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明蔚 李立秋

摘 要:安全管理是供電企業日常生產過程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作業現場監督則是安全管理的主要手段,監督手段的不斷創新會給安全管理帶來新的突破。文章以精準“日管控”制度在安全管理中的應用作為文章的討論主題,結合工作實際,對電力生產作業安全管理現狀進行了深刻剖析和解讀,對其具體實施的解決措施和取得的效果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希望能夠為電力安全管理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供電企業;安全生產;現場監督;日管控
中圖分類號:TM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24-0146-02
為深入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以及落實國家電網公司關于生產作業安全管控標準化工作規范的要求,國網某供電公司按照“月計劃、周安排、日管控”的管理策略,梳理了傳統安全監督體系的弊端。通過結合精益化管理思路,進一步推進精準“日管控”制度,固化了計劃管控、風險預警、作業組織與實施三大環節,健全了安全工作長效機制;充分利用“日管控”微信群推進安全生產工作,有效保障了安全管控質量,確保了人身、電網和設備安全。
1 背景分析
1.1 某電網規模
某地區電網現有變電站55座,變電容量392.9萬千伏安;35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100條長1434公里;10千伏城市配網在運線路124條,長1423公里:10千伏農網在運線路259條,長7716公里。
1.2 國網某供電公司施工作業及反違章開展情況
根據公司報表統計,國網某供電公司2017年開展施工作業的總數為11139次,其中基建作業310次占比2.8%,檢修作業2893次占比26%,農網作業4694次占比42.1%,其他作業(指帶電作業、搶修作業、智能電表換裝等)3242次占比29.1%。通過表1可以看出,公司整體作業數量多,作業面廣,作業性質分布不均勻,尤其是農網作業占比達到了42.1%。
與此同時,國網某供電公司2017年開展的現場反違章督察總數為6765次,與全年作業次數對比,占比為60.73%,總共查處了施工作業中違反紅線禁令78次、嚴重違章47次、一般違章188次,發放了208份安全巡查通知書。
1.3 傳統方式下的安全監督工作存在的弊端
傳統的安全監督模式是由相關職能部門及基層單位負責現場監護,安全巡查大隊負責組織開展現場安全督查。對反違章工作情況開展分析后,不難發現還有大量的現場作業缺少現場督察。隨著某電網的不斷發展,以及公司“三集五大”體系建設的不斷完善,安全監督管理將面臨越來越高的要求,全面開展符合新形勢下的作業現場安全監督工作勢在必行。
2 新形勢下的作業現場安全監督工作存在問題
按照原有的手段開展安全管控工作,將無法滿足新形勢下日益增長的作業安全管理需求,肯定會遇到一系列的問題和困難[1]。
2.1 計劃剛性執行難
作業計劃剛性執行較差,存在隨意變更計劃內容的現象。例如擅自更改作業時間、更改工作內容、更換工作負責人、拖延工作時間等;又或是遇到故障搶修、非計劃性缺陷處理時。對作業現場的監督有可能存在缺失,將嚴重影響安全管控水平,造成巨大的安全風險。
2.2 作業現場多,呈現小、散、零態勢,地理環境復雜
傳統作業現場安全管理模式需要安全管理人員每天到現場進行管控,然而在作業現場眾多,尤其是作業為小型、分散或零星類型的情況下,僅依靠安全管理人員無法有效地進行安全管控。例如線路桿塔基礎打包等小型工程存在作業點多,作業范圍廣,作業時間短的情況,僅僅依靠各級安全管理人員無法進行全過程監督,無法有效地進行安全管控,造成了安全管理方面的漏洞和薄弱之處,勢必對公司的安全生產造成一定沖擊。甚至部分人員僅當安全管理人員在作業現場時安全文明作業,待安全管理人員離去則出現違章、野蠻作業。與此同時,由于受地區地理環境影響,有些作業現場在偏僻山區或交通不便處,安全管理人員即使掌握作業計劃中的線路及地點,也很難找到作業的具體地理位置,給作業安全管控工作造成很大阻礙。
2.3 外包作業多,安全形勢嚴峻
近年來,公司項目外包工程逐年遞增,但是外包作業隊伍組織松散,管理混亂,員工素質往往參差不齊;更甚者對電力企業安全生產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不熟悉電力生產的工作環境,安全意識淡薄。另一方面,安全管理是集“生產技術、管理技術、生產經驗”于一體的復雜學科,它比一般的生產技術要求管理者除了熟悉生產技術知識外,還得熟悉安全知識、組織管理學、心理學等多方面知識,要求從事安全管理的人員必須具備更高的素質和水平。在這種形勢下的外包工作,安全生產形勢十分嚴峻。
3 現場管理提升對策及主要做法
為認真貫徹《國家電網公司2017年安全生產工作意見》工作要求,完善日常管控協調機制,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國網某供電公司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月計劃、周安排、日管控”工作,結合精益化管理思路,深入開展精準“日管控”,做好“三定”(定人、定時、定點)管理,實現從上至下的管理貫穿,從下到上的職責閉環,健全安全工作長效內控機制,確保安全生產可控、能控、在控[2-3]。
3.1 貫徹落實省公司精準“日管控”要求
國網某供電公司嚴格執行省公司《關于印發開展精準“日管控”指導意見的通知》要求,按照閉環管控思路,固化計劃管控、風險預警、作業組織與實施三大環節,將安全生產“月計劃、周安排、日管控”制度融合至移動終端,細化計劃及非計劃管控、站班會管控、現場察勘、“兩票”執行、標準化作業、安全監護、現場反違章等關鍵環節的行為與標準,加強作業現場安全管控,筑牢安全生產防線。
3.2 充分利用微信群,嚴格執行“日管控”流程
目前,國網某供電公司已建成14個“日管控”微信工作群,從施工作業計劃的安排布置到現場措施落實情況反饋再到施工作業完工情況反饋,實現了“日管控”信息傳遞的精益化、扁平化。其范圍涵蓋運檢、營銷、建設、農電、調控、信息等各專業,成員包含公司領導、各業務主管部門、安監部、調控中心管理人員、巡查大隊、各基層單位領導、專業管理人員、班組長、工作負責人、到崗到位人員及分包隊伍負責人等。同時公司亦出臺了關于“日管控”微信群的管理要求,使得各層級人員在“日管控”微信群內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了扎實推進。
4 取得的效果及下一步思路
4.1 取得的效果
截至目前,國網某供電公司2018年總共開展施工作業8197次,開展現場反違章督察工作6193次,占比75.56%。總共查處了施工作業中違反紅線禁令85次、嚴重違章152次、一般違章434次,發放了392份安全巡查通知書。隨著精準“日管控”制度的不斷推進,安全管理人員發現問題能力進一步提升,現場作業反違章工作取得了極大的進步,公司安全風險管控水平得到了切實提升。
4.2 下一步思路
雖然精準“日管控”在安全管理中取得一些成績,但是安全管理工作仍需創新。下一步,可以將精準“日管控”與安全風險管控平臺相結合,利用互聯網+技術將分散的數據集中化,同時開展大數據分析,開展計劃管控、風險評估、及班組承載力分析,抓住現場施工作業中的弱點、難點、重點,優化施工作業組織及實施,從而有效的開展針對性督察工作,進一步夯實安全管理工作。
5 結語
通過“日管控”微信群,公司各層級人員可以實時地了解掌握各自管轄范圍內的工作計劃、工作地點、工作任務、安全職責、工程進度、管控措施及要求等內容;亦可實時管控每天每個作業點的人員行為、生產過程,發現重大問題能及時會商處理。精準“日管控”工作機制的不斷推進,加強了部門、單位、班組間溝通協同,保障了“日管控”執行力由上而下的暢通貫徹,工作信息由下而上的反饋閉環,促進了“四不兩直”督查工作順利開展,實現了安全管控無真空、管控措施全覆蓋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朱進.以“工匠心”做“精細活”——國家電網江蘇省電力公司創新保密風險管控管理[J].保密工作,2017,(3):29.
[2]周穎.量化管控 安全質變——國網湖南電力實施安全生產承載力量化管控探析[J].大眾用電,2015,(5):38-39.
[3]孫秉政.建立安全風險管理機制的初步探索[J].科技資訊,2014,(30):133-134.