》舞蹈的片段,感受舞蹈所表達熱愛黨的思想。接著教師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讓他們珍惜現下的美好生活,刻苦學習,回報祖國[5]。
(四)在舞蹈課中培養集體主義情感
不管是單人舞還是集體舞蹈,都需要身體各部分進行配合,特別是雙人舞或多人舞還要與他人進行配合。因此舞蹈活動也是一項培養團隊精神的活動。在舞蹈排練中,舞者不僅要準確掌握自己動作,還要密切注意與其他舞者之間的配合。在參與大型的各種文藝演出時,更需要所有舞者相互配合、團結協作共同完成。而學生通過參與這種集體的舞蹈活動,能夠更加深刻體驗集體的強大影響,激發他們的自信心和向心力,確定自身價值。教育他們自覺維護集體的秩序,培養樂于奉獻的精神,為以后的工作提供良好的職業道德基礎。
(五)提高教師素質
舞蹈教師在教學過程有重要地位,是對學生實施德育的主體,教師自身就有教育性,所以提高舞蹈教師素質對于德育工作的很是重要。教師嚴格要求自己,用良好的思想素質,豐富的知識,過硬的舞蹈基本功,去影響感染學生。舞蹈教師通過美妙的舞姿,表達美好的情感,與學生產生共鳴,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實現美育與德育的統一。
四、結束語
高職高專院校的舞蹈教師要加強對德育的重視,積極探索舞蹈教育與德育結合的有效途徑,切實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宋祿霞.大學舞蹈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青年時代,2014,(17):106-107.
[2]李素芳.淺談新課標視域下師范舞蹈課中的德育滲透[J].課程教育研究,2013,(23):235-235.
[3]李麗.高職公共舞蹈教育方法探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2015,31 (12):95-96
[4]劉廣宇.高職舞蹈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及優化策略分析[J].戲劇之家,2014 (11)
[5]芮瑞.舞蹈教育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作用探析[J].素質教育,2014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