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實驗小學 山東德州 253500)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加強,小學數學教學方面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當前實際情況當中看,小學數學教育不僅僅是要求小學生能夠掌握良好的知識,還要求學生的學習能力能夠得到良好的提高。讓小學生可以輕松掌握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小學數學又是主科之一,受到應試教育的荼毒,所有的小學數學教學過于重視取得的分數,就導致在當前階段很多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相對比較功利,所有的教學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為了考試。所有與考試無關的活動,盡最大可能減少,不注重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對小學生數學邏輯思維培養非常不利。
在一般情況之下,關于學校考試的重點內容和范圍都是固定的,因此教師經常為了可以保證學生在實際的考試當中能夠取得良好的成績,強迫學生做練習題。不重視學生基礎知識方面的練習,面這這樣的情況就導致學生的學習內容相對比較無趣,而且還增加了學生的負擔,做練習題的主要目是為了使學生掌握知識,凡事需要掌握一個分寸,過猶不及。反復做練習題的情況導致有很多學生能夠把答案背下來了,因此就完全不能夠達到練習的目的。
教師為了能夠使速度得到提高,大多數時候是在上課時使用講授法進行授課,不關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對小學生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并且錯誤的認為采取探究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往往會浪費大量的時間,嚴重影響學習效果。
就目前情況來看,很多教師認為只有犧牲大量的時間,學生的學習成績就一定能夠得到提高,但小學教學方面只在意語文和數學的成績,忽視其他科目的重要性。因此在小學數學課程比重較高。
就目前實際情況而言,必須應該把小學數學教學和班主任工作給有效的結合起來,要對其班主任和數學教師之間的關系給有效的融合起來。在小學數學老師當班主任當時。教師在講授這一門課程時需要對其進行重視,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講,教師還需要做的是能夠明確班主任本身具備的責任,不僅僅是只完成教學,還需要有效解決學生在一門學科當中會遇到的諸多情況,這樣才可以保證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由于筆者在小學擔任數學教師12年,并且擔任班主任也有5年有余,在這期間得到了一些感悟。因此筆者認為在實際班主任進行小學低年級教學時,要注意數學教師和班主任之間的主要聯系,從而能夠使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都能夠得到良好的促進,保證小學數學方面的學習。
無論是任何時期,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都非常大,特別是在小學階段,班主任尤其重要。在小學低年級階段數學教學過程當中,班主任必須要注意其本身的責任,要關心小學生綜合發展情況。就目前實際情況當中來看,小學低年級教學相對比較差,而且由于小學生這一個時期身心發展的特點,學生集中力很差且在課堂學習方面積極性不高,最主要的是其教育教學方式相對比較傳統。
因此目前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注意對教學模式方面的改革。班主任對每一個學生來說,都是其學習路上的指路人,班主任了解學生的一點一滴進步,知道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以及知識的短板,所以在這一時期教師的責任任重而道遠,一定要以班主任的身份去思考。在實際改革時,班主任要按照具體的情況具體分析,和其它科目的老師一起努力,制定出能與教學相符的方案,這樣就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對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有百利而無一害。例如,在我班中數學教學中使用的教學方法是小組合作方式,按照學生的特點進行合理的分組,然后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最后對學生進行提問,采取這樣的模式極大程度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相較于以往的教學,效果也有十分明顯的提升。而且使用這個方法之后,學生學習能力也有所增強。
教材是小學生掌握知識的重要保證。倘若小學生不能夠了解教材上的知識,想要學好教師講解的知識就無從談起,而小學教師方面想要將講好數學書上的知識,其必然要了解書上的具體知識,要不然也完全不能夠進行教學。筆者通過對12年工作經驗進行總結,發現教師在使用教材進行講學時還有很多問題,在實際教學當中不夠靈活,完全按照課本進行,采取這樣的方式進行教學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以及對教師教學能力都非常不利。
面對這樣的情況,班主任除了把小學數學教學和自身工作進行整合的同時,還要把握好教材,在教師實際進行教學時,保證能夠熟悉教材[1]。由于小學生的年紀相對較小,關于數學較教材方面的編寫相對比較輕松,因此教師在講授數學知識時,需要注意和知識進行有效的結合,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除此之外班主任在教授數學知識時,要注意和其他學科建立良好的練習,這樣對學生身心全面發展有很大幫助。
在當前社會正在不斷發展,學校教授的知識無法滿足學生的整體發展,并且還不能夠滿足社會方面的需要,因此在當前階段有很多知識時需要學生在課余時間去學習的,因此作為小學數學班主任一定要充分利用課余時間,讓學生能夠自主進行學習,才能夠讓學生適應社會。為了能夠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必須應該按照教材和具體目標進行學習,關于課程設計方面也需要考慮教材的情況;其次教師要設計出一組合適的問題,讓學生可以在書本當中找到正確的答案。最后教師就需要進行合理的指導,對學生進行啟發,才能夠有效培養小學生的學習習慣。關于教師方面需要注意不要一味的采取講授法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非常不利,教師一定要讓學生自己思考,在學生找不到方法之后教師在進行講解,這樣才能夠真正意義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和以后的數學學習都有很大幫助[2]。
在小學數學學習當中教學策略很重要,良好的教學策略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小學生能夠認真學習數學。由于筆者在教學當中使用的教學方法相對比較好,因此我班小學生數學平均分都在80分以上,并且學生對數學學習有十分濃厚的興趣。
由于小學數學教學十分關鍵,教師在實際的教學當中可以使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根據小學生的特點進行合理的分組,然后設計一個問題,讓小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在不知不覺的討論當中學生就會學會數學知識,從而確保小學數學教學質量[3]。
就當前實際情況而言,小學數學班主任想要提高課堂參與度,就需要注意教學方法的選擇。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這樣小學生就能夠參與到課堂中去,從而保證其數學成績能夠得到提高,有效培養學生數學邏輯思維。[4~7]
小學數學班主任進行數學教學時,若想使數學教學和班主任工作都能夠完成,難度相對比較大,對于班主任的整體水平要求相對較高,故而站在班主任的立場上思考,一定要加強對學生成績的重視,并且還需要知道學生自身存在的具體問題和相關難點。然而站在小學數學教師立場上來說,其在當中要盡最大可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充分掌握數學方面的知識。這二者之間雖然沒有什么較大的差距,但是還是存在一定的不同,基于此種情況,班主任一定要注意具體的教學方法與內容,才可以有效的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