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興勇


[摘? ?要]采用問卷法對貴州省黔南州羅甸縣逢亭小學的266名學生的語文閱讀自我監控能力進行調查。結果表明:在小學中高段,學生已初步具備閱讀自我監控能力,但尚需提高;年級與閱讀自我監控能力呈現一定正相關,五年級是小學生語文閱讀自我監控能力發展的一個轉折點;女生的閱讀自我監控能力在整體水平和部分維度上均顯著高于男生。
[關鍵詞]小學中高段;閱讀自我監控;問卷調查
一、問題的提出
良好的語文閱讀能力是小學生未來學習的基礎。閱讀不僅僅是對閱讀材料的識別、加工、理解、鑒賞、評價和創造等一系列的認知過程,也是一個對該認知過程進行積極監控和調節的元認知過程,需要具備一定的閱讀自我監控能力[1]。閱讀自我監控能力是指閱讀者為了達到預定的目標,在閱讀過程中將自身的閱讀活動作為意識及監控對象,不斷對其進行積極、主動、自覺的計劃、監察、控制、反饋、調節和總結的能力。主要包括制定閱讀目標、選擇理解策略、監視理解進程、檢查閱讀效果和補救理解失敗等成分[2]。閱讀自我監控能力是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閱讀能力的提高,有賴于閱讀自我監控能力的提高。為此,學者曹鋒等人做了小學生閱讀監控能力的干預實驗,針對實驗結果提出了閱讀自我監控能力的培養建議[3]。
目前,關于語文閱讀自我監控的理論成果及培養策略的研究雖然不少,但針對小學生語文閱讀自我監控方面的研究不多,閱讀研究與閱讀教學實踐之間存在脫節。因此,有必要進一步研究小學生語文閱讀自我監控能力,為教學實踐提供切實可行的策略與理論指導。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以貴州省黔南州羅甸縣逢亭小學的中高段學生(4至6年級)為研究對象,在每個年級隨機抽取三個班,每個班隨機抽取男女生各15人。
采用董奇、周勇針對自我監控學習能力結構的八個維度(實踐活動前的計劃與準備,實踐活動中的意識、方法和執行,實踐活動后的反饋、補救與總結)及小學生的特點修訂制作的《小學生語文閱讀自我監控能力的調查問卷》[4]進行研究,問卷由29道題構成,采用李克特 5點量表進行評分,得分越高表示被試的閱讀自我監控能力越好。發放問卷270份,回收問卷266份,問卷回收率98.5%。采用SPSS20.0和Excel2013對數據進行了處理和統計分析。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1.學生閱讀自我監控能力總體情況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小學中高段學生閱讀自我監控能力的最高分為3.8分,最低分為3.133分(滿分5分),說明這一階段學生的閱讀自我監控能力較低。分析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小學生自我意識發展的滯后性限制了其閱讀自我監控能力的發展;二是小學生語言的發展需要經過一個“外部社會言語—自我中心言語—內部語言”的逐步內化的過程[5],小學中高段學生內部語言的發展還不充分,通過內部言語進行自我監控與調節的能力較低;三是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過于強調文本的分析和解讀,對學生的閱讀過程以外部監控為主,缺乏從意識層面引導學生利用自我監控的機會,而且教師在閱讀自我監控理論知識方面的缺乏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小學中高段學生閱讀自我監控能力偏低的情況。
2.不同年級學生語文閱讀自我監控能力的差異性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不同年級學生在量表上的平均得分分別為3.318(四年級)、3.482(五年級)、3.498(六年級)(見圖1)。在小學中高段,學生隨著年級升高,自我意識和獨立自主性增強,文化教育程度加深,語文閱讀經驗更豐富,智力、知識水平、內部言語等逐漸發展,心理結構日益完善,閱讀心理品質也在發展,這些都促進了學生語文閱讀自我監控能力的發展。
對調查結果的差異性分析表明:四、五年級學生的閱讀自我監控能力得分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表現為五年級明顯高于四年級;而五、六年級學生的閱讀自我監控能力得分不存在顯著差異(見表1)。在計劃性、執行性和總結性三個維度得分上,五年級均明顯高于四年級;除執行性外,五年級均明顯高于六年級,其中在計劃性上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見表2)。與四年級學生相比,五年級學生在語文閱讀中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排除干擾,堅持完成語文閱讀任務,并且善于總結。而五、六年級學生在閱讀自我監控能力得分上不存在顯著差異,但在計劃和總結維度得分上存在顯著差異,說明六年級學生面臨升學壓力,閱讀自我監控能力的發展受到一定影響。由此推斷,五年級是小學中高段學生語文閱讀自我監控能力發展的一個轉折點。
3.不同性別學生閱讀自我監控能力的差異性分析
采用t檢驗對學生閱讀自我監控能力的性別差異進行分析,結果發現,男女生的語文閱讀自我監控能力具有顯著性差異,表現為女生顯著高于男生。進一步檢驗發現,在計劃、準備、方法和總結四個維度得分上,女生均顯著高于男生。分析小學中高段女生閱讀自我監控能力顯著高于男生的原因,是女生知識掌握、智力發展、語言發展、情感體驗與成熟時間要早于男生[6]。
四、結論與建議
用《小學生語文閱讀自我監控能力的調查問卷》對羅甸縣逢亭小學266名中高段學生進行閱讀自我監控能力調查的結果表明:小學中高段學生已初步具備閱讀自我監控能力,但閱讀自我監控能力還需提高;小學中高段學生年級與閱讀自我監控能力呈現一定正相關,五年級是小學中高段學生語文閱讀自我監控能力發展的一個轉折點;小學中高段女生的閱讀自我監控能力在整體水平和部分維度上均顯著高于男生。
根據以上研究結果,在學校層面,可以有意識地采取相應的方法與策略,提高學生的閱讀自我監控能力。如每周給學生安排一節專門的閱讀自我監控訓練課;對教師進行相關理論與有效方法的培訓等。在教師層面,可參考以下具體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自我監控能力。
一是運用出聲思維增強小學生自我監控的意識。教師可以通過語言描述并示范閱讀自我監控的思維過程,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策略,并通過學生的外顯信息,引導學生認識和體會閱讀自我監控的調節過程。
二是結合語文日常教學活動培養小學生閱讀自我監控能力。農村學校受教學條件所限,可能無法每周安排專門的訓練課,這就需要教師充分利用日常教學活動,結合語文閱讀材料,讓學生有更多自我監控的機會,增加自我監控的體驗,奠定閱讀自我監控的基礎。
三是注重培養小學生在反饋、補救、總結三個維度上的閱讀自我監控能力。在反饋方面,教師可通過評價引導學生自己檢查和自我評價,對閱讀理解有誤之處進行修正,對閱讀經驗進行總結。例如,在閱讀作業中發現錯誤時,教師不要代學生改正,只需標記出來,通過傳授學生閱讀檢查的方法,讓學生養成自我糾錯的習慣。在補救方面,可引導學生靈活運用“向后讀”和“回頭看”的策略,鼓勵學生通過與他人討論解決問題。在總結方面,可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閱讀方法,借鑒更好的方法來提高閱讀能力。
四是重視語文閱讀自我監控能力的性別差異。本研究結果顯示小學男生的閱讀自我監控能力弱于女生。有研究發現,進入高中階段后,隨著男生生理水平與心理能力的迅速發展,男女生閱讀自我監控能力的差距將逐漸縮小。認識到小學生語文閱讀自我監控能力存在的性別差異,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有的放矢,采取有針對性的策略,更好地促進男女生語文閱讀自我監控能力的提高。
五是注重小學生閱讀動機與閱讀興趣的激發。閱讀自我監控過程的有效進行,主要依賴于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動機、閱讀意志等心理因素。只有當學生處于閱讀活動的主體地位時,才能自覺地對閱讀中的理解過程、思維方式、閱讀方法等及時地進行自我檢查與評價,并實施必要的調整。教師在語文閱讀課堂上和語文閱讀作業評價中,應注意積極評價學生的個人努力,創造寬松愉悅的心理環境,以此激發學生的閱讀動機和閱讀興趣,鼓勵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去閱讀,并自覺運用閱讀自我監控策略。
參考文獻
[1]張必隱.閱讀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黃淑萍.新課程下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文學教育(下),2015(4):89.
[3]曹鋒,朱曼殊.兒童閱讀理解監控能力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學通訊,1989(6):18-24.
[4][5]董奇,周勇,陳紅兵.自我監控與智力[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6]莫雷.不同年級學生自然閱讀過程信息加工活動特點研究[J].心理學報,2008,30(1):43-49.
(責任編輯?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