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東岳 王 淼
“雙創”即創新創業。黨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和“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的發展戰略。李克強在2014年9月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公開發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要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將專業教育和創業教育有機結合。目前,絕大多數高校都將創新創業教育作為人才培養的重點之一,通過設置相應的創業教育課程、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民辦高校作為地方高校向應用型高校轉型發展的主力軍,更應該突出創新創業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地位。
英語專業屬于文科語言類專業。與理工類或其他文科類專業相比,英語專業在產教融合方面比較薄弱,較難發掘出切實有效的創新創業成果。要想突出應用技術型大學特色,民辦高校的英語專業更要開拓出適合自身發展和社會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
1.黃河科技學院商務英語專業。黃河科技學院利用地域優勢,即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發展需求,充分調研港區經濟發展對人才素質的需求,并結合河南省民辦高校商務英語本科專業發展的現狀,適當調整商務英語專業課程,并革新了實訓環節,同企業簽署了共建校內外實訓基地的協議。一方面,學校提供場地和設備,設置商務英語教學做一體化實訓室,企業提供產品和指導老師。企業導師定期到實訓室對學生進行外貿業務技能指導。學生在實訓室的身份是外貿工作人員,學習外貿相關的業務技能,如網站維護、產品開發、聯系客戶、單據制作、外貿函電等。這能夠使學生在校內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體驗到真實的外貿工作流程,與企業導師直接接觸,了解到大量真實生動的實踐案例。另一方面,企業每年接收一部分學生做實習生。實習結束后,學生和企業雙向選擇,表現優秀的學生如果想留下工作可轉為正式員工。黃河科技學院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點在于:立足于社會和自身發展需求,引進企業導師,共同培養人才。
2.武漢工程科技學院英語專業。武漢工程科技學院是湖北省首批應用人才培養試點高校,校內設有創新創業學院,負責學生就業創業教育與指導、校企合作平臺搭建等工作,畢業實習和論文實行校內外“雙導師制”。外國語學院與傳神語聯網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傳神公司)深度合作,在已經通過英語專業四級或大學英語六級的英語專業三年級本科生中選拔約20人,在校內成立“傳神”翻譯工作間,作為學生的實踐項目,配有校內指導老師。筆者通過對一校內指導教師的訪談了解到,傳神公司的高校事業部有專人負責對師生的崗前培訓。大三課程結束后,學生就進入工作間進行暑期實踐,實踐內容主要是學習翻譯軟件的使用,并利用軟件進行翻譯。整個流程與傳神公司處理業務工件的過程一致,所用的翻譯材料也是公司已經成功處理過的工件,校內導師進行質檢和評價。由于在校生知識和經驗不足,還不能獨立處理真實業務,但通過這一過程能夠讓學生直接了解專業翻譯公司的工作過程和質量標準。傳神公司也會不定期到學校為學生進行專業知識講座,回答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遇到的疑問。實習期間,學校允許采用學分置換的方式,即用工時換學時,達到一定的工時量可以置換相應的學分(最多2學分)。實踐結束后,學生撰寫實踐報告,采用“雙線評定”方式,即公司與校內指導老師分別對學生進行鑒定,各占50%。成績優異的學生可自愿選擇到傳神公司進行畢業實習或工作。
武漢工程科技學院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點在于:植入企業課程和項目進校。前者指的是根據企業的需求設置相關課程,學生在實踐之前完成課程的學習;后者是讓學生在校內體驗企業的真實項目流程和質量標準,為以后的翻譯實踐提供經驗。
3.煙臺南山學院英語專業。煙臺南山學院人文學院外語系的英語本科專業是校級特色專業,按照“以英語基本技能為核心,突出英語聽說能力和文化翻譯能力為兩條主線,開發語言文化、翻譯、國際商務三個專業方向的‘1+2+3’模式,采用‘英語綜合技能課程模塊+專業方向課程群模塊+職業基本素質課程群模塊’的課程體系,分層次分方向進行人才培養”。由于該學院地處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①,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也定位于為區域經濟提供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能夠從事外貿、外事、翻譯等工作。人才培養模式中的“職業基本素質課程群”主要是針對該專業的兩個特色方向國際商務和商務翻譯設置相應的職業技能專項培訓,如導游、報關員、國際商務秘書等,并可抵2~4學分。同時,開展豐富的第二課堂活動,如英語口語、辯論賽、職業技能比賽等來提升學生的專業興趣和技能。值得借鑒的是,煙臺南山學院為了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要求青年教師在從事專業教學之前必須參加不少于半年的企業實踐,只有教師親身體驗和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才能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校內外實訓實習。
4.湖北商貿學院兒童英語教育方向。湖北商貿學院的英語本科兒童英語教育方向是湖北省首個本科層次的面向兒童英語教育行業培養人才的專業方向,是民辦高校轉型期“英語+專業方向”人才培養的大膽嘗試。兒童英語教育方向的設立本身就是著眼于社會需求以及地方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型大學轉型發展的大背景的創新。自設立專業以來,采用校內“雙元制”和產學研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適合市場需求、掌握最新兒童英語教育教學理念和方法的優秀師資。
雖然借鑒于德國企業和學校共同培養技術人才的職業教育“雙元制”模式,但不同的是,這里的“雙元制”指的是“理論課程+校內實訓及英語培訓”。學校于2014年底建成了校內“兒童英語教育實訓室”,作為該專業方向的校內實習實訓基地。該研究中心不僅是校內實訓室,同時也是兒童英語培訓教室,配有優秀的兒童英語教材、教具以及現代化的白板等電子設備。目前已面向校內教職員工子女招收了六期4~9歲兒童英語培訓班(分為幼兒班和小學班),為兒童英語教育方向本科生提供了觀摩和實踐的機會。前四期,由兒童英語教育方向的專業教師主講。教師在開設培訓課程之前都深入多所幼兒園和知名的英語培訓和早教機構學習和觀摩,也系統學習了兒童教育學、發展心理學和二語習得的相關理論;學生的身份是觀摩者和助教,協助幼兒園老師管理課堂、輔導作業、制作教具等等。與此同時,學生利用寒暑假在校外實習實訓基地或幼兒園、英語培訓機構做助教或代課老師。從第五期培訓班開始,挑選優秀的學生擔任項目負責人組成團隊,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獨立帶班,完成從備課、上課、輔導等一系列兒童英語教學活動,教學效果良好,得到家長的普遍認可。
在國家大力提倡大學生自主創業和高校加強創新創業工作的大背景下,湖北商貿學院英語本科兒童英語教育方向的人才培養模式改變了傳統四年制本科只有大四才能到企業實習的現狀,可以說是在“雙創”以及地方高校向應用型轉型背景下的一個大膽的嘗試。基于其他院校相關專業人才培養的特色模式,還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完善民辦高校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
1.加強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要充分調動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在政策上鼓勵教師利用自己的社會資源,建立更多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學生通過校外實習實訓能夠積累更多的工作經驗,為創業打下基礎。如南通大學的學生創辦電子商務網站“宅樂買”被主流媒體樹立為學生創業的典型,就是學生在校外實習過程中發現了商機。同時,探索產教融合新模式,學校提供場地和人員,企業提供資金和技術,為學生搭建創業平臺。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創業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激發學生內心的創業渴望,引導他們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創新意識進行創業活動。而最適合傳播這一核心理念的是一線的專業教師。有些教師已經利用自己的專業能力從事了一些兼職工作,對行業有了較深刻的認識,積累了一定的創業經驗。只要對這些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或下企業鍛煉,在掌握了企業的運作過程后,很快就會成為學生創業教育的中堅力量。鼓勵校內專業教師“走出去”,到企業進行中長期的實踐鍛煉,觀摩和學習他們的教學和管理經驗;從知名外貿公司、翻譯公司、雙語幼兒園或兒童英語培訓機構等引進導師,定期來校為學生舉辦創業講座或經驗交流會,承擔部分實訓環節和畢業論文(設計)的指導;鼓勵學生在武漢市或自己的家鄉自主創業,開設線上或線下的外貿服務公司、翻譯公司、英語培訓機構,院系對學生創業項目進行跟蹤和指導。
3.加強課程和教材建設。在課程設置中,要根據市場需求和最近的教育教學改革成果增加一些專業選修課。外貿方向增加國際商務談判、國際商務禮儀、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等;兒童英語教育方向增加兒童行為心理學、兒童衛生與保健、現代教育技術等;翻譯方向增加計算機輔助翻譯、同聲打字等課程。課程設置中還要增加實踐環節的比重,并根據市場需求增加一些專業實訓。外貿方向增加國際市場營銷實訓、國際商務談判實訓、國際貿易單證實訓等;兒童英語教育方向增加自然拼讀和兒童英語分級閱讀教學實訓等;翻譯方向增加CATTI三級筆譯考前輔導、上海中級口譯考前輔導、陪同聯絡口譯實踐等。專業教師還要不斷開展教學研究,深化教學方法改革,編寫適合應用技術大學的英語專業教材,并積極將成果推廣到社會和其他學校。
民辦高校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創新模式應以創新團隊的打造為核心,切實推進實習實訓基地、師資隊伍及課程建設,為學生創新創業打造良好的外部條件。教師要打破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為核心的傳統教育理念,學生也要改變“語言工具論”思想,共同推進民辦高校英語專業朝著應用型方向轉變,培養社會需要的具有創新思維的專門人才。
注釋:
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是中國第一個以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區域發展戰略,是中國區域發展從陸域經濟延伸到海洋經濟、積極推進陸海統籌的重大戰略舉措。
參考文獻:
[1]劉貝貝.民辦高校商務英語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基于鄭州航空港發展以黃河科技學院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2016,(14):184-186.
[2]常俊華.民辦高校英語專業特色人才培養培養體系的構建[J].現代企業教育,2011,(20):228.
[3]余丹,王淼.獨立學院兒童英語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問卷調查及啟示[J].才智,2017,(15).
[4]拜文萍.高校創業教育的實施路徑[J].教育評論,2014,(11):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