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下洋鎮(zhèn)中心小學 廣東徐聞 524100)
小學教育中不只是需要進行文化教育,德育、安全教育也有著重要作用。小學生本就處于打學習基礎,培養(yǎng)習慣的重要階段,小學教育會直接對小學生的未來的學習生活造成影響。小學班主任在德育、安全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所以班主任必須對小學德育、安全教育工作引起重視,通過合理的教學方式,幫助小學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基于此,筆者通過調查分析,在文中對德育、安全教育的作用進行分析,結合實際教學情況提出幾點教學策略,希望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參考。
德育教育簡單來說就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教育,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對事物的認知還處于比較粗淺的階段,思想觀念也尚未成型,在這個階段對學生開展德育、安全教育,能夠讓正確的思想在學生的腦海中生根發(fā)芽,讓學生建立起正確的是非觀念,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1]。
小學的德育、安全教學目前沒有專門的課程進行教學,通常是班主任在班會、日常管理中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班主任進行德育、安全教育的過程也是和學生溝通的過程。班主任在關心學生日常生活、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自然而然的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進而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為班級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促使學生加入到學習活動中來,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小學生的行為習慣都是從家長、教師、同學身上模仿而來,教師在和學生交流的過程中能夠將自身的優(yōu)良品德傳授給學生[2]。
雖然學校與外界社會沒有直接聯(lián)系,但是總的來說學校也是社會中的一部分,學生在生活中也會和外界社會發(fā)生接觸,但是小學生的閱歷、認知能力都比較淺薄,所以對社會上的事情不能及時且準確的做出判斷,安全防范意識比較弱,容易在生活中遭遇危險。在小學中開展安全教育,能夠加深學生對生活環(huán)境的理解,幫助學生建立起安全防范意識,進而降低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生意外事故的幾率。小學安全教育中還包括一些逃生活動,能夠增強小學生在遭遇危險時的自救能力,進而增加小學生在生活、學習中的安全性,確保小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
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部分小學班主任對自己的工作內容沒有正確的認知,“應試教育”依然是部分小學中的教學主題,小學班主任在工作中對德育、安全教育缺乏認知,只注重提升學生的文化成績,維持班級中的秩序,認為德育、安全教育并不能對學生有促進作用。小學班主任教學理念的偏差,直接就對小學德育、安全教育造成了負面影響,德育、安全教育工作也只是流于形式。此外,根據筆者研究調查,發(fā)現(xiàn)某些小學因為師資力量不足,所以班主任通常還兼職著其它科目的教師,班主任的工作對教師而言只是一份幫助班級維持秩序,組織活動的工作,班主任對工作內容沒有正確認識,這也是影響小學德育、安全教育的主要原因。此外,小學班主任在德育、安全教育方面也缺乏相應的教育知識,在開展德育、安全教育的過程中,通常是照本宣科,對學生難以產生教育作用。目前小學教師一部分是剛畢業(yè)的大學生,一部分是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老教師,剛畢業(yè)的大學生因為缺乏教學經驗,所以教學水平比較低。而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卻深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認為分數才是教學中最重要的內容,并且老教師的年齡通常比較大,所以老教師接受新型教學理念、教學知識的效率比較低,這也對小學德育、安全教育造成了一定影響[3]。
小學的德育、安全教育目前也沒有固定的教學體系,沒有建立相關的考核評價機制,這也是導致教師輕視德育、安全教育的原因之一。因為缺乏相關考核評價體系,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目標沒有明確的理解。部分小學將“為建立和諧社會”“為理想奮斗”等等主題作為小學德育、安全教育的教學目標,這些目標缺乏實際教學意義,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常常會產生迷茫的感覺。這不僅無法對學生產生促進作用,還會讓學生認為德育、安全教育沒有實質性的作用,出現(xiàn)“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的情況。此外,實踐教學也是小學安全教育中的一部分,但是部分小學在進行“火災演習”“地震演習”等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在實踐完成之后,缺乏相應的理論教學,無法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結合起來。甚至部分學校只是在某些發(fā)生災害的時期,才會開展實踐教學,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缺乏相關的實踐教育[4]。
在教學方式方面,大部分小學德育、安全教育方式比較單一,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不僅僅是在學校,家庭教育對于小學生來說同樣重要,小學的德育、安全教育并沒有將校園教學與家庭教學聯(lián)系起來,導致德育、安全教育的作用有所弱化。在教學內容方面,小學的德育、安全教學內容并沒有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更新,防范技巧以及安全意識的教學內容比較落后,實用價值比較低。
想要有效的開展小學德育、安全教育,首先教師就應該對其加以重視,提高對德育教育與安全教育的認識,對其教學作用加以分析。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行,小學班主任應該摒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的教學理念,要明確素質教育對小學生今后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提升文化教學的質量,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避免學生受到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安全問題加以重視,結合當地安全事故發(fā)生的情況,針對性的對學生開展安全教育,讓學生知道生活中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避免學生在生活中出現(xiàn)意外事故。此外,教師應該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多加關心學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學習情況,這不僅能力提高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掌握程度,還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
在樹立了正確的教學理念之后,小學班主任還要對自身的專業(yè)知識進行強化,找出自身的不足之處。班主任作為小學生學習生涯中的領路人,要不斷強化自己,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榜樣。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行,對教學質量提出挑戰(zhàn)的同時,也為小學班主任提高教學水平帶來了新的機遇。小學班主任應該通過不斷的學習,強化自己德育、安全教學水平,在課余時間多觀看德育、安全教育的教學方法與小學生心理相關的書籍,加強自身對德育、安全教學與小學生的了解,確保自己能夠妥善完成小學班級的教學工作,提高小學的教育質量。此外,學校也要針對班主任開展定期以及不定期的培訓,通過聘請相關教學專家,提升小學班主任的教學水平。
隨著時代不斷發(fā)展進步,小學德育、安全教學模式也需要隨之改變。教師不僅要根據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更新教學內容,還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高小學生對德育、安全知識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情境教學、互動教學等等教學模式,有效提升德育、安全教學的教學效果。舉個例子,班主任可以在班會中構建社會上誘拐小學生的場景,讓學生扮演其中的角色,進而加深學生對誘拐事件的認知,避免誘拐事件發(fā)生在班級中。通過互動教學,班主任能夠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生活情況,教師要對學生學習、生活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給予幫助,和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此外,班主任還要加強實踐、理論教學之間的聯(lián)系,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安全知識能夠應用在“地震演習”“消防演習”等實踐活動中。
家庭教育對小學生同樣有著重要的影響,班主任應該增加家長會的次數,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一方面能夠加深家長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了解;一方面能夠加深家長對德育、安全教育的認識。教師可以通過QQ、微信等互聯(lián)網軟件,建立教師家長之間的交流平臺,和家長隨時隨地的進行溝通,指導家長如何在家庭中開展德育、安全教學。
綜上所述,德育、安全教育對于小學生來說有著重要的作用,小學班主任應該加強對德育教育與安全教育的認識,通過不斷的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聯(lián)合家長進行教學,全面提高小學德育、安全教育的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