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摘 要:林業產業發展與生態建設理念的深入研究,一方面能夠為我國林業經濟體系的構建提供更長遠的發展方案,由此降低外界經濟環境可能對林業體系造成的傷害;另一方面,憑借生態系統的有效管理,更能夠有效延緩林業資源逐漸流失的問題,以便為后續新能源的研發提供充足時間。本文基于林業產業發展與生態建設關系處理要求展開分析,期望能夠為后續林業體系的構建提供良好參照。
關鍵詞:林業體系;產業發展;生態建設;關系分析
1 林業產業發展與生態建設關系處理的必要性
林業部門是管理地方生態資源與經濟體系的核心。根據以往林業工作資料可知,我國雖然一直在強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但需求管理范疇較大,經常難以為林業部門提供有效的經濟資助,導致林業部門工作的落實經常會受到外界多種環境因素的影響。因此,若要林業產業發展質量得以保障,則必須根據地方林業環境特點擬定完善的管理方案,才能確保生態體系構建更加完善,并且有效解決林業資金匱乏的狀況。但若是地方生態系統本來存有較大漏洞,便無法為林業產業的開展提供有效幫助,因此在部門管理與規劃過程中,必須明確產業發展與生態建設之間的關系,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控,才能為后續林業長運發展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2 林業體系問題產生的因素分析
我國具備地域遼闊且物產資源豐富的環境優勢,但由于工業化經濟發展歷史因素的影響,我國在森林資源方面比價其他國家的人均資源數據卻有較大差距,并且根據近些年林業資料可知,我國林業資源正呈現逐年下滑的趨勢,長此以往勢必會影響森林覆蓋面積不足的地區經濟與功能體系構建,使居民生活與工作質量受到嚴重影響,同時從自然災害與水土流失等問題角度分析,林業資源的逐漸稀缺,同樣會使我國環境逐漸惡化,對部分污染嚴重地區的居民身體健康,更會造成極大的傷害。但是如果現階段中止林業資源的開采,同樣也會極大限制我國經濟及功能體系構建的腳步,使我國經濟產業缺乏大量的資源供應,同時更會擾亂現有經濟市場環境,使部分仍舊沿用火力發電的地區,難以保證基本的能源供給要求。
因此,在我國現代林業體系構建過程中,相關林業部門必須根據不同地方的林業成長特性擬定完善的管理方案,判定適宜的林業生態系統并付諸行動,才能使我國林業生態資源得打源源不斷的補充,與此同時借助生態理論,更能夠降低自然災害等問題出現的概率,使林業產業的經濟體系發展得到進一步保障。
3 林業產業發展與生態建設之間的關系分析
3.1 林業生態建設影響產業發展
林業生態建設的最終目的就是希望林業產業能夠獲得更加持續的發展,尤其是在我國林業產業發展面臨嚴重挑戰的時期,很多林業產業資源已經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如果任其發展下去,林業產業遲早會面臨危機,這是對其進行生態建設的最終目的。有些林業企業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而忽視了長遠利益,認為生態建設長期不會出現效果,而在這期間企業會損失一定的經濟利益,這種目光短淺的企業在我國林業產業中占有一定的比例,這也是我國的林業生態建設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效果的原因。由此可見,上述行為以及思想已經嚴重影響了我國林業產業發展的質量,使后續林業體系的構建存在較大漏洞,而且從現階段常見的林業生態問題可知,林業產業發展同樣受到了較大的影響,若不能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理,則勢必會導致未來林業體系崩潰,使可持續發展理念徹底落空。
3.2 相互矛盾與制約的關系
存在此種關系主要是因為在林業生產與建設中存在著不同的利益個體,林業生產的主要目的就是獲得相應的經濟效益,而林業生態建設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得生態效益,如果處理不好這種關系,很多人就會以生態效益來換取經濟效益,這是因為經濟效益是真實存在的,無論是林業企業,還是林業員工都可以通過自己的經濟收入感知到它,但是林業生態建設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個逐漸累積的過程,而且也許最終的結果都不明顯,所以林業企業或者部門都將重心放在林業生產上,而忽略了林業生態建設。
3.3 相互依存與促進的關系
雖然林業生產與林業生態建設兩者之間是存在著矛盾,但是如果能夠處理好這種矛盾,兩者也會相互促進,為各自發展帶來積極的影響。實際上這種關系并不難理解,因為如果林業生態建設沒有達到一定的水平,自然也沒有充足的空間發展林業生產,反而會限制其發展,而林業生態建設的主體就是林業生產,沒有林業生產也就無所謂生態建設。
林業生態建設是林業產業為發展的基礎。這種基礎關系是由森林的功能、作用和地位決定的。森林是陸地上生態系統中生物量最大、結構最復雜、功能最完善的生態系統。森林的主體植被是木本植物,森林植被及其覆被下的其他生物和各種環境因子共同形成森林群落。森林是木材及其林副產品等工業原料的基地,是動物的棲息場所,是一個巨大的生物多樣性的“基因庫”,是一個巨大的“綠色水庫”,在凈化空氣、防治污染、調節氣候等方面,有“環境衛士”之稱,是天然的“過濾器”,森林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有著無法估量的作用。林業產業發展,說到底是在認識森林生態系統及其內在的運動規律,借助一定的技術手段,改善和利用森林資源,把森林潛在的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結構實行最佳組合。
林業產業與生態建設的辯證統一。按照生態經濟學的原理,林業產業和生態建設的實質是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關系,兩者結合的結果就是生態經濟學講的生態經濟效益。在林業社會化生產中,如果把林業產業發展與生態建設結合救民于水火,提高經濟效益與提高生態效益相結合,即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就能使二者相得益彰。
4 結束語
林業產業發展與生態建設關系的有效落實,不但能夠通過林業方案增強生態體系構建的整體質量,避免我國林業資源儲備量受到影響,同時憑借生態系統的逐步完善,更能夠為林業經濟產業的發展奠定基礎。故而,在論述林業產業發展與林業生態建設的關系研究期間,必須明確林業產業與生態體系之間的關聯性,并能夠根據發展要求擬定適宜的管理方案,才能為后續林業部門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參考文獻
[1]王志鋒.林業產業發展和林業生態建設的關系[J].江西農業,2016(23):78-79.
[2]楊勇,胡琳.林業產業發展與林業生態建設關系辨析[J].現代園藝,2016(12):15-15.
[3]莫亮團.基于林業產業發展與林業生態建設關系的探討[J].大科技,20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