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馨
【摘 要】目的:探析肝膽外科手術后膽漏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將2015年5月-2018年5月接收的10例肝膽外科手術后膽漏患者納入至研究組中,將同期未發生膽漏的肝膽外科手術患者10例納入至對照組中,分析膽漏引發因素,并總結和歸納防治對策。結果:在肝裂傷處理不理想、未徹底引流、患者自身因素、副肝管遺漏或者損傷及醫師放置T管缺乏技巧發生率方面,研究組均較對照組更高,差異統計學意義成立(P<0.05);10例發生膽瘺患者經過有效治療后,均全部治療痊愈,治愈率為100%。結論:誘發術后膽瘺因素包括肝裂傷處理不理想、未徹底引流、患者自身因素、副肝管遺漏或者損傷及醫師放置T管缺乏技巧等,予以患者保守治療,可取得顯著治療效果。
【關鍵詞】 防治;肝膽外科;膽漏
【中圖分類號】R657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4-063-01
肝膽外科手術較為常見且相對嚴重的一種并發癥是膽漏,對患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影響[1]。“膽漏”指的是膽汁或者含有膽汁的液體由非正常通道持續流出,其包括膽內漏和膽外漏兩種[2]。任意膽道相鄰臟器器手術及膽道手術均可能引發膽漏。由于肝膽外科手術包括縫合、引流及膽道系統切開等操作,一旦操作不合理將會使得膽汁排除通道受阻,引發滲漏及愈合等,最終導致膽漏[3]。本文選取本院肝膽外科手術后膽漏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其原因,對其防治對策進行總結。以下是具體報道。
1 研究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資料 將2015年5月-2018年5月接收的10例肝膽外科手術后膽漏患者納入至研究組中,將同期未發生膽漏的肝膽外科手術患者10例納入至對照組中,對照組中,男患與女患數量比為6:4,年齡38歲-78歲,均值(61.32±17.45)歲;研究組種,男患與女患數量表為7:3,年齡37歲-77歲,均值(61.52±17.41)歲,組間基礎資料差異較小,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治療方法:研究組患者均采取保守治療方法,其中25例患者未拔出引流管,繼續實施引流膽汁。由醫護人員告知患者嚴禁飲食,并實施感染預防、抗炎及營養支持等多項對癥治療方法。在可視B超輔助下將已經拔除的5例引流管重新放置引流管。通過負壓吸引方法對膽汁實施引流,一直到膽汁數量顯著減少后采取常規壓引方法。全程治療期間,醫護人員需要對患者腹膜炎癥和膽汁引流狀況進行仔細觀察,將相關數據完成記錄下來。“T”管拔除之后,出現膽漏患者有1例,而且伴有黃疸癥狀,采取手術治療。
1.3 觀察指標 分析兩組膽漏發生因素和治療效果。
1.4 統計學方法 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18.0對本次試驗中計數資料(%),檢驗值是x2,組間對比檢驗值P<0.05則代表差異統計學意義成立。
2 結果
2.1 分析兩組膽漏發生因素 同對照組相比,研究組肝裂傷處理不理想、未徹底引流、患者自身因素、副肝管遺漏或者損傷及醫師放置T管缺乏技巧發生率更高,差異統計學意義成立(P<0.05),結果見下表1:
2.2 分析研究組9例采取保守患者治愈狀況 本次研究10例患者中,有9例采取保守治療,1例采取手術治療,經4周治療后痊愈,10例全部治愈,治愈率為100%,詳情如下表2:
3 討論
3.1 分析肝膽外科手術后膽漏誘發因素 首先,手術期間引流不徹底:未嚴格按照規定時間拔除引流管或者引流管受到壓迫等,均可能引發膽漏;其次,副肝管遺漏或損傷:患者副肝管產生解剖變異、局部粘連等現象,在對膽囊管處理的過程中,將右側肝管錯誤切除,而且手術期間未注意這一問題,最終引發膽漏[4];再次,醫師缺乏放置T管的技巧:T管的直徑、制作材料、修剪及使用方法、縫合、造影操作、拔除及使用均需要按照相關操作方法進行,這就要求臨床醫師掌握相應的技巧;第四,患者自身伴有其他基礎疾病或者身體自身抵抗能力和免疫能力較弱:患者有關組織生長狀況與患者身體組織及竇道形成的時間存在緊密關聯;最后,肝裂傷處理技術不理想:在對肝裂傷患者進行處理的過程中,未對創面較為粗糙的肝管進行結扎,同時也未縫合創面[5]。
3.2 防治膽漏對策 治療期間,確保患者營養充足,預防感染,將引流工作做好等。與此同時,治療期間,加強對膽漏引流量的重視程度,對于膽漏量每日在300ml以上的患者,需要檢查其膽管主干道,對其是否存在損傷進行觀察,必要時實施二次手術進行修補;對于每日膽漏量在300ml以下的患者來講,通常只需要繼續進行引流治療即可[6]。除此之外,加強對糾正水電解釋、平衡膽鹽的重視程度,對于可能產生的代謝性酸中毒和消化不良患者,實施相應的處理對策。
經本次研究結果可知,研究組肝裂傷處理不理想、未徹底引流、患者自身因素、副肝管遺漏或者損傷及醫師放置T管缺乏技巧發生率較對照組更高,差異呈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有效治療后,10例患者均治療痊愈。
總而言之,誘發肝膽手術后膽瘺的因素包括肝裂傷處理不理想、未徹底引流、患者自身因素、副肝管遺漏或者損傷及醫師放置T管缺乏技巧,根據每位患者身體狀況實施相應的保守治療對策,有助于取得顯著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鄭斌, 王永萍. 肝膽外科手術后10例膽漏的原因及防治[J]. 中國醫藥指南, 2017, 15(8):99-100.
[2] 翁俊. 肝膽外科手術后膽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研究[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6, 10(5):39-40.
[3] 連志剛, 游恩龍, 鄧柏濤, et al. 肝膽外科手術后膽漏的原因與防治26例分析[J]. 黑龍江醫藥, 2017, 30(3):636-638.
[4] 鄒華. 肝膽外科患者術后膽漏的原因及對策分析[J]. 西藏醫藥, 2016(3):36-38.
[5] 石如進, 吳畢勇, 陸勁松. 肝膽手術后膽漏的相關因素的分析研究[J].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6, 27(3):563-564.
[6] 趙劍. 肝膽術后膽漏的病因分析及診療體會[J]. 中國醫藥指南, 2017, 15(6):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