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超 羅紅琴
【摘 要】目的:探討應用運動、呼吸訓練提高慢阻肺患者康復治療的療效分析。方法:選出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的60例慢阻肺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各30例。實驗組慢阻肺患者在常規康復治療基礎上進行運動、呼吸訓練,對照組慢阻肺患者進行常規康復治療。比較兩組的慢阻肺患者的康復情況。結果:實驗發現,實驗組慢阻肺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慢阻肺患者。結論:采取運動、呼吸訓練能提高慢阻肺患者的治療療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慢阻肺、運動訓練、呼吸訓練、肺功能、一秒鐘用力呼氣容積
【中圖分類號】R56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3--01
慢阻肺是指氣流阻塞而引起的慢性支氣管炎或肺氣腫,臨床表現為咳嗽、咳痰、氣短或呼吸困難等[1]。嚴重的患者可發展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等常見的慢性疾病。慢阻肺會嚴重損害患者的呼吸功能,還會損害患者的循環系統功能。慢阻肺患者在應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應采取呼吸、運動訓練等護理措施。本次實驗研究了應用運動、呼吸訓練提高慢阻肺患者康復治療的療效分析,實驗如下:
1 實驗與方法:
1.1 實驗對象 選出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的60例知情同意的慢阻肺患者,男40例,女20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各30例。兩組慢阻肺患者臨床癥狀均表現為慢性咳嗽、咳痰、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重度慢阻肺患者[2]。實驗組慢阻肺患者,男19例,女11例,年齡37~55歲,平均年齡45.3±7.5歲;體重50.1kg~80kg,平均體重66.4±3.9kg;病程7個月~3年,平均病程1.5±0.8年;對照組組慢阻肺患者,男21例,女9例,年齡38~53歲,平均年齡46.8±6.7歲;體重51.2kg~80.5kg,平均體重65.8±4.5kg;病程6個月~2.5年,平均病程1.4±0.7年。兩組慢阻肺患者的性別,年齡,體重,病程等均無明顯差異,兩組慢阻肺患者有較好的對比。
1.2 實驗方法 對照組慢阻肺患者在采用常規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醫護人員告誡患者,生活上應戒煙,吸煙是加重慢阻肺的主要危險因素;飲食上,患者應多吃水果和蔬菜,保證身體的營養,多吃低脂肪高蛋白食物,慢阻肺呼吸困難患者應適當減慢吃飯的速度。實驗組慢阻肺患者在對照組患者的治療基礎上采用運動、呼吸訓練進行康復治療,康復措施如下:醫護人員指導患者進行騎單車和跑步等鍛煉。患者每周進行2次,每次跑步或騎單車的時間盡量保證連續20~30分鐘;指導患者進行跳繩鍛煉,跳繩鍛煉對有效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和協調能力,每周進行跳繩鍛煉3次,跳繩的時間應保證每次20~30分鐘;吹氣球;吹氣球能有效鍛煉患者的肺活量。患者應每天連續吹40~60個氣球,吹氣球的時間保證在10~20分鐘[3]。跑步,騎單車,跳繩,吹氣球等鍛煉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醫護人員應指導患者,堅持鍛煉,醫護人員根據患者的身體素質,進行運動量的調整。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情況。
一秒鐘用力呼氣容積與肺活量的比值是判斷人體氣流是否阻塞的重要指標,是檢查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的基本內容。患者分為0級:患者的肺功能基本正常,有慢性咳嗽的癥狀;I級:患者的一秒鐘用力呼氣容積與肺活量的比值<70%,為輕度慢阻肺,患者有慢性咳嗽、咳痰等癥狀;Ⅱ級:一秒鐘用力呼氣容積與肺活量的比值<60%為中度慢阻肺,患者有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癥狀;Ⅲ級:一秒鐘用力呼氣容積與肺活量的比值<50%為重度慢阻肺,患者有慢性咳嗽、咳痰、呼吸衰竭等癥狀[4]。
1.4 數據處理 采用SPSS20.0軟件處理實驗數據,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30例慢阻肺患者中,0級肺功能基本正常的患者有19例,Ⅰ級輕度慢阻肺患者有8例,Ⅱ級中度慢阻肺患者為3例,Ⅲ級重度慢阻肺患者為0例;對照組30例慢阻肺患者中,0級肺功能基本正常的患者有10例,Ⅰ級輕度慢阻肺患者有5例,Ⅱ級中度慢阻肺患者為8例,Ⅲ級重度慢阻肺患者為7例。
實驗發現,采取運動、呼吸訓練能有效提高慢阻肺患者的治療療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有助于慢阻肺患者的康復治療。
3 討論:
調查發現,慢阻肺多發于40歲以上人群,且發病率高達10%~15%[5]。慢阻肺的致死率和致殘率極高。發病原因分為的危險因素大致可以分為環境因素和個人因素兩類。環境因素如吸煙、粉塵、化學物質的吸入、空氣污染、呼吸道感染等,個人因素如遺傳因素、氣道反應性增高等各種因素導致肺發育不正常。僅僅憑借藥物治療很難使慢阻肺患者獲得良好的治療療效。
慢阻肺患者在治療中應保證良好的肺功能,肺功能良好對提高患者的治療有較大的影響。治療中呼吸功能鍛煉非常重要。運動和呼吸訓練可以有效減少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的活動能力。
研究發現,對于慢阻肺患者采取呼吸、運動訓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治療療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解玉珍.慢阻肺呼吸衰竭的護理心得[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28):18
邱曉芬.肺呼吸康復治療在慢阻肺緩解期患者中的應用探討[J].健康之路,2017,16(06):68.
文陽章,李英妮.運動并呼吸訓練在慢阻肺康復治療中的作用[J].雙足與保健,2018,27(01):41-42.
高東亞.中西醫結合呼吸康復訓練對慢阻肺患者運動能力的影響觀察[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25(09):15.
翟宗崗.中西醫結合呼吸康復訓練改善慢阻肺患者運動能力的效果評價[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02):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