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媛媛+宋錦萍
摘要: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客觀要求,而大力培養高素質、高質量的創新創業人才是我國高校的當務之急。通過對沈陽市內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開展調查研究,分析遼寧省人才培養存在的各種問題,提出對于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與我國社會發展特點相適應的對策。
關鍵詞:創新創業人才 調查 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02-0034-02
我國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時期,所以推動當今社會發展的主要后備力量是創新創業的人才。這種人才的培養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客觀要求,而大力培養高素質、高質量的創新創業人才是我國高校的當務之急。現如今,各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逐漸表現為科技與創新之間的競爭,而科技創新的競爭終將演變為創業創新型人才之間的競爭。這些人才的數量和質量,終會決定我國社會經濟的質量水平以及國家競爭能力的強弱。
所以,為了推動社會的發展,我們應在高校人才培養中著力打造出一批批具有創新創業精神和能力以及富有創新思維的大學生。這些創業創新型人才將對民生的改善、保障以及建設創新型的國家,提高我國的創新能力以及競爭能力產生巨大的推進作用。因此,高校應該構建有效并且完整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從而落實貫徹黨中央所提出的“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的國家、促進創業來帶動就業”的戰略目標。
我們采取了問卷調查法。本次調查總共發放了300份問卷,收回的278份有效問卷,占總發放問卷的93%。以沈陽市為例,對沈陽市內5所高校的150名師生(其中教師30人,學生120人)進行問卷調查,分析遼寧省人才培養的現狀及存在的各種問題,使得我們能更為客觀準確地了解高校對于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現狀,進一步提出適當的培養對策。并且通過對省內這些高校的人才、招生部門,就業部門的負責人,專任創新創業的教師進行有關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深度訪談,具體總結為以下的幾個方面。
一、對于當前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現狀與問題
1.高校缺少創新創業的教育課程
研究認為創新創業類課程建設對創新人才培養極為重要,認為應當將這類課程列為學生們的必修課。對于“你是否贊同將創新創業類課程列為學生們的必修課”這個選項,本次的調查顯示,極大部分的同學表示贊同,只有極少部分的同學不贊同將創新創業課程列為學生們的必修課。可見,在高校學生中加強創新創業類課程建設形成了普遍的認識。其次,在對學生們創新創業課程的內容研究發現,他們希望學習的創新創業的知識順序是:人際交流、溝通技巧、個體創業創新活動、市場營銷以及企業實務和財務管理,同學們希望通過學習這些知識來提高自己的創業意識、創新思維和能力。
2.缺乏實踐教學,忽視個性化培養
對于“你所期望學到哪些基本創業知識”這個選項,85%的學生期望得到學習實踐能力的教育與培養,50%的學生期望得到團隊精神教育與培養,49%的學生希望學到挫折心理教育,39%的學生期望學習創新創業基本理論教育。調查表明學生更喜歡實踐教學。根據本調查研究,高校學生對于創新創業教育內容的需求較高,所以需要在平時的知識教育、課外活動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如:開展扎實到位的社團活動,方便學生廣泛接觸社會,從而提高學生的社會感知度。問卷的調查顯示,占63%的高院校學生對此持“非常贊同”的態度。還有的同學提出了一些其他的建議,如:希望學校能培養自己的創新創造能力。希望學校提供就業與創業指導的講座以及多一些參加創新創業競賽的機會。
3.沒有專業的老師進行培訓
在本次調查中發現,學生普遍對教師的教學能力評價不高。問卷顯示,有大部分的學生認為教師應該接受專業的創新創業的知識學習和訓練。只有少部分同學保持無所謂的態度,認為老師不需要接受這樣的知識與訓練。筆者在對5所遼寧省高校的教師的調查中發現,面對“制約貴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因素”這一選項時,有40%的教師選擇了“師資隊伍”這個選項。并且,在訪談過程中教師們表示在創新創業教學過程中有較大的難度。因為大多數教師平時工作較為繁重,只能邊自學邊教學生。大部分老師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創新創業知識的培訓,而且還沒有企業工作經驗,那就更談不上有自主創業的經歷,故而影響了教學的效果和教學質量。所以,有專業的老師對學生進行創新創業知識的培訓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關于高校新創業人才培養質量提高的措施與路徑
1.構建系統化的課程體系創培養創新創業人才
對于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無論是在教育模式上還是在教育理念上,都與高校的傳統教育模式大相徑庭。所以,我們應轉變教育理念,創新改進教育模式。首先,高校創業創新的教育主管部門應該在創新創業培養體系中納入創新創業課程,將其作為一門主要的專業學科,并且要明確創新創業這門課程所處的教育地位,之后和專業的教育進行有機融合。其次,在教育模式上要建設多層次、立體化的課程結構。重視學生們的個性化培養,強化實習實訓的理論教學以及社會實踐能力方面的鍛煉,大力開拓在教育教學方面的空間。最后,對于創新創業的教育同時應該注重學生個人素質的全面發展,不僅要把基礎的專業課程教育抓好,還要將學生們的創新創業精神與能力的培養作為人才素質培養的主要目標。只有將創新創業教育真正地落到實處,才可以培養出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人才。
2.著重關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過程中的核心環節
筆者認為關注其核心環節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對于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要制訂科學的培養方案。比如:高校可以采取調研和訪談的方式,結合當地的區域經濟發展的需求,制定出科學的人才培養的目標、教學方式、課程的結構等,使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適用性。因此,高校更應該主動積極地加強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質量。第二個方面是,為學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提供良好的環境,辦好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園。高校還可以把孵化園中學生自己的項目,與周邊的產業群相適配,并實現資源的有效流動。第三個方面是,建立優秀、完善的創新創業師資隊伍。高校要極度重視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尤其是對于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來保證培養高素質的創業創新人才。
3.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保障措施進行個性化的完善
個性化教育可以創新現有的教育體制,也能轉變傳統的思想教育觀念。要保證個性化教育的實施,那么就需要完善相應的保障措施。首先,要對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提供政策支持。比如高校可以根據項目的運作情況來制定相關制度,也可以從項目的發展、個性和特色的發揮等方面分別設置相應的學分。從教師的角度來說,為個性化的創新創業教育在現有教學體制下順利開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可以在管理考核等方面作出規定。其次,可以加強和企業的合作,來構建立體的創新創業人才。若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提供有力支持,可以通過創建創業產業化基地等形式,來完善保障措施。第三個方面是,要為創新創業人才提供優質的師資保障,所以要加強高校的創新創業師資隊伍的建設。我們不僅需要有計劃地安排教師隊伍在社會和企業上進行掛職鍛煉,也需要在校內的實訓基地參加真正的實踐活動。還可以邀請一些真正的企業家、創業者來擔任導師。通過他們個人的創新創業經歷,來幫助高校學生了解創新創業的內涵、過程以增強人才培養,從而完善個性化的人才培養保障措施。
總之,高校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是一個全面而系統的過程,并非一日之功。所以,高校對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必須有針對性地構建科學而完整的教育體系,這樣才能推動我國社會的發展,實現創新型國家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鐘秉林.中國大學改革與創新人才教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71.
[2]劉偉.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的思考[J].教育科學,2011(10):64-65.
[3] 李淑娟.大學生創業實踐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高校科技,2014(12):84-8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