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博
【摘要】? 隨著我國對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重視,如何將食品安全管理納入到“依法治國”軌道顯得十分重要,因而應當積極探索法律保障問題。本文對此進行了研究,在簡要分析當前國內食品安全法律保障存在問題的基礎上,重點提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對策。
【關鍵詞】? 食品安全 法律保障 保障體系
【中圖分類號】? G635.5?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8)12-282-01
0
食品安全問題是落實黨的十九大“以人民為中心”的重要內容,盡管我國始終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問題,而且也采取了一系列的舉措加強食品安全管理,但仍然存在諸多不到位的方面,食品安全法律保障體系仍然有待完善,需要對此進行研究。
一、國內食品安全法律保障存在的問題
從當前我國食品安全法律保障的整體運行情況來看,盡管《食品安全法》、《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都具有一定的法律規制作用,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諸多不足之處,特別是法律體系不夠完善的問題比較突出,比如《食品安全法》與《動物防疫法》對經營病死、毒死動物產品的處罰規定不一致,導致法律執行方面會出現沖突,因而我國食品安全規制與監管方面的法律體系還需要繼續完善。除了法律體系不夠完善,還存在監督不夠到位的問題,還沒有形成社會、輿論、媒體、公眾等多元化的監督機制。同時我國在食品安全法律保障方面也沒有建立比較完善的懲處機制以及責任劃分機制等等,必然會制約食品安全法律保障的有效性。
二、國內食品安全法律保障的優化對策
一是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要把法律法規建設作為重要的戰略性舉措,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相關法律制度,特別是要在《食品安全法》的基礎上,大力提升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的系統性、完整性和具體化水平,出臺相關的實施細則,對于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食品安全做出具體的規范,這樣就會使食品安全管理更具有規范化。要構建更加科學的食品安全責任制度,明確食品生產、加工、流通各個環節的責任機制,比如可以通過建立“追溯”制度的方式,利用大數據技術和云計算技術,對各個環節生產企業、生產者進行記錄,哪個環節出現問題追究相應的企業和責任人。
二是加強食品安全監督工作。加強食品安全法律保障工作,還要更加高度重視監督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使其更具有成效。這就需要我國在未來開展食品監督的過程中,除了要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管體制改革、成立專門的市場監管部門之外,還要在創新監督機制方面下功夫,特別是要更加高度重視法律監督、行政監督、行業監督、社會監督等系統化監督體系建設。比如除了要更加高度重視內部監督之外,也要在行業監督、社會監督等外部監督方面下功夫,發揮食品行業協會、行業商會以及其他社會組織的作用,通過多元化監督,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三是優化食品安全管理機制。健全和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機制,對于推動食品安全法律保障的深入開展具有重要支撐性。我國應當在這方面下功夫,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管理流程機制、責任機制、懲處機制等多元化機制。比如在懲處機制建設方面,應當進一步提高對忽視食品安全,特別是出現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企業和責任人的懲處;也可以通過建立“召回”制度,規范食品生產、加工、流程環節相關企業和人員的經營行為,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要建立國家、省、市、縣四級食品安全管理機制,明確各自責任,形成食品安全管理合力。
總結
綜上所述,構建科學和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保障體系,對于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確保食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這就需要我國在未來開展食品安全管理的過程中,一定要將其納入到“依法治國”的軌道上來,特別是要在完善法律法規、加強監督工作、優化管理機制等方面下功夫,推動食品安全法律保障步入科學化軌道。
[ 參? 考? 文? 獻 ]
[1]曹川,代歡歡,解鵬.中外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比較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7,45(14):243-245+248.
[2]宋世勇.論我國食品安全風險交流制度的立法完善[J].法學雜志,2017,38(03):90-98.
(指導老師:呂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