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甘南州合作市第五小學 甘肅甘南 747000)
小學階段是學生系統學習數學知識關鍵階段,學生數學素養普遍較低,未形成系統化較強的數學學習體系,無法主動參與到數學教學進程中,教學方法就是鋪設在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橋梁,只有教學方法科學得當,學生才能在教師引導下進入數學知識的殿堂,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綜合質量。然而,有些小學數學教師受傳統教育理念影響,缺乏教學方法創新實踐意識,仍沿用灌輸式、填鴨式等口傳心授教學方法,使學生無法感受到數學學習樂趣,影響小學數學教學綜合成效,在新課改下教學方法創新勢在必行,為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探究相關教學方法創新方略顯得尤為重要。
自新課改以來教師為有效提高教學質量,積極開展教學方略創新與實踐活動,為提高教學質量,優化現有教學體系奠定基礎,為此小學數學教師需秉持自省精神,從數學教學實況出發,分析當前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阻力,為研究相關教學方法創新方略指明方向。
1.師資力量有待提高。教師是教學方法創新“主力軍”,為此其需具備自主學習先進教學方法能力,能迎合教學創新浪潮,吸納先進育人理念,摒棄滯后性教學體系。然而,有些小學數學教師受傳統育人理念影響較為深遠,未意識到教學方法創新必要性,加之學校缺失良好的教學方法創新氛圍,無法激發教師教學方法創新積極性,使其仍然沿用傳統教學方法,阻滯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有效創新。
2.教學條件限制。自我國推行“網絡強國”戰略后,互聯網體系日益健全,“互聯網+教育”成為助力教育行業發展的重要技術之一,然而當前有些小學院校互聯網體系并不健全,相關教育設備與數字化教學軟件較為陳舊,無法充分發揮IT技術育人優質。除未能為教師提供教學方法創新條件外,小學院校激勵機制不健全,無法引導教師開展教學研究及相關活動,使小學數學教師教學創新能力無法得到有效提升[1]。
3.數學學科育人目標有所變化。自“核心素養”教育理念推出以來,教師逐漸意識到在教學實踐進程中,不僅需傳授學生書本知識,還需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使其得以掌握更多終身受用的技能,然而有些小學數學教師未能意識到數學學科與核心素養培育的內在關聯,使其育人目標存在偏差,影響教學方法創新成效。
1.制定科學可行的教學目標。教師需以學科發展為先導,設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總目標,如低年級學生可通過教學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發現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建立自主學習體系,同時立足每節數學課、每個章節,設立教學方法創新子目標,為實現教學方法創新總目標奠定基礎,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有所收獲;教師需立足學生學習實況制定極具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創新目標,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借助教學方法創新實現師生高效交互目標,為師生攜手打造高效數學課堂奠定基礎。
2.賦予教學方法發展性。教學方法創新的重點在于“新”,教師需跳脫固有教學方法變革框架,在掌握若干教學方法同時結合教學實況,合理整合教學方法,優化育人體系,賦予教學方法全新的表現形式,推動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朝著校本化、實效性方向發展,繼而確保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得以有效提高[2]。
1.提高教師教學方法創新能力。小學院校需在“國培計劃”指引下,組織教師集中學習創新型教學方法,并溝通教學方法創新實踐經驗,使教師得以不斷提高教學方法創新能力,同時教師需在學科發展與學校引導下,制定教學方法創新計劃,規設教學體系優化方略,使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與實踐有的放矢,且符合本校數學教育切實需求,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不斷累積教學經驗,為完善現有創新型教學方法奠定基礎[3]。
2.優化小學數學教學條件。小學院校需意識到教學方法創新必要性,加大互聯網體系敷設力度,針對數學學科教學需求合理配置先進教學設備與軟件,為教師靈活運用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方法奠定基礎,例如教師可以借助IT技術制作動畫教案,用圖像、視頻及音頻等形式重新展現數學知識,使數學知識得以走進學生心中,賦予數學教學趣味性,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凸顯教學方法創新價值。
3.樹立科學可行的教學目標,積極創新實踐教學方法。小學數學教師需明晰數學核心素養內涵,善用創新型教學方法培養學生數感、計算能力、建模能力等素養,使學生可以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例如,教師在進行“應用題”教學時,可以將應用習題創編主動權交給學生,啟發學生從生活經驗中汲取題目創編靈感,培養學生逆向思維、聯想能力及創新能力,同時教師通過分析學生應用習題創編情況,可以掌握學生相關知識理解層級,并靈活開展教學實踐,消除學生學習盲區,優化現有小學數學教學體系,凸顯創新型教學方法應用價值,為使相關教學方法得以優化與創新,教師需明晰教學目標,以此為由調配教學資源,確保“教”與“學”在教學方法聯通下得以形成閉合回路,使教師的教學行為更加科學有效,達到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目的[4]。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需具備教學方法創新能力,使其教學體系更加適合新時代育人需求,為此教師需立足自身教學實況,積極學習先進教學方略,提高教師教學方法創新能力,同時小學院校需優化數學教學條件,鼓勵教師創新與實踐,在科學可行的教學目標指引下,賦予小學數學教學方法靈動性、發展性、實效性,在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同時,達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