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鄭東新區眾意路小學 河南鄭州 450000)
2014年,教育部提出了“核心素養體系”的概念。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從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這六大素養。
這個育人標準,是培養未來高素質公民的目標,我校以此目標為方向,聚焦“關注學生生命、促進學生發展”這一主題,尊重學生的認知差異,積極了解學生的興趣和需要,根據自身實際,形成了具有眾意路小學特色的“生命課程體系”。以國家課程為基石,充分挖掘學校資源積極進行拓展與實踐,逐漸形成了文明習慣、體育藝術、創客教育、國際視野等八個門類。完善的課程體系,明確育人方向,促進學生和諧發展。
有未來者,必有格局。2017年,眾意路小學開始“現代化、國際化”探索,以培養學生本土情懷和國際視野為目標,堅持國際理解教育在校園內落地。在原有的課程體系上,積極開發與踐行國際課程——美國富蘭克林柯維公司的“領導力課程”。
“領導力課程”教育項目,通過培養“七個好習慣”為核心的國際化課程和資源,促進學生從身體、頭腦、心態和思想四個方面提升自我,與“核心素養”培養目標不謀而合。歷經半年,我校融合了領導力課程的精華,制定了環境創設、課堂實踐、家長課程“三位一體”的“領導力”校本課程體系,該課程在眾意路小學逐漸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愿景轉變為現實。
其一:制作“好習慣樹”模型,讓課程深入孩子內心。為幫助學生耳融目染、內化于心。在走廊顯著位置、在國際課程實踐班里甚至是倡導每個家庭學生動手制作精美的“七個好習慣樹”模型,時時提醒、處處督促孩子踐行好習慣。
其二:制作照片卡,確定自己的班級“領導力角色”。在班級里,每一個孩子各有責任和使命,有負責給花草灑水的小愛心使者;有負責檢查頭發、指甲的文明禮儀員;有提醒學生下課飲水的小文明監督員等等。每一個國際課程實踐老師引導孩子們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確定愿意承擔的責任和任務。
其三:制作班級心愿墻,培養良好班風。孩子們把心中期待的班集體模樣用文字或圖畫描繪下來,制作成班級心愿墻。孩子們在美好愿景的指引下規范自己的行為,進而打造積極向上的班集體。
其四:建立情感賬戶,營造和諧關系。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專屬的“情感信箱”,孩子們可以通過寫紙條、贈送小禮物等方式表達感謝、敬佩等情感。“情感賬戶”收到的“禮物”越多,說明這個孩子和他人交往關系融洽。孩子們在該活動中建立信任、學會交往。
其一:課程目標導航。學校成立“領導力課程工作領導小組”,校長親自擔任組長,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依托教材、依據校情、學情深入教研,制定目標,帶領教師團隊解讀教材,設計課堂活動。
其二:研磨課堂、課程再造。為了讓課堂達到最佳效果,學校制定了課程實施方案。每周一節領導力課程展示課,面向全校教師開放。
其三:探索課堂形式變革。由起初的教師講、學生聽的講授式改變為學生活動為主的體驗式教學。課堂上,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表演,在游戲中獲得體驗,在體驗中養成品格。
其四:課下延伸、關注成長。學生好習慣的養成,關鍵在課堂,鞏固在實踐。每一節課結束后,老師都會留一些實踐的任務,把課程理念滲透到學生的家庭和生活之中。
其一:家長課程——“領導力課程家長會”的成功召開,為課程實施保駕護航。會前通過《致家長的一封信》向家長介紹課程情況,家長會上積極互動、解疑答惑。
其二:家長參與——分享進步、共同成長。通過領導力課程的學習,家長和孩子共同完成領導力作業,對于家長來說,也是一個再學習的機會。很多家長表示自從了解了領導力課程,與孩子的溝通多了,對孩子的教育更有信心了,甚至很多年輕的爸爸、媽媽紛紛表示,改變要先從自己開始,給孩子樹立榜樣!
領導力課程的實施的給學校帶來了欣欣向榮的景象,老師們主動積極、陽光自信!孩子們在習慣養成、責任意識、有效溝通等方面有很大進步,也懂得了對未來的規劃始于現在,成于努力!家長朋友認同教育理念,家校關系融洽!
按照眾意路小學發展規劃,2018年是“學生形象突出、學校品牌凸顯”之年,學校的課程建設、課堂教學、德育建設、教師專業化發展都形成了良好的自然生態,高品質教育體系已見雛形。
學校的基礎性課程,穩中有升,教育教學質量處在區域領先地位。文明禮儀、體育藝術、智慧涵養等拓展性課程成果顯著。清明節,師生烈士陵園祭奠英烈;四月,春季田徑運動會隆重舉行;五月,濃濃的端午情,粽子、艾葉、詩詞弘揚傳統文化;六月校園合唱節感受合唱的魅力,陶冶藝術情操;九月“國恥難忘九一八”;十月“迎國慶,唱國歌”;十二月“戲曲進校園”我是小戲迷。學生在豐富的課程活動中受到文明禮儀、愛國主義、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
學校創客教育、國際視野等實踐性課程成為東區品牌。多次承接國外校長團訪校,與十多個海外學校簽署了友好協議。
多彩的社團課程給孩子們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和發展空間!我們的最終目標是通過豐富的課程,讓孩子們了解世界,了解未來,培養關心人類共同發展的世界公民。
打造面向未來的教育,以今天之力呼應偉大的新時代,以教育為支點,托起未來的太陽,是教育界崇高的責任和使命!教育,面向未來,為孩子的明天或改變、或創新。在培養適應未來學生的道路上,有摸索、有實踐,但我們一直將孩子的未來掛在心間,從未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