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秀榮
摘 要: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對企業的經營與發展具有直接的影響。財務管理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只有制定和實施有效風險控制措施,才能降低企業財務風險,提升企業盈利能力。本文先分析了企業財務風險的類型及成因,在此基礎上,重點探討了財務風險控制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企業財務;財務風險;風險控制
企業財務風險具有一定的客觀性,貫穿在企業經營管理全過程。雖然財務風險無處不在,但卻可以通過科學的管理進行有效的控制和防范。在財務工作中,風險防范和控制也是重要的工作內容,不但有著基礎性,而且可以影響著企業的發展和經營管理效果。因此,在企業的財務工作中,必須要加強對風險管理工作的認識和控制。當前,我國多數企業中,都認識到了財務風險控制的重要性,但在具體實踐中,財務風險控制還不到位,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一、企業財務風險的類型與基本特征
1.企業財務風險的類型
在企業財務中,風險的概念是十分廣泛的,它是一個綜合概念,是指的企業在經濟活動中,因為不同因素的影響受到的各種限制,從而致使財務的發展和預期產生背離。如果對財務風險進行劃分的話,主要可以從幾個方面來劃分,就財務活動內容的流程看來,是指財務在籌措和回收分配資金時存在的風險。如果將財務風險可控化作為角度來觀察,主要是有可控性和不可控性風險。將多角度分散作為角度來看,主要是有不可分散和可分散的劃分。就財務風險運行狀態的角度將,主要有靜態和動態的財務風險類型。從其范疇分析,主要是微觀風險和宏觀風險。就風險對象角度分析,主要是財產風險、人身風險和責任風險。另外,還有自然風險和社會風險。對這些財務風險的歸類,基本上能夠概括整體的風險范疇,并且形成了一個整體的系統。
2.企業財務風險的基本特征
企業財務風險就是企業財務管理中產生的風險。對企業進行財務分析,可以有效判斷企業管理的方向性,是否和既定的目標產生了偏離,從而提前掌握企業在經營中產生的風險。
(1)綜合性。企業財務風險能夠關系到很多的部門,其范圍很廣,并且是企業在不同的矛盾中出現的綜合性的表現。
(2)不確定性。財務風險不是必然的,如果企業能夠提前察覺到風險的存在,便可以及時地掌握財務風險,采取重要的措施,有效控制風險,并且能夠轉變局面,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3)客觀性和必然性。在企業中,即便是利用預防措施,只能夠減少企業在財務方面的風險,并且降低風險產生的頻率,但是并不能從根本上消除風險的產生。
二、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分析
1.財務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在我國的多數企業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他們都可以認識到財務風險,并且可以提前開展相關的預防工作,但是因為財務管理并不完善,并且很多中小企業中,也沒有有效的風險管理體制,這就使得無法對風險進行規范,一旦企業產生財務風險,就必須要提高風險管理能力,加強風險管理工作,但是風險過去以后,卻沒有實質性的改變,沒有建立有效的制度,因此,這也必然導致了財務風險。還有很多企業,雖然也十分關注制度建設,但缺乏執行力,制度建設都形同虛設,無法采取有效的管理,這也加劇了財務風險。
2.財務監督職能不夠獨立
在許多企業中,缺乏對財務監督的重視,不能發揮監督作用,尤其是在很多企業中,財務部門都不是獨立的,因為也沒有獨立的監督,導致財務管理工作不夠嚴謹,對管理者的“依附性”很強。很多企業在權力制衡機制的建設中,常常不夠專業,這就使得很多違規操作不斷滋生,出現“財務舞弊”現象,導致財務風險的產生。
3.風險管理環境不夠優化
在企業采取建設中,缺乏對環境的重視,缺乏內部控制的整體合力,十分容易產生財務風險。還有很多企業,缺乏對財務管理工作者的教育,并且缺乏有效的風險管理,缺乏完善的財務風險管理系統,使得財務風險控制比較低效。尤其是在當前,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財務風險更加呈現出系統性的特點,更加開放,但是在多數企業中,財務風險防范措施并沒有與時俱進,并且各方面的建設都十分薄弱,無法適應當前的電子商務發展和網絡經濟發展。
三、企業財務風險及其控制對策
1.不斷完善財務管理體制
企業做好財務風險的有效控制,不僅僅要關注財務風險理念的創新,除此之外,還要加強制度作用,發揮其規范作用,并且不斷創新和探索有效的企業風險管理方式。在企業財務制度設置中,處理要對財務風險制度單獨制定外,還需要把風險管理以及風險的預防和識別、處理等等,有效的納入到整體的企業財務工作體系中去,不斷加強制度建設的科學性,從而給財務風險管理的開展做好基礎,不斷推動其規范性和科學性發展。另外,要有效的落實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制度,使企業實現從“人治”到“法治”的根本改變,并且有效落實制度,使其發揮規范作用,并且加強企業的激勵、約束和獎懲等等機制的運行,這樣才能把財務風險管理工作做好。
2.實現財務監督獨立
企業要把提升財務監督工作的獨立性建設,并且將其作為風險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尤其是針對中小型民營企業,這就需要經營者不斷解放思想,加強監督,能夠有效的抵御和防止風險的產生。在大中型企業中,可以實現財務監督的有效剝離,不但能夠進行財務監督的單獨設置,使其和財務部門相獨立存在,還能夠在財務部門的內部,設置有效的監督服務機構,并且用來監督財務工作,使其對企業經營進行直接的負責,這樣才能促進監督工作的順利開展。要不斷加強監督機制建設,并且針對財務監督的各項流程,做出科學性的建設,尤其是要發揮其在財務監督管理和風險防范方面的作用,不斷加強權力制約,做好內部審計,增強財務部門的獨立性和威權性建設,使企業能夠在內部審計中,加強風險,提出有效的解決策略,從而防止財務風險的出現。
3.實現財務管理環境的不斷優化
在企業的采取建設中,要做好“生態環境”的建設,不斷加強財務風險的規范化建設,并且做好全面管理,加強全程管理。并且要在企業管理中,納入財務風險防范,針對不同的部門和機構,要做好對人員的有效培訓,不斷加強他們的財務風險意識,提高他們的防范能力,使他們在生產和經營的過程中,能夠及時識別財務風險,進行報告,然后找出解決對策。要利用在財務風險工作中的合力,并且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納入進風險管理,從而建設有效的財務風險文化,使其成為全部工作者需要遵守的準則。在財務信息管理中,要不斷探索出有效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并加強對現代技術的應用,做好有效的財務風險的識別和判斷,并且進行精準預報,不斷加強財務風險的全面和智能管理,加強體系建設,不斷提高企業的財務風險防范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在經營管理實踐中,要結合實際情況,認真分析財務管理中存在的風險,并對其成因進行深入研究,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切實有效的解決對策,以進一步提高財務風險控制效果,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夯實財務基礎保障。
參考文獻:
[1]董穎.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分析及其利用和控制問題[J].財經界(學術版),2018(16):95.
[2]曹芳莉.淺議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及其控制[J].納稅,2018(20):96.
[3]李美文.企業財務風險及其控制問題研究[J].財會學習,2018(09):17-18.
[4]李艷紅.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問題[J].財會學習,2017(12):91.
[5]嚴晨晗.基于財務視角的企業資產評估風險控制[J].商場現代化,2017,(24):170-171.
[6]張振程.私營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進建議[J].全國流通經濟,2017,(36):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