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麗喬
【摘 要】 我國自從加入世貿組織后,市場經濟得到了一定的開展,開放程度也在不斷提升,逐漸對外合作、與國際接軌,這為我國企業的發展到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不僅能夠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還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直面挑戰,對于企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發展階段。本文主要闡述了激勵理論的概念及種類,分析我國企業員工激勵制度的現狀,結合市場環境提出優化員工激勵制度的建議,從而逐步提升企業的競爭實力。
【關鍵詞】 激勵理論 企業管理 員工激勵制度 應用研究
引 言
近幾十年來,我國經濟發展突飛猛進,社會經濟水平不斷提升,全球經濟化也為我國帶來了越來越多的發展機會,為企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在現代企業競爭中,人才成為了主要的因素,也是企業實力體現的重要內容。人才是企業參與激烈市場競爭的重要“武器”,是企業發展中的重要資源,不容忽視。因此,企業管理者必須充分重視人才的培養和發展,考慮到激勵機制的重要性,結合員工特點制定合理的人才激勵機制,為提高員工的能力提供更有力的依據。與此同時,企業要進一步加強管理體系建設,強化員工意識,對企業的內驅力不斷進行完善,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無形的財富,創造更大的價值。因此,在當前經濟市場環境下,企業應當更加重視企業管理,結合激勵理論完善管理制度,逐步加強企業的綜合實力,從而能夠在市場競爭中獲得長遠發展。本文主要闡述了激勵理論的概念及種類,分析我國企業員工激勵制度的現狀,結合市場環境提出優化員工激勵制度的建議,從而逐步提升企業的競爭實力。
一、激勵理論的概念
激勵主要是指對于人的精神層面的支持,對人的動機進行激發。從實際效果來看,能夠幫助人們保持內心的興奮狀態,使其產生動力,并且更加有信心地朝著目標勇敢前進。通常來說,激勵制度的幾大重要因素包括外界影響、需求和動機。其中,外界影響是最為常見的因素,也是最容易執行的方式,在實現激勵的過程中必不可少。在企業的管理工作中,激勵制度顯得尤為重要。管理者通過各種各樣的措施、方案來滿足員工的實際需求,從而激勵員工積極工作,增強員工的工作信心,從而為企業的發展提供重要的動力及基礎。激勵理論在企業管理中是重要的精神食糧,也是一種在無形中推動企業進步的重要力量。
二、激勵理論的種類
就目前的激勵制度體系而言,根據內容的不同及針對性的側重差異,通常將激勵理論劃分為幾種類型,主要包括:內容型激勵理論;過程型激勵理論。
(一)內容型激勵理論
內容型激勵理論主要針對心理需求,以心理需求作為重點研究對象,考察員工的真實需求及內心愿望,是較為重要的激勵體系之一。其中,馬斯洛激勵體系是具有較強代表性的理論體系。他認為人的需要是有層次、等級之分的。也就是說,人的需求并非統一,也并非在同一等級中。當較低等級的需求被滿足了之后,更高層的需求便“撲面而來”,希望進一步得到滿足。這一理論被得到了廣泛的認可,而后赫茲伯格在這一基礎上提出了雙因素理論,指的是激勵因素包括兩種形態,一種是保健因素,另一種是激勵因素。具體而言,保健因素指的是最基本的需求,在企業管理中,能夠消除員工的抵觸心理及負面情緒,是最基本的標準。而激勵因素則是在滿足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對員工的工作意識有更深層次的提升,激發員工熱情,提高工作的整體效率。
(二)過程型激勵理論
過程型激勵理論有所不同,其主要針對心理過程、行為過程及兩者之間所能產生的影響及作用,與內容型激勵理論相比,其動態性質更強。弗魯姆研究發現,激勵制度作用的發揮在一定程度上受制度可行性的影響,這取決于制度可行性的滿足程度,此外還應當重視結果,對結果進行有效性分析,才能更好地發揮激勵制度的作用。因此,在過程型激勵理論應用的過程中,企業應當注重實際問題分析,結合人的行為過程及心理需求兩者之間的關系,進一步提升廣大員工的工作信心及熱情,保障激勵機制的公平性。
三、我國企業員工激勵制度現存的問題
我國企業員工激勵制度現存的問題主要包括員工專業性缺乏重視;有效競爭機制缺乏。
(一)員工專業性缺乏重視
就目前企業管理現狀來看,如果對激勵理論的應用沒有到位,應用力度較弱,將嚴重影響員工的整體素質及工作能力,對企業的發展來說具有消極影響,阻礙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從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來看,由于傳統經濟的長期影響,企業的管理理念也根深蒂固,改革的步伐較為艱難,大部分企業仍然只以經濟建設為經營的唯一目的,將經濟利益擺在第一位,在決策時以經濟利益作為最主要的考慮因素,而嚴重忽略了員工素質及能力的重要性。實際上,部分企業的工作人員專業素養、專業能力明顯不達標,難以滿足實際工作的需求,企業對員工也缺乏專業性培養,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員工專業程度較差,產品及服務的質量難以提升,導致企業面臨嚴重的問題。
(二)有效競爭機制缺乏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員工的進步。在一個企業的經營存續過程中,員工之間如果能夠形成良好的、有序的競爭狀態,互相激勵前進,將有利于提升所有員工的整體素質及能力,對于企業的創新發展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就目前而言,大部分企業對所有的員工采取統一的評定標準,沒有考慮到個體的差異性,導致部分員工的工作熱情及工作積極性遭受打擊,久而久之,工作熱情也會逐漸消退,員工整體的工作效率也會有所下降。但是,企業內部的競爭機制并不意味著員工之間存在惡性競爭,這種競爭必須是良性的、有序的、有效的,才能夠真正激發員工的積極性。企業員工之間必須良好合作、有序競爭,才能更好地發揮各自的作用,實現個人的價值。
四、企業員工激勵制度完善措施
企業員工激勵制度完善措施主要包括:加強企業管理理念及企業文化體系建設;為員工提供發展機會兩個方面,下面予以詳述。
(一)加強企業管理理念及企業文化體系建設
激勵理論在企業管理中必須得到充分的運用,以此加強員工激勵制度建設,完善員工激勵制度的內容,使其發揮更好的作用及效果。首先,必須建立起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企業管理理念,改變過去傳統的理念,擺脫傳統思維的束縛,確保企業文化能夠對員工發揮恰當的作用,并且將管理體制的核心理念進行充分展現。其次,要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在企業管理過程中,企業理念的體現離不開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其重要的表達方式之一。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員工學習,充分調動員工的熱情,激發員工的工作興趣,加強員工之間的合作,凝聚員工的力量,使得企業能夠獲得更大的收益。此外,企業文化建設還應結合企業規章制度,對員工進行恰當的行為規范,在工作執行過程中不斷體現企業文化及管理理念,從而實現企業的穩定發展。
(二)為員工提供發展機會
在時代與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社會生活質量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更加重視自我價值的實現,注重精神層面及思想層面的滿足和發展,因此,企業在管理過程中還應重視員工的自我發展,不僅能夠為企業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還能使得員工在工作中獲得進步,從而能夠更好地為企業做出貢獻。
首先,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要充分注重員工的發展,為員工制定階段性的發展方向,為員工指明前進的道路。就我國企業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許多企業缺乏學習機制,亟待建立及完善。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環境下,個人如果沒有自我提升的意識,在人才輩出的時代中必然面臨被淘汰的危險。因此,企業應當為員工明確方向,激勵員工不斷學習,在工作的同時也要提升自己,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員工培訓,全面提升員工的工作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對于表現良好的員工,企業應當給予一定的獎勵,包括物質獎勵及精神獎勵,通過獎勵的方式激勵其進一步發展。對于員工個人來說,如果在工作過程中能夠實現自我價值及自我超越,必須能夠激發其工作信心,減少挫敗情緒的影響,從而更好地服務企業。
其次,企業要進一步優化工作內容及工作形式。工作能力并不是每個員工與生俱來的能力,而是員工通過后天的努力而不斷獲得的。在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員工通過不斷的工作積累,逐漸形成工作能力,個體之間存在差異性。而對于企業而言,應當為廣大員工提供更多的學習進步的機會,優化工作流程、工作形式,豐富工作內容,讓員工在工作過程中不斷學習新的事物,促進員工的全面發展,對于員工來說,也是一種重要的激勵方式。
五、小結
總而言之,激勵理論能夠充分作用于我國企業管理過程中,加以適當的運用,能夠為企業發展提供重要的推動力。在企業管理過程中,管理層要充分認識到激勵制度的作用并進行有效制定,通過激勵制度的實現激發員工工作熱情,提升員工工作意識,增強員工的工作信心,從而能夠更好地為企業發展服務,使得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能夠有所提高,最終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 姚鳴毅.企業內部管理應注重員工自我實現的需求——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在企業管理中的實際應用初探[J].人力資源管理,2018(03):392-393.
[2] 陳濤,李孟浩.股權激勵對我國企業的影響性研究——以中國格力電器股份有限責任公司作為案例分析[J].納稅,2018(11):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