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紅
高中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小說,但是學生學習興趣并不濃厚,覺得閱讀小說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也不愿意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因此在高中小說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實行個性化閱讀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逐步開闊學生視野,讓學生獲得獨特體驗,加深對小說的理解,確保課堂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
一、營造自由氛圍。引導暢所欲言
創設自由氛圍是高中小說個性化閱讀教學方法的實施前提。因為每個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很大差異,閱讀期間出現的疑難困惑不一樣,理解上也不相同,獲得的各種情感體驗,產生的謬誤也有很大差別。這需要教師精心營造自由氛圍,這樣學生才能暢所欲言,啟發學生的思維與智慧,并在解決疑惑過程中相互促進與幫助。如此一來學生不需要花費過多時間,在教師點撥引導下,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全面掌握小說的目的。例如:《哈姆萊特》教學,為讓學生更好的分析哈姆萊特的藝術形象,教師可以從中擇取小說的因素來教學,先用多媒體播放相關視頻,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接下來讓學生認真閱讀課文,并思考以下問題:“為什么復仇在哈姆萊特眼里會變得那么復雜?他猶豫什么?他顧忌什么?”學生結合視頻內容,可以自由進行討論,紛紛表達出自己的觀點。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對小說的理解得到加深,既明確了寫作意圖,也懂得了作者主要表達的思想情感。
二、開展小組討論,開闊學生視野
教師要注重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以讀書、競賽等形式,讓學生有展現自我的平臺,將學生的小說閱讀積極性調動起來,逐步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生活閱歷。由于高中生學習時間非常緊張,教師要注意控制好小組討論的時間,指導學生將小說閱讀中的經驗總結出來,開展簡單的辯論,這樣可以提升高中小說閱讀教學效果。例如:在沈從文的《邊城》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共同討論問題,最后各小組要派出代表進行陳述總結。這樣學生通過對課文賞析,感受到了作者敘述的語言雖然平和而樸素,但都表達了對翠翠的由衷欣賞與贊美,并深刻體會到湘西世界完美的人格與善良的人品。整個教學過程非常活躍,學生學習效率很高,對小說理解也會更加到位。
三、創造交流機會。細心研讀體會
高中生賞析能力較強,在小說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一個感受、理解和欣賞的交流平臺,指導學生認真研讀,細細品味,充分理解語言文字中的韻味與意趣。這樣學生的滿足感與成就感將獲得提升,對高中小說閱讀也能保持濃厚的興趣。例如:在課文《林黛玉進賈府》的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在閱讀之前思考:“院落建筑及其擺設有哪些特點?并對賈府森嚴等級及排場禮數進行分析。”教師要提示學生從林黛玉進到賈府,感受不同,可以從賈府的外觀、布局、陳設和器物等方面考慮,并請同學小組討論。學生通過深入理解與體會,感受賈府榮華富貴的來源和社會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為促進學生的自讀自悟,需要站在細節上進行考慮,仔細琢磨每個字詞,認真品位,既要品讀出景色與情感,更要注重對人物的認識和對時代的叩問。
四、注重遵循漸進。鼓勵個性解讀
新課改下教師要體現出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位置。為完成高中語文小說的個性化閱讀目標,教師除了要做好指導以外,還要培養學生的閱讀意識,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發散學生的思維。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廣泛閱讀各類小說,逐步積累更多的知識,為個性化閱讀創造良好的條件。學生們通過相互激勵,能夠實現共同進步,思維也能得到激發,課堂上會更加積極活躍,也能夠對小說進行個性解讀。例如:在課文《祝福》教學中,教師先和學生一起分析祥林嫂這個人物形象,之后再讓學生跟著教師的指引,對魯四老爺形象進行分析。課文內描寫的魯四老爺的筆墨很少,不過都非常精彩,其中有兩處文字寫道:“可惡!然而……”四叔說。“然而……”四叔說。教師為讓學生更加深刻理解魯四老爺這個人物形象,可以讓他們聯系上下文語境,對其中的省略號內容進行補寫,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總之,為提升高中小說閱讀教學效果,逐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要注重運用個性化閱讀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一個輕松、和諧、有趣的學習氛圍。這樣才能增強學生的閱讀感悟,激發學生閱讀小說的興趣,既能夠掌握更多知識,還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為學生今后語文的學習打下了堅實基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