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艷 李春雨
【摘 要】目的:探究全科護理在社區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和推廣價值。方法:選取社區醫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患者88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4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專科護理。觀察組患者采用全科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5.5%,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全科護理在社區醫院中有較好的應用效果,能夠提高患者滿意度,然而由于缺乏專業人才的儲備和完善的制度體系,具體實踐中仍有較大困難,目前需要轉變觀念,調動積極因素,推廣實施全科護理模式,以達到更好的應用效果。
【關鍵詞】全科護理;社區護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2--01
社區醫院作為群眾身邊的醫院,目前一直面臨著一個困境,缺少更加完備的專業化體系,導致群眾對社區醫院的信任度較低[1]。而全科護理作為一種較為特殊的護理方式,和專科護理不同,更加注重對病人全面、細致的護理治療,對從業人員的專業要求較高,知識點的掌握要求更加全面[2]。已有研究分析在社區醫院實施全科護理的必要性,能夠提高社區醫院的實際作用,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積極性[3]。本文旨在對比分析,探究全科護理在社區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和推廣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社區醫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患者88例,年齡18-75歲,平均年齡(42.2±15.8)歲,其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36例;呼吸系統疾病24例,心血管系統疾病21例,泌尿系統疾病18例,肌肉骨骼肌系統疾病15例,生殖系統疾病5例,其他系統疾病5例。
納入標準:(1)患者為首次于社區醫院就診;(2)患者在治療期間未轉入專科醫院;(3)簽署治療研究知情同意書。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4例。
比較兩組患者平均年齡、性別比例、疾病類型、文化程度等一般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過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專科護理。觀察組患者采用全科護理,具體操作:
(1)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當前治療需求和治療情況,對患者的要求進行細致化處理;
(2)對記憶情況不佳、服藥依從性較差的患者,需要對其家屬進行健康宣教,同時保持定期隨訪,避免出現患者誤服、漏服的情況;
(3)對胃腸功能較差的患者進行飲食管理,一方面叮囑家屬提供更易消化的食物,另一方面及時評估患者的營養狀況,進行社區隨訪;
(4)在患者進行靜脈續滴時,需要對患者的心臟功能進行全面評估,根據患者心肺功能情況的不同,注意患者的休息情況和靜脈續滴速度,減輕患者的心臟負擔;
(5)進行關于常見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的健康宣教,保證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在家中能夠進行定期監測;
(6)對傳染病、家庭護理等方面進行定期的社區宣教,立足社區進行優質護理服務。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2.0對數據進行統計,計數以及計量資料分別應用χ2(%)以及t()檢測,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5.5%,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1。
3 討論
社區醫院作為群眾身邊的醫院,缺少更加完備的專業化體系,導致群眾對社區醫院的信任度較低。而全科護理作為一種較為特殊的護理方式,和專科護理不同,更加注重對病人全面、細致的護理治療,對從業人員的專業要求較高,知識點的掌握要求更加全面。已有研究分析在社區醫院實施全科護理的必要性,能夠提高社區醫院的實際作用,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積極性。本文旨在對比分析,探究全科護理在社區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和推廣價值。研究結果顯示,實施全科護理的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5.5%,顯著高于僅僅實施專科護理的對照組(P<0.05)。這表明,全科護理模式在社區醫院中有較好的應用效果,能夠顯著提高患者滿意度。由于社區醫院和專科醫院不同,其患者涉及的疾病較為廣泛,不集中于某一個系統或某幾類疾病,專科護理對患者的護理照顧的涉及面較小,患者有更多要求難以滿足,同時,社區醫院由于立足于社區,在對常見疾病的健康宣教中發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而且往往需要和家庭護理相連接,對護理人員技能和知識面的要求更加高。
基于本次研究中出現的幾個問題,在社區醫院中推廣全科護理需要進行如下的改進:(1)對專業人才的培養要積極,需要和周邊護理院校進行溝通對接,有針對性的培養社區全科護理人才,同時需要對已有人才進行定期的考核和培訓,完善自身的專業水平[4];(2)需要加大宣傳力度,讓社區醫院所服務的社區群眾了解社區醫院的專業性,做到小病能解決的基本要求,提高全科護理在之后能夠發揮的作用空間;(3)需要在實踐過程中重視護理人才的權利保障,避免出現重醫生而輕護士的情況,積極同護理人員進行溝通,提高凝聚力[5];(4)對社區醫院護理人員的職能進行明確,提高全科護理人才的利用率,加強社區醫院和社區之間的溝通。
綜上所述,雖然目前全科護理在社區醫院能夠有較好的應用效果和較大的應用前景,但由于缺乏專業人才的儲備和完善的制度體系,具體實踐中仍有較大困難。傳統的專科護理模式對社區醫院的實際意義并不大,目前需要轉變觀念,調動積極因素,推廣實施全科護理模式,保障社區醫院的基本職能,達到更好的應用效果。
參考文獻
牛淑萍. 全科護理在社區護理中的應用和推廣[J]. 延邊醫學, 2015(9):62-64.
陳新春. 全科護理在社區護理中的應用與推廣[J]. 中國保健營養旬刊, 2014(6):3420-3420.
楊小琴. 探究全科護理在社區護理中的應用與推廣[J]. 今日健康, 2016, 15(2).
謝雅格. 全科護理在社區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中國保健營養, 2016, 26(6):222-222.
李樂. 全科護理在社區護理中的推廣與應用[J]. 健康前沿, 2017,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